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力助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掌握大权的宰相,为何最后反被处死

谈天鉴夕朝 2024-05-11 02:55:35

唐高宗在位期间,经历了安史之乱、阿布穆斯林之乱等重大动荡,但最终还是使大唐重新焕发出昔日的辉煌。然而,在他临终之际,却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困境和考验。

这位在位时间长达44年的皇帝,眼看着国力的再次振兴,也见证了朝政的稳定有序。但当他体力日渐衰竭、生命将要走向终点时,面对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朝政将由谁来继续操持?

太子李显才刚入主东宫不久,对于国家大事尚缺乏真正的领导和决策能力。而宰相裴炎、侍郎刘奇贤、郭正一等人又都是资深的老臣,理应承担起辅佐新君的重任。

高宗深知,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决策失误,将可能使朝野阵线重新混乱,使新君初立马上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所以在临终之际,高宗郑重其事地下达了一道遗诏。

遗诏的主旨是,由宰相裴炎、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三人辅佐太子治理朝政,共同分担国家大权。如遇重大军国大事而无法决断时,可以请示太后武则天意见。

高宗这样安排的原因,一是对三位大臣的才能和忠诚有着充分的信任;二是对武则天的才智和决断力还是有一定认可的,毕竟她曾经是一代贤后;三是希望在新皇登基时能够权力平稳过渡,避免出现巨大的动荡。

对于高宗临终前的这一遗嘱,朝野上下无不钦佩。

裴炎等三人素有声望,又获得皇帝的亲自托孤,自是责无旁贷、使命重大。而武则天作为曾经的贤后显赫一时,自然也有资格在关键时刻发表意见和主张。

一时间,大臣们都觉得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决定。只要新皇继位有序,朝政就能延续高宗时期的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而作为太后的武则天,相信也会尽心竭力为国为民,不做危险的尝试。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武则天却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悄然打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角逐大戏。她并不满足于仅仅发表建议而已,而是暗中开始积蓄实力,力求夺取最高统治权。

这一切,都源于裴炎那个看似无心插柳的一记奏疏。裴炎的这一奏疏无疑给了武则天可乘之机,成为她日后一路凌云的重要垫脚石。

他素来被视为一代名相,却在这件事上犯下了难以弥补的重大错误。

在唐高宗刚刚驾崩的第三天,太子就扶灵柩即位成为新皇。而裴炎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建议:他建议武则天"垂帘听政",将朝政大权全部交由太后武则天掌控。

所谓"垂帘听政",实质上就是将最高统治权完全交予武则天。

裴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建议,固然与他本人的政治理念和目标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当时形势的判断。

他认为太子登基过于匆忙,缺乏执政经验,因此需要有一个过渡性的调理时期,而武则天正好可以担此重任。

人算不如天算,裴炎虽然是出于维护大局稳定的考虑,却无意中为武则天趋权铺平了道路。

在宰相们的共同呼吁下,最终还是有更多人拥护了裴炎的主张。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武则天这个人自身的独特魅力。

作为贤德名储的武则天,一直以来在士大夫阶层享有极高的声誉和人望。

她不仅生性机警、识大体,而且对文学诗词颇有造诣,曾撰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久而久之在文人之中也积聚了一大批拥趸。

此外,她也曾两次阻止过朝政腐败的恶变,从而赢得了广大百姓的爱戴。正是凭借这份独特的人格魅力,武则天才在朝野阶层积聚了不少支持者。

而正是这股强大的声势,也让很多人对裴炎的建议并未反对过多。毕竟,把大权暂时交予武则天看管,对于当前的局面而言似乎也是一个过渡性的权宜之计。

经过一番折腾,裴炎的奏疏最终还是获得了通过,武则天被正式确立为执掌朝政的最高统治者。

从此,她便亲自主持朝政大典,掌管六部尚书等核心机构,一切军国命令都由她一人发布。

对于皇帝李显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年还只是个太子的他,对父皇遗诏自是钦佩无比,不敢违逆。

然而眼下,权力竟被母亲夺去大半,只能在一旁受制于人,自是深感羞耻。

而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凭借裴炎的奏疏,她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全面的统治权力,从此打开了获取最高权力的掌门钥匙。

之后的几年间,武则天的权力渐渐做大做实,在朝中也培植了不少亲信和嫡系,为她今后掌控大权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可以说,裴炎的这一奏疏算是为武则天最终成就一代女皇打下了第一块垫脚石。

