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明朝大航海,不能只算亏本账

小卒话史 2024-06-30 17:21:36

文|小卒话史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曾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东非、红海,路过包括爪哇、苏门答腊、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木骨都束等地,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历史上出色的航海家,堪称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专家。

郑和是位太监,在很多人眼里太监没几个好人,但很多太监大都是坏得早而好的多。郑和受到朱棣宠信,手里握有一定权力,皇帝有什么事也会找他办,就像清朝受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李莲英一样。有了皇帝的信任和财力支撑,郑和才有机会创造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有何目的?为什么派他去“领航”,换作他人不行吗?郑和与海结缘,是巧合吗?大航海本身是亏本买卖,皇帝为何如此着迷远洋?……事实上,大航海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原因。

下西洋是不是打造一艘大船,后面跟两个小船就可以出发了?当然不是。

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少的时候几十条,多的时候200余条,这是一支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舰队,人数多达2.7万余名,按现在建制就是一个集团军。

郑和船队最大的船叫“宝船”,是航海纵队的旗舰船,多达36艘。《明史》记载,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按一丈10尺(3.3米)来算,这最大的宝船长145米,宽达到60米,当今轻型航母长100多米宽几十米,所以郑和掌舵的最大的宝船,就像在驾驶一艘轻型航母,这在15世纪时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任何一处海域也难发现,而像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这些航海名家,当时还没有出生呢。

这些船不光载人,还拉有很多货物,甚至还装有战马。我们知道,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可作为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舵手之间必须要实现信息共享,如何联系,在那个没有北斗卫星和5G的时代,能实现这一交流作业,确实值得称道。

这么一支超大规模的海上船队,若说是单纯的搞经济贸易,似乎不可信。给人的感觉就是去打仗,去征服对手。当时朱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扬我国威。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对周边国家持“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15个“不征之国”,但儿子朱棣的邦交理念有所不同,他锐意沟通域外国家。明初期,朱元璋励精图治30年,农业经济恢复,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等手工业发展迅速,这些都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基础。最终朱棣让这一宏大工程得以完成,永宣盛世的风貌得以彰显。

宣扬国威有时候免不了对他国指指点点,甚至动武压制。郑和下西洋路过爪哇(今爪哇岛)时,当时岛内的两派东王和西王正在发生内战,东王战败后,西王带兵占领东王地盘。好巧不巧,郑和正准备登岛做中途休整。当先头船员170多人登陆在东王地界时,西王部队已经杀红眼,结果就把这170多人误砍死了。

郑和很气恼,召集人马准备攻岛。西王得到消息后知道闯了大祸,因为他对大明王朝的存在和威仪早有耳闻。便马不停蹄带领一帮属下去找郑和,声泪俱下,说是误杀而非有心,求郑和放过自己。并把犯事的一干人就地正法,同时赶紧修书一封给自己的使节,带上丰厚的见面礼到北京,再去给朱棣当面谢罪,并承诺再不敢触犯龙威,认打认罚。朱棣没有心慈手软,狠狠教训了使者,让使者带话给西王,死罪可免,但得赔6万两黄金。

一年后,西王给明朝送去一万两黄金。为啥呢,爪哇国地域面积太小,哪怕是掘地三尺,也难以挖出另外5万两黄金,实在是凑不齐。朱棣看到后直言,我堂堂中华上国别说是6万就是600万两黄金也不在话下,我们不是看重你那区区6万两金子,而是给你们一个教训。不战而屈人之兵,化干戈为玉帛,不得不说朱棣的做法很聪明,爪哇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这一次算是“误伤”,若是别人主动找上门,那郑和是不答应的。

郑和船队路过斯里兰卡(锡兰山国)时,还没等郑和上岸,当地国王心想这么大支船队过来怕是找茬的,不如先下手为强。国王先攻打郑和的支队,不曾想没几个回合,锡兰山国的军队就溃不成军。郑和一路上哪受得了这个气,不肯善罢甘休。登陆后直接占领国都,并处死国王。

郑和此行本是宣扬大明王朝威风,也不想干预他国内政,锡兰山国王死后,郑和把几个有名的王公贵胄带回明朝,让他们在明朝大殿上“公投”。选好后,朱棣派人将这个新国王送回斯里兰卡。由此可见,郑和所到之处,风头出尽,众人皆捧。

史学家指出,郑和每下一次西洋都是赔本买卖,若不是明朝当时经济鼎盛,根本供不起航海的支出,即便郑和外出也搞经贸交流,因为船上还装的有中国丰富的物产,粮食、农具、布匹、瓷器、丝绸、茶叶,还有大量的金银货币,对于这些东西,沿途国家的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郑和沿途做了一些买卖,但收入远小于支出。不过郑和也带来了我们今天所食用的辣椒、胡椒,还有大象、麒麟(长颈鹿)等珍稀动物。

