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祗:绝不向残酷的命运屈服,是我作为亡国之君,最后的尊严

西堤说文史 2023-02-10 12:51:11

(后赵石虎 形象)

后赵皇帝石虎有个儿子,叫做石祗。

这个石祗,兴许是石虎庶出的儿子,所以地位很低,混得呢,也不怎么样。

后赵的帝王传承顺序,是这样的。

《晋书》:幽弘及程氏并宏、恢于崇训宫,寻杀之。

开国皇帝石勒传儿子石弘,结果石弘是个文化人,书呆子,能力实在有限,所以很快被另外一个儿子石虎废杀,夺走了皇位。

石勒的盲目传位造成了子嗣之间的疯狂内斗,而从这样的腥风血雨中走出来的石虎,却并没有吸取到哪怕一丁点的教训。

某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可以影响多数人于暂时,也可以影响少数人于永远,但无法影响多数人于永远。

可在后赵石氏皇帝们的身上,这条法则却并没有什么意义。

石勒悍勇,石弘儒雅,石虎暴虐,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命运落地生根,都由自己决定。

(后赵石世 形象)

石虎帝王迟暮,将死之时,把皇位传给了儿子石世。

虎哥儿子众多,石世是他最小的儿子,只有十岁。

皇帝年幼,主少国疑,你把皇位传给一位小朋友,你这不纯纯的是在挑起你这些儿子的内斗么?

就算我们刚才提到的儿子石祗身份不高地位低,无心争夺皇位,那石虎剩下的俩儿子,一个石遵,一个石鉴,那也都不是好惹的。

石鉴平时性格乖张,我们姑且认为他也搞不出来什么大事儿,但大老粗石遵可就不一定了。

石遵,常年领兵打仗,这是个粗人。

有些读者可能会对粗人这个词语,有一些误解。

所谓的粗人,不是说他没有文化或者说他不懂风雅,而是说这个人性格有问题,鲁莽冲动,尤其是在做人做事上都欠缺考虑,别人做事都是想了再干,粗人则是干了也不想。

(后赵石遵 形象)

所以,这样的人身处政坛之中,您就别指望他能消停,因为他不在这件事上瞎捣乱,也会在那件事上捅娄子。

《晋书》:寻皆杀之。世凡立三十三日。

由是,石世登基不过一个月时间,石遵就按捺不住了,他立刻举兵攻入皇宫,上演了相同的一幕——废杀石世,篡位为帝。

皇帝是当上了,但石遵叛乱谋逆的身份也坐实了。

相比之下,他的另外一个兄弟石鉴就比较稳重了。

石鉴认为,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先让你石遵嚣张两天,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给您算算账。

石虎抢石弘皇位的时候,主要靠武力兵变,石遵抢石世皇位的时候,也主要靠武力兵变,而在这两场兵变之中,有一位将领都参与了此次行动,并且在兵变中居功至伟,属于关键人物,这位将领的名字,叫做冉闵。

(冉闵 形象)

《资治通鉴》:闵骁勇善战,多策略,石虎爱之,比于诸孙。

这个冉闵,是十六国时期的一流名将,领兵打仗非常有一套。

在石虎篡位的过程中,冉闵作战勇猛,立有大功,因此被石虎收为了义孙,待遇相当丰厚。

而后来石遵篡位,首当其冲,先拔头筹的仍然是冉闵同志,所以石遵对冉闵也很看重,还曾经拍着冉闵的肩膀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恩不言谢,别的咱哥们就不说了,以后我让你当太子,我死之后皇位你来坐。

虽然石遵没有儿子,但不见得整个后赵石氏皇族中没宗室子弟,所以这种以禅让制把皇位传给冉闵的许诺,不过是战争时期一句无关紧要的承诺。

石遵说起来不痛不痒,你冉闵也就听个乐子就行了。

不过很显然,冉闵当真了。

冉闵同志的一生,几乎都和后赵王朝的皇帝们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和们共同承担耻辱,与他们一起历经荣耀,而随着后赵的皇权交替,冉闵也在不断前进。

从普通士卒到中层领导,从中层领导到高级将领,从高级将领到一代名将,从一代名将到封疆大吏,他一直在升级。

(后赵王朝)

而现在按照冉闵的设想,他应该更进一步,在石遵的祝福和谦让之下成为王朝的储君,走向属于自己的帝王之路。

然而,事实往往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永远都是只进不退的,就如同熙熙攘攘的股市里没有一支只红不绿的股票。

石遵表面上说要让冉闵做太子,实际上这位仁兄当了皇帝之后立刻意识到冉闵对自己来说不再是得力的战友,而是一个强大的威胁。

权力大,声望高,打仗狠,还挺有野心,这样的大臣留在朝廷,不纯纯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呢么?

所以,石遵找来了自己兄弟石鉴,打算研究研究,想个办法除掉冉闵。

我们的石遵同志还是年轻,所以他在使用权谋的方式上还是太嫩了。

真正的权谋高手就像是高明的厨师,他们在烹饪一道可口的菜肴时,总是会尽可能选择的用小火文火来炖煮,而绝对不用大火爆炒。

因为,小火文火就如同温水煮青蛙,很难让人觉察,所以能杀人于无形之间,而大火爆炒很容易就会把菜炒糊,就好像明晃晃刺出的剑,挥出的拳,除非别人是双眼失明或者睡着了,不然总是会发觉的。

冉闵是什么人?多年的刀口舔血,杀伐征战早已经把这个职业军人训练成了一头敏感的雄狮,他对任何即将到来的危险都有一种如条件反射一般的警觉性。

(后赵石鉴 形象)

