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魏薇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地铁”)对万科的支持再次落地。
5月底,深圳地铁联手南山国资接手万科深圳湾总部基地地块,代价22.35亿元。
深圳地铁是万科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27.18%。
去年以来,万科数次遭遇危机,深圳地铁均出面力挺。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曾表态,深圳地铁会一如既往支持万科的良性发展,不会因市场波动而动摇。
得益于房地产投资,深圳地铁一度被称为“最会搞副业的地铁公司”,常年处于地铁公司营收榜榜首,也是地铁公司中的“盈利之王”。
近年来,深圳地铁更是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副业”。但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之下,深圳地铁的盈利神话已经被打破。
深圳地铁有两大主要业务板块:地铁、铁路运营及管理设计;站城一体化开发,后者即房地产开发,包括住宅、商业和保障房项目等。
从数据来看,站城一体化开发业务不仅贡献了大部分收入,且拉高了深圳地铁的整体毛利。
2023年,深圳地铁实现营业收入251.5亿元,比2022年增加了11.8亿。
地铁、铁路运营及管理设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2.49亿元,同比增长 32.54%,毛利率-23.06%;站城一体化开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7.23亿元,同比下降8.26%,毛利率37.4%。
但整体收入增加的同时,深圳地铁的盈利却在下降。
2023年深圳地铁净利润为7.89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8.66亿元减少约8.9%。归母净利润为5.51亿元,2022年为10.43亿元,下降约一半。
实际上,深圳地铁的净利润水平已经连续5年下降。
2019-2022年,深圳地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亿元、208.28亿元、163.97亿元、239.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6.67亿元、111.02亿元、28.90亿元、8.66亿元。
从合并利润表来看,2023年,深圳地铁财务费用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6.6亿元,其中增加较多的是利息费用,这部分支出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7.36亿元;投资收益减少约20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由2022年的65.82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37.5亿元。
费用的增加和收益的减少,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净利润。
在营业收入之外,万科带来的投资收益曾是深圳地铁另一大收益来源。但万科自去年四季度起也出现了亏损,自然也会影响深圳地铁的收益。
随着净利润的下滑,深圳地铁在公开土地市场明显低调了起来。
据克而瑞2023年1-12月新增货值排行榜中,深圳地铁的排名跌到了第58名,2023年新增土地货值108.7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且回收速度慢。随着深圳地铁开发力度的加大,近几年来,深圳地铁的负债逐渐增加。
2019-2023年,其负债总额分别为1953.08亿元、2883.44亿元、3500.54亿元、3962.13亿元;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5.23%、39.64%、48.58%、52.91%、55.34%,呈上升趋势。
2023年内,债务压力增大的深圳地铁曾多次“借新还旧”。
例如,2023年2月,深圳地铁发行一笔金额为1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期限为270天;7月,发行一笔金额为32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期限为90天。两笔债券的用途均为“偿还到期债务”。
截至期末,深圳地铁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有息债务余额为2669.13亿元,相比于期初的2339.43亿元增加14.09%。其中,短期借款部分共455.77亿元,大部分源于公司信用类债券和银行贷款。
同时,深圳地铁的现金及现金等级物余额为190.64亿元,现金短债比约0.42。
深圳地铁合并口径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400亿元,企业债券余额109.5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400亿元,且共有188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在2024年5月至12月内到期或回售偿付。
期内,深圳地铁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032.67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832.57亿元增加约2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722.07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427.75亿元增加约68.8%。
自身面临债务压力的同时,深圳地铁仍在用真金白银支持万科。
4月30日,万科旗下中金印力消费REIT在深交所上市,发行规模32.6亿元,其中深圳地铁作为初始战略投资人,认购份额近30%,金额约10亿元,是迄今为止国内国资体系对消费类REITs认购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
有这么个大冤种,万科做梦都笑醒[笑着哭]
其实是给套牢了 只能抱团一起死[得瑟]
我是国企我差钱?[呲牙笑]
万科A,A50第一股,巨量资金运作,最新信用评级AAA,前五月销售突破千亿元大关,有望成为下半年第一牛股。关注!
必须要下降,不然怎么有利润啊[捂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