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影视人员坦言,身边的老板只有两种类型,已经投入短剧市场的,和正蠢蠢欲动“攒局”的。
撰稿德兰胜,全文2500字,读完约需要6分钟。
或许影视圈到了正视现状的时候,短剧正在永久性地改变整个行业。
这一分水岭几乎等同于短剧崛起之前,和短剧崛起以后。
短剧崛起以前,影视相对封闭,属于“圈内人”的专业游戏,明星攫取高薪,各路专业人士稳定提供模版式的支持。
短剧之后,各式各样的公司入局,明星不再是市场的唯一解药,品牌方、投资人纷纷调转风向,转投短剧怀抱。
而在这一模式下,话语权更大的是掌握流量的投手、获悉受众情感密码的编剧,以及擅长情感爆发的短剧味儿演员,人们欲罢不能的是爽感剧情,而非某个单独个体,或制片流程中的某个单独环节。
何正奎是北京一家影视公司的项目统筹,偶尔也在剧组中兼任副导演,年前他的公司将项目重心从网大转向了短剧。
在他的视角中,“电影”向“短剧”的降格,反映出的是影视行业对受众审美的深入理解,与影视圈从业者喜欢标榜的“审美”和“格调”毫无关联。
“短剧不会吃掉院线大片,优秀制作的份额,但中低端的网剧、网大如今却最难熬。”何正奎说道,“在中低端网剧、网大面前,短剧几乎是降维打击。投资低,高收益概率更高,执行周期也更短。”
他坦言,身边的老板只有两种类型,已经投入短剧市场的,和正在蠢蠢欲动“攒局”的。
1
短剧的精神本源
与牟利本源
短剧范式究竟是什么?
直接的冲突、简单明了的角色诉求,让人欲罢不能的反转节奏,精通人性的内容形态。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总结到,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与人类创造和信仰故事的能力密不可分。人类通过传递信息和经验的故事来强化集体认同和社会秩序。
短剧提供的,是每个人都可以逆风翻盘,面对恶意,可以随意反击且能够承担反扑的世界。
客观而言,对于人性,这是极具诱惑性且带有一定必要性的抚慰。
归根结底,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短剧提供了最简单易得的精神疗愈。
据艾媒咨询统计,全国10亿短视频用户,有一半是短剧内容的渗透用户,拥有足够广泛的用户基数之后,短剧足以反向要求内容的出品方。
化妆品、快销品品牌蜂拥而入,普通投资人“无短剧不项目”,都是这一趋势的表征。
短剧范式被探明后,供给端和需求端也随之进入调整。
与其他行业类似,短剧热潮带来了更多从业者的掘金潮,形成了短剧对品牌方、投资方、从业者的虹吸效应,挤压了一部分同类内容的生存空间。
“已备案的网大最快也要半年周期,但是短剧可以缩短到三分之一,同样的娱乐大众,为什么不做短剧?”何正奎对此分析到。
对于核心诉求是曝光与卖货的品牌方而言,短剧的出现成了解决流量饥渴的全新路径。
最典型的韩束,2023年抖音销售额榜单第一位,高出欧莱雅10亿,销售额增长超300%,股价相比去年12月,上涨了200%。
韩束并非仅此一家,其他国货化妆品看到如此投产比后,持续蜂拥而入,进一步改变了短剧市场的成本方生态。
引入了更多品牌、制作方进入行业,短剧倒逼管理方不断介入,进行形态塑造,不久前出台的短剧新规要求短剧形态内容必须先审后播,部分从业者将其视为“行业转冷”的标志。
但爽点密集,节奏紧凑,连续性强的故事模版,永远的让基于爽剧的“超短爽剧”置入受众心中,人们需要的是符合喜好的内容,人们爱看视频更多在于信息与情感共鸣的便捷性,而非审美体验。这就是残酷的真相。
对于下沉市场而言,高付费率、高粘性的短剧,或将永久割走内容市场的一部分蛋糕。
2
爱恨交加做短剧
短剧正在永久性的改变行业。
在此之时,中端从业者们必须适应,大量各级别演员的项目空窗期将可能被短剧填满,表演模式也将被短剧模式塑造。
演员们也必须服从短剧的规则,即观众随冲突走,依靠表演积累粉丝的逻辑会越来越弱。
原本横屏时代的技术表演准则,将需要针对竖屏进行调整。
作为资深演员,张岩在圈内浸淫已久,演员之外已经足以开展制片人工作。依靠圈内关系,他甚至拿到了2023年某年度大剧中的特约角色。但短剧的崛起,让他客观上必须牺牲一些制片机会,转而在短剧中扮演更多中年霸总、家族企业管理人等角色。
“有戏必接,这几乎是这行的本能,”张岩说到,“但我无法计量,我为了演这些短剧,投入了多少机会成本。”
张岩感叹,短剧的表演,几乎是最表层的演员训练,但只要是戏,就能够吸引足够的演职人员参与,毕竟大多数人“入行的初心就是演”。
张岩透露,全年之中,只要愿意接,短剧的项目可能根本不会停。
灯光师小胡则透露,短剧的灯光设计几乎是学徒级,然而“经历了多年行业寒冬后,大家觉得挑活儿不是追逐艺术价值,而是走窄自己的生涯。”
另一方面,小胡透露,原本多以灯光助理出现在高级别剧组中的他,如今已经担纲过两个短剧项目的灯光指导,这种“抬咖位”的特性,也是短剧兴起带来的效应之一。
短剧是近些年中,影视行业仅有的上升期细分领域,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
不少品牌躬身入局,自制品牌主导的定制剧,这要求品牌从业者需要在自己的技能树上增加一项编剧和制片,以便筛选剧本,主导品牌诉求。
以某线上OTA平台为例,该平台推出以“出价高便会死”的家族病,作为“短剧豪门”恩怨的基础设定,在短剧的故事模版中持续强化“价格优势”,客观上呈现出品牌方对短剧题材与故事背景的熟悉程度。
同时,结合“豪门恩怨”遵循短剧受众喜好,洗脑又不失诉求,展现出了品牌方对短剧业务的理解层级。
当品牌方入局后,内容行业已经事实上进入了“全民讲故事”的时代。
但众所周知,短剧爽点不同但模式类似的内容格式,也在反向钳制国内内容产业的质量跃迁。
用户在短剧营造的内容迷蒙中持续浸入,并为之投入时间,短剧的内容价值上限却仍未被探明,随着监管方进一步介入,尝试指导短剧内容良性发展,最终的最终,我们将看到一个被短剧改变后的内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