但不能否认,郑和海航让明朝元气大伤,所以明后期开始闭关锁国,这一海疆政策一直延续到清朝,以致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朝国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给攻破,之后中国便进入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尽屈辱。

郑和是七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大家都知道你是宣扬国威、搞对外经贸,后面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六次,还是吗?朱棣不可能一直算不明白经济账,一直做赔本买卖。其实宣扬国威和对外经贸只是两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郑和还接了皇帝另一道密旨: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一开始立朱标为接班人,可惜这位宅心仁厚的太子英年早逝。结果朱元璋没有把位子再传给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或其他儿子,而是直接让他的孙子也就是朱标太子的儿子朱允炆接替皇位。

朱允炆刚刚上位就听信小人之言开始“削藩”。隔空传位本来就让众藩王恼火,这次又突然要削藩,简直要把他几个叔叔逼上绝路。最终这些藩王便让朱棣牵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明朝内部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战役打响后,朱允炆根本不是叔叔们的对手,结果一场皇宫大火让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棣夺取皇权后,开启了他丰功伟绩的一生。可常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朱棣皇位坐得并不安稳,因为他根本不能确定朱允炆是否死于大火,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对于民间那些篡位的论调,他寝食难安。国内找不到,当他听说侄子跑到波斯、缅甸、伊朗时,他就下决心要把他找到以绝后患。

而之所以让郑和去找,是因为郑和是朱棣的心腹,若换作其他大臣去,也许会把自家丑事传得满天飞。但可惜的是,郑和始终没有找到。

永乐十九年,郑和第六次出海。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带着未了心愿去世。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接宣德帝朱瞻基(朱棣之孙)的命令。

当时郑和已经风烛残年,距离他第六次下西洋已过去9年,朱瞻基眼看断贡多年,问了一众大臣,没有人敢去完成航海任务,就又找到郑和。郑和果断答应,再次披挂上阵。只是这最后一次,这位老臣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划路线航行。

郑和为何如此执着甘愿去冒险?为什么当年朱棣要选这样一位太监当远洋船队的领导,并无二选吗?这些事跟郑和早期经历息息相关。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棣定都南京,洪武四年(1371年),郑和出生于云南,当时他不叫郑和,叫马三宝。后来所说的三宝太监,指的就是郑和。小时候的郑和就对大海情有独钟,就想乘风破浪泛舟远洋。而他有这样的梦想,也是受耳濡目染的结果。郑和一家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家庭,伊斯兰教圣地之一在麦加(今沙特境内,伊斯兰教3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去那里朝圣可以说是所有伊斯兰教徒梦寐以求的夙愿,郑和同样想去。

当时云南还没有归附明朝,因为元朝军队撤出时,这一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洪武十四年即郑和11岁那年,朱元璋兴兵征服云南全境,当地的统治者着急到处征兵,连孩子也不放过。就这样11岁的郑和就进了军营。明军势如破竹,年少的郑和被明军俘虏。

当时明军对待男性俘虏有一种非常残忍地对待措施:阉割。为了活下去,郑和便成了明军的随军战士。

上天很眷顾郑和,他没有战死沙场,而且还立下不少军功,更幸运的是他进了朱棣的军队。朱棣看郑和是被阉割了,但他很会办事,所以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成了自己的贴身侍卫。

朱棣夺取帝位后,开始重用郑和,封他为内官监,也就是太监总管。第二年赐马三宝“郑”姓,据说是因为当时郑和立功的地方叫郑家坝,所以赐姓郑(非赐国姓,两码事),赐名“和”。这跟明末隆武帝赐姓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样的,后来大家喊郑成功“国姓里人”,无论是赐姓还是赐国姓,都无上光荣。

与此同时,朱棣有下西洋的决心,他知道郑和有航海的心愿,对航海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两人一拍即合,让郑和带队去航海。

众所周知,郑和每次出海的路线都是规划好的,但每次他都没有到过他心心念念的地方,所以,这第七次远洋他不管不顾,领着船队穿过马六甲海峡,转头走红海,直奔沙特阿拉伯。至于那条航线有没有危险,郑和根本不在乎,有幸的是他如愿以偿到达麦加。但没想到的是,郑和在归途中病逝于印度古里。

郑和,作为一个身体不完全的人,能在那个朝代完成七下西洋的空前壮举,堪称奇迹。为航海而生,为航海而死,他的品质和精神一直在影响着世人。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41
评论列表
  • 2024-06-30 19:06

    小卒话史 回复:
    感谢谬赞。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