更何况,稚嫩的石遵实在是找错了帮手,因为他的兄弟石鉴并不诚心跟他合作,反而很快反水,向冉闵告密,出卖了石遵。

这一回,如废帝石弘,石世那样悲惨的命运,再度降临到了石遵的身上。

一幕相同的戏剧,惊人的上演了三次,唯一不同的是,主角和配角都只有一次表演机会,而这个机会,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资治通鉴》:遂杀之于琨华殿。

冉闵发动兵变,废杀石遵,拥立了告密者石鉴为新帝。

一直默默隐忍,伺机而动的石鉴靠着出卖兄弟获得了皇位,可他前脚登基,后脚就能立刻品味当年兄弟石遵的心情了。

于情于理,能当上这个皇帝,自己应该感谢冉闵,但问题是,能共苦者不能同乐,以前一起篡权夺位的时候你是我最信任的部下,最优秀的将领,然而我现在一朝成为天子,你冉闵将会成为我最大的威胁。

是啊,事到如今一切都没有改变,不过是换了皇帝,换了个年号,你冉闵于后赵政权有害无利的事实依然如此。

当年石遵要除掉你,如今我石鉴也要除掉你。

你是我们后赵石氏皇帝的心魔,如果不除掉你,我们的帝王之路将会永无宁日。

于是,石鉴也很快亮出了他的屠刀。

(兵变)

不过很显然,阴谋家石鉴并不是实干家冉闵的对手。

率先出手的石鉴不仅没有先发制人,取得先机,反而很快被冉闵给反杀了。

事到如今,冉闵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他以为做臣子总能善终,当不了储君可以当大臣,做了有巨大功劳在身的大臣,就能荣华富贵,就能一辈子无忧无虑,就可以惬意自在的生活,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诚然,冉闵要的并不多,自己干多少活,拿多少工钱,有正常稳定的日子,顺带着有尊严的活着,这就够了。

但冉闵不明白,后赵王朝就是一张权力的牌桌,只要上了桌,拿起了牌,你就必须玩下去。

这场游戏没有中场休息,没有金盆洗手,要么胜利,要么死亡,没有第三条路。

杀掉石遵的冉闵没有继续拥立后赵石氏的子弟,他眼睛一闭心一横,吞并了后赵,建立了冉魏,坐上了自己并不算梦寐以求,但却理所应当的帝王大位。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篇文章的主人公石祗同志终于站了出来。

(后赵石祗 形象)

后赵极盛时,拥有辽东辽西河西之外的所有北方地区,还和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石祗这么多年从未参与过皇权争斗,他一直在河北地区驻防。

这位仁兄,很不起眼。

后赵大臣们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后赵的皇亲国戚对他也没有什么感觉。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石祗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宗室子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宗室子弟,在后赵军民全体屈服于冉闵的统治之时,毅然决然的组织起了数十万的大军,反抗冉闵的谋逆行径。

他人荣华富贵时,石祗一贫如洗,他人争夺权力时,石祗屈身守时,而如今江山沦丧的紧要关头,当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时,石祗却站了出来。

他在山河破碎时宣布称帝,成为了后赵王朝最后的希望。

然而,石祗发自心底的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只能,也只会是一场徒劳。

论领兵打仗,他不如冉闵,论治国安邦,他更为逊色, 论国力财富,他捉襟见肘,论后续发展,他前途迷茫。

石祗知道,自己早晚是必败的结局,但他还是选择了和冉闵开战。

在由强者书写的史书之下,历史没有眼泪的位置,但石祗不是那个孤注一掷的弱者,他很明白他在做什么。

冉魏初立,根基不稳,正是喘口气发展的时候。

如果让冉闵把这口气喘过来,别说一个小小的自己,到时候整个十六国,冉闵可能都不会放在眼里。

所以,石祗必须趁着冉闵尚未发展壮大的节骨眼儿,拼尽一切来扑灭冉闵的有生力量,让冉闵为了消灭自己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拖垮冉魏王朝,给其它割据政权渔翁得利的机会。

事实证明,石祗做到了。

(王朝更替)

他用国破家亡,自己被乱刀分尸,尸骨无存的结局,让冉闵付出了粮食打光,士卒打没,城池打毁,国力打空的代价。

枭雄一世的冉闵以为自己终于肃清了反叛的势力,消灭了石祗,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就陷入到了一场苦心孤诣的阴谋之中。

为了消灭石祗,冉魏政权穷兵黩武,江河日下,很快被邻国前燕抓住机会,前燕皇帝慕容儁大举进犯,而此时的冉闵,纵然有心,却也无力了。

史书载:冉魏国祚不过三年,三年间苦于和石祗混战,虽然艰难战胜了石祗,却无法经受住这样高强度的车轮战,很快被后起之秀前燕覆亡,冉闵身死,枭雄落幕。

一代枭雄用自己的一生,经历了后赵王朝三十三年和冉魏政权三年的跌宕起伏,而那个以命相搏的末代君王石祗,也用自己的行动,拿回了属于亡国之君的尊严。

老实说,无论是冉闵还是石祗,他们的离去,都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惋惜。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我们无法预知,我们也无法改变。

所以,朋友啊,我们不用伤感,也不用替他们唏嘘,因为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

在充满了背叛,欺骗,反复,仇恨,虚伪的命运面前,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选择低头。

他们忍受着命运无情的折磨,他们也短暂的享受过人生的温柔。

但无论如何,从生到死,他们都未曾向命运,真正的屈服。

0 阅读:21

西堤说文史

简介:永远珍惜所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