所谓机会稍纵即逝,武则天自是非常重视这个难能可贵的机遇。她知道一旦掌控了权力之后,就再也不会轻易放手。

因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武则天的手腕和决断力都有了质的飞跃,整个人也渐渐变得狡黠阴险起来。

从提拔亲信大臣,到扶持豫王李旦称帝,再到诬陷裴炎等人谋反加以诛杀,武则天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无不透着一股强烈的威权气息。

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武则天再也放不下手中的大权了。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角逐拉开了序幕,其中裹挟进了太多无辜者的鲜血与生命。

在裴炎的推波助澜下,武则天掌控大权后如虎添翼,野心越来越大。

她对皇位的觊觎开始不可遏制,于是在之后更是放肆地推翻了唐中宗李显的统治,另立亲儿李旦为新帝。

武则天统一口径是,中宗昏庸无道、失人心往,因此另立新君才是上策,否则天下将陷入动荡。然而在知情者看来,这无疑是武则天为了私欲而铤而走险。

就在李旦即位后不久,武则天更是借助军事力量,迫使新皇禅让圣位,等于是公然夺取了皇帝的宝座。

纵观历史,这种母子皇帝之间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创举。

单凭武则天一人之力无法取得如此大的权力,所以她需要不断拉拢散官僚并打击异己,才能一步步夺取最高统治地位。

这就使得武则天在掌权后对异己残酷无情,不仅处决了唐中宗及其嫡系,而且对反对自己的群臣也横加株连。

684年孙子敬兵变,武则天因裴炎暗中搜罗自己的错处,想让自己归还朝政而痛下杀手,将当年的拥护者裴炎诬陷入狱,最终处以极刑。

起因是这样的,孙子敬作为唐朝开国元勋的后代,不忍江山落入旁人之手,于是率众兵变,号召推翻武则天。

在当时,武则天虽然已经有数年执政经验,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兵变还是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好在孙子敬兵变最终在才人张修之等人的斡旋下得以平息。但在事后反省时,武则天却突然对裴炎等人产生了戒心和猜忌之心。

她认为裴炎等拥立自己的举动原本就有私心,所以才会对新皇推心置腹。

于是在这种猜忌之下,武则天便不顾曾经的功勋,竟然对裴炎等旧部下了手,在审讯中逼供他们从一开始就怀有反心,并意图谋反复辟中宗。

面对酷刑摧残,年已高龄的裴炎很快便认罪服软,最终人头落地。曾经助武则天夺取大权的重要功臣,竟然就这样陨落在武则天手中。

裴炎之死给当时朝野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在夺取权力的道路上,武则天已经变得冷血无情起来。她用血腥手段肃清了异己,只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这无疑也标志着武则天统治时期的黑暗面正式拉开了序幕,从此她手握重兵,独揽大权,朝野上下无人敢有任何异动。

有人认为,裴炎推崇武则天执掌朝政,其实出于一种权谋之计,是在为自己寻求一个可靠的依靠和支柱。

毕竟,当时新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年纪尚幼,难以独当一面主持大权,朝政将陷入无主混乱之中。

相比之下,武则天阅历丰富、识大体高,且颇有声望,倘若能由她掌舵朝政,未尝不是一个稳健之选。

正是基于这一利害考量,裴炎才会为武则天在朝野打开了一条通往权力之路。他或许是怀有私心,希望借助武则天崭露头角后为其镇压异己,从而在朝中获取更大的权力。

不过,也有另一种解读认为,裴炎之所以拥戴武则天掌权,实则出于一种济世救民、振兴国家的理想主义情怀。

大唐王朝虽然经过中兴一度强盛,但已渐露衰颓迹象,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如果新皇年幼无为,恐难以应对危机。而武则天胆识过人、决断果敢,正是一代能臣所需。

因此,裴炎推崇武则天掌权,其用意正是希望借助这位睿智贤能的女性,扭转大唐颓势,重新振作国运,走向一个鼎盛时期。

由此可见,裴炎此举也许并非完全出于一己私欲,而是怀着为国为民、救亡扶危的远大情怀。

不过,无论裴炎心怀何种用意,他最终都难逃一个身不由己的下场。被武则天怀疑谋反,被无情诛杀,实在是一个令人扼腕的结局。

0 阅读:10

谈天鉴夕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