李农:十六国时期的低配孔明,简装刘基,消逝于乱世中的绝代人物

西堤说文史 2023-02-10 12:47:41

(风云起伏的十六国时期)

公元333年,此时的中国处于十六国时期。

这个十六国,是西晋和东晋交替之际,在中国北方依次或者并立的十六国政权。

当然,严格意义来讲不止十六国,但由于有些朝闻道,夕可死的政权犹如浩瀚蜉蝣,所以便不在此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司马氏窜魏,覆灭蜀吴,建立了西晋。

晋朝的开国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这位老哥当皇帝不怎么样,搞黄色很有一套,在宫闱里还弄出了“羊车望幸”的雅事。

开国皇帝的这个头没开好,在权力交接上更是闹得一团糟,司马炎放着自己那些精明强干的子孙们不传,非要把皇位传给有智力缺陷的晋惠帝司马衷。

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无力承担这庞大的帝业,他这些叔叔大爷对他也不是很服,所以司马氏内部很快爆发了剧烈的内斗,也就是八王之乱。

这个八王之乱,是司马氏的一家之乱,也是整个西晋朝廷的紊乱。

(八王之乱)

这些西晋朝廷里的高层人物骨肉相残,相互厮杀,整个中央朝廷随即失去了控制力。

战火弥漫,硝烟密布,百姓流亡,田地荒芜,白骨成堆,血流成河。

在作者看来,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已经不能说是孔孟眼中的礼崩乐坏,而是道德和人伦的彻底湮灭。

西晋被这么一折腾,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天下大乱,必有枭雄出世,而且数量还不止一个两个。

比如,西晋朝廷的官员张轨认为天下将乱,所以自愿请缨到甘肃一带出差,之后其子孙在甘肃凉州建立了前凉。

而每当天下大乱之际,蜀地总是会诞生一个割据政权,所以巴蜀流民李特趁机发展,其子孙建立了成汉。

又如,长期在西晋朝廷里上班的匈奴人刘渊,因为高度汉化,学识广博,素有远见,趁着西晋内乱,在河北,山东一带建立了前赵。

(前赵王朝)

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个割据政权前赵开始说起。

前赵,我们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古典蛮族帝国。

虽然该帝国的所有皇帝都拥有纯正的匈奴血统,但因为他们统一接受了高度汉化,所以他们祖庙里供奉的不是匈奴大汗,而是西汉,东汉,以及蜀汉时期的皇帝。

高度汉化的匈奴帝国前赵,自诞生起就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来自于,他们一方面彻底的执行汉化制度,而另外一个方面,匈奴人骨子里粗犷野蛮的行为方式又和国家制度形成了尖锐的冲突。

所以,前赵的发展并不稳定,而是内乱不断,从开国皇帝刘渊开始,之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白废,很快被前赵将领石勒抓住机会,吞并了前赵,建立了后赵。

石勒,也就是后赵王朝的开国皇帝,这个人的经历十分传奇,因为石勒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没有之一的那种。

石勒是个杂胡,也就是血统并不纯正的胡人,早些年还混成了奴隶,别说社会地位,就连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在奴隶主的眼中,石勒不是人,而是货物,低贱的货物。

后赵石氏这一脉皇帝,表现也不是很好,后来还出了诸如石虎这种声名狼藉的暴君。

石虎当皇帝的时候,曾经在国内下过一道命令,他要求后赵女子,上到二十,下到十二,无论是否婚配,只要自己相中了,必须无条件服从朝廷的安排,给自己送到宫里来当妃子。

如此荒淫无道,实在罕见。

皇帝们的整体水平不高,石氏皇族又内乱不断,今天兄屠弟,明日弟杀兄,基本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历史在冥冥之中,似乎总有相似的部分。

(后赵)

当年在前赵打工的石勒趁着刘氏皇族内乱夺权篡位,建立了后赵,而如今石氏皇帝内斗,在后赵上了很多年班的大将冉闵又抓住机会,吞并后赵,建立了冉魏。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已经介绍过冉闵同志的一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这篇文章。

冉闵之后,再无冉闵

冉闵这个人领兵打仗,很有一套,但乱世称雄不仅仅要靠武力,智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鉴于冉闵开国不过三年就把自己玩了个身死国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冉闵的智力不是很高,所以在他当年成事的过程中,一定是有智力值爆表的高人襄助的。

这个高人,就是我们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李农。

李农,生年不详,籍贯不详,只知道是和冉闵同一时期的后赵大臣。

那时节成就大事儿的人有一个很一致的特点,那就是史书基本上没有记载他们是何时出生,又是出生在何地的。

(李农 形象)

这很好理解,十六国也好,南北朝也好,五代十国也好,这样的大分裂时期所诞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流氓兵痞出身。

虽然陈胜吴广喊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但在这些人如野狗一样出生,如野狗一样长大时,是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人是有未来的。

而对于没有未来的人,他何时出生,生于何地,似乎就并不重要了。

李农这个人,虽然是后赵官员,但他平时并不在朝廷里上班,而是下野生活,基本上就是挂个名。

农哥在民间没有过那种闲云野鹤的日子,而是建立了一支叫做乞活的大军。

这个乞活军,不是一支军队统称,而是在十六国时期活跃于黄河南北两岸的汉人武装流民集团的泛指。

这个军队的性质,十分特殊。

一来它不是官方招募,不属于政府军,没有番号也没有编制,更谈不上什么军粮军饷,二来它也不属于民间自发组织的团体,因为乞活军中的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是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流民。

乞活乞活,顾名思义,这支军队没有称霸天下的想法,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祈求在乱世中活下去。

(乞活军)

而李农的麾下,就有这样一支流民队伍,足可见得他这个人很得民心,很有号召力。

我们要知道,冉闵这个人,从他初登历史舞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其实是一个很厚道的人。

后赵的皇帝按照顺序依次是,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鉴,石祗。

这个石祗属于是后赵灭亡之后继承了后赵一小部分势力的割据君王,已经不能算是皇帝,所以本质上的末代皇帝,应该是石鉴。

石勒把皇位传给石弘之后,石虎很不乐意,冉闵帮助石虎废杀了石弘,助力石虎登基。

后来石虎把皇位传给石世,石遵又很不开心,冉闵又帮助石遵废杀了石世,助力石遵登基。

石遵登基之后,他的兄弟石鉴生出异心,想要篡夺皇位,冉闵二话不说,又废杀石遵,把石鉴推上了皇位。

(冉闵 形象)

可以说,冉闵的一生,和后赵王朝的历代皇帝,都紧紧的交织了在一起。

悲欢相同,荣辱与共,冉闵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为皇权服务的工具。

工具,总就要不再需要被使用的时候。

石鉴初立,很快要卸磨杀驴,除掉冉闵,而在这个紧要关头,正是李农帮助冉闵击败了石鉴,顺势吞并后赵,建立了冉魏。

研究十六国历史的人也许不知道李农,但一定都知道冉闵,因为冉闵实在是很有名气,但在那个时节,李农的名气,是要比冉闵大出不少的。

李农不仅名气比冉闵大,实力和威望也比冉闵要高。

所以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冉闵和李农虽然平起平坐,但到了开国称帝的紧要关头,冉闵却表示,自己要把皇位让给李农。

诚然,权力面前,谁不心动?

然而出身乞活大军的李农所求无多,在和流民难民接触的过程中,他重新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对王侯霸业已经没有任何兴趣,所以当冉闵强烈要求让他登基为帝的时候,李农居然拔出长剑架在脖子上,表示皇帝我不当,你要非逼我当皇帝,那我只能以死明志。

可以见得,李农是真没有这个称帝的心。

然而就算他此刻以生命的赌注为代价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冉闵一朝称帝,还是对李农充满了深深的怀疑。

(冉魏王朝)

这不是冉闵没有格局,或者说他不够大气,而是因为,这是帝王的天性。

所以,冉闵登基不过一年,就下令诛杀了李农,以及他的三个儿子。

连个种也没给留,的确是够狠的。

朋友们,当时的李农,虽然没当皇帝,但也是朝廷里数一数二的人物,还是当年把头拴在裤腰带上跟着冉闵创业的开国功臣,位封齐王,这样的臣公,就算要杀,也一定会有一个正当理由。

然而,作者翻遍《晋书》,《晋诸公传》,《甲府通册》,《资治通鉴》,《十六国春秋》等诸多史料,都没有查阅到李农的死因。

李农,就这么死了。

没有理由,没有解释,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位智计高绝,有号召力,威望甚重,纵横十六国时期的风云人物,随着天上的白云聚散,光暗明灭,彻底沦为了史书上一行不起眼的小字。

读史到此,不禁悬心。

我们看起来的一行小字,却是一个人千回百转的一生。

而当历史的画卷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又是否能瞥见过去的倒影呢?

0 阅读:8

西堤说文史

简介:永远珍惜所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