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眼里“自古能军”的两位帝王,一位是唐太宗,另一位是谁?

正梧说历史 2023-02-24 05:33:05

毛主席在读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时曾批注曰: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最符合毛主席的军事智慧特征;而朱元璋之所以能紧随李世民之后排名第二,是因为他夺取天下的一系列军事谋略也深得毛主席的赞赏。

李世民

朱元璋在十几年的战争磨练中,以非凡的军事才能,从普通一卒到三军大帅,直至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而那些在他还是无名小校时已久历兵戎的群雄,曾几何时都先后成了他的刀下鬼或麾下将。毋庸置疑,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军事上的成功,是他能够得天下的主要原因。

毛主席说:“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朱元璋正是在错综复杂的元末战争中,正确地把握了战争全局,充分利用客观局势造成的有利因素,在战争发展的各个阶段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朱元璋由于“凡有征伐,命之往,辄胜”,而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授以兵柄,三年中接连从亲兵升为九夫长、镇抚、总管,直至小明王韩林儿册封的右副元帅。可惜主帅郭子兴才能平庸,赵均用等野心勃勃,内部不和,自相残杀,外又有元军威逼,全赖朱元璋独力支持,红巾军才得以在内外交困中保存了下来。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殁,朱元璋代总其军。不久,他断然放弃了经营三年的淮西,率领一万余人的精干部队,南下渡江,另辟江南根据地。

朱元璋为何要渡江南下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和阳乏稂,谋欲渡江”,是为保证军饷不致匮乏;二是避免与赵均用、孙德崖发生火拼,自相削弱;三是“有明基业,实肇滁阳一旅”,朱元璋早在略定远、下滁州时已与李善长、冯国用等儒士制定了以南京为根据地,取元朝而代之的总的战略计划,而渡江作战则是这个大战略的第一个重大步骤。

当时的江南不仅盛产粮食,驻守的元军也因被群雄分割而孤立分散,有利于各个击破。于是朱元璋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果断决定挥师渡江。渡江之后,他摆脱了各种制约,名义上,虽仍臣属于韩林儿、刘福通,但仅仅“念林儿势盛可依藉,乃用其年号以全军中”而已。正是靠着宋政权的“捍蔽”,元军主力“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朱元璋在攻克南京之后,接连又占领了安徽、江苏、浙江的大片土地,力量迅速壮大,成为元末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

朱元璋

公元1360年,元末农民战争开始转变为大规模的封建统一战争,朱元璋面临着严重局面:宋政权由于主力北伐失利,在元将察罕帖木儿的进逼下,都城汴梁失守,退保安丰(今安徽寿县),一蹶不振。若察罕帖木儿勒兵南下,宋军不能抵御,朱元璋很可能受到元军的威胁。与此同时,更为严重的威胁来自东西两侧。雄踞长江上游的汉王陈友谅,“跨有江汉,土广锋铦,东南无二。矜其强大,日寻于长矛大镞之间”。下游的吴王张士诚,“南包杭、绍,北跨通、泰”,拥有相当实力。朱元璋中居南京一带,正处于东西两大强敌之间。这时,陈友谅恃强,已顺流而下,占领了南京上游的九江、安庆、太平等军事重镇,并遣使与张士诚相约为联盟。除此之外,南方的方国珍,虽不是劲敌,却也在狐疑观望,以待时机。

对如此严重局势,朱元璋进行了审慎的调查和分析。他首先关注的是中原战场,但从获得的军事情报中断定,由于内斗,元军主力还不致马上兵临城下。至于方国珍,志在保土,实力孱弱,迟早是“樊笼之鸟,取之如寄”。由此,他决定对南北两面暂取守势:北与察罕帖木儿通好,以争取时间;南对方国珍羁縻,免得制肘。对东西两侧之敌,他认为“吴、汉者,门庭之寇,赴之宜迅”。但是,到底是先打张士诚,还是先打陈友谅,朱元璋的决策集团分歧很大。

绝大多数人认为:“张士诚,富而弱,宜先。”而刘基则认为:“友谅踞上游,且名号不正,宜先伐之。陈氏既灭,张氏为囊中物耳。”朱元璋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友谅剽而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若先攻士诚,友谅必空国而来,使我疲于应敌,事有难为;先攻友谅,士诚必不能出姑苏一步为之援。”于是采纳了刘基的意见,决计先伐陈友谅。

朱元璋的这一战略决策,既显示出他能在极其复杂的形势中驾驭战争全局的军事才能, 更显示出他敢于以弱胜强的大无畏胆略。当时的陈友谅,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从战略地 位上,都处于绝对优势。而朱元璋的许多将士慑于陈军强盛,惧怕与陈军作战,甚至连主要谋士李善长听到朱元璋要诱使陈友谅速来时,也惊慌失措地问:“方忧寇来,何为诱致之?”

朱元璋胸有成竹,一面“遣使赍书伪降约为内应”,诱敌深入;一面派大将胡大海率精兵直捣敌后。而陈友谅竟纵身跳进了朱元璋设下的陷阱,使朱元璋在龙湾痛快淋漓地全歼其主力。龙湾战役不但打败了陈友谅,也大大震慑了张士诚。此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几次大战,张士诚始终按兵不动。尤其是鄱阳湖大决战,朱元璋倾国而出,南京几成空城,甚至连朱元璋自己也不无后顾之忧,大战正酣之际便派大将徐达还镇南京。而张士诚仍龟缩在姑苏城内不敢出援陈友谅。朱元璋先打陈友谅的战略决策,打破了吴、汉建立军事联盟的可能性,从而使自己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军事危机,并最终将他们各个击破。

展示朱元璋非凡军事才能的另一战例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表现了他在重大胜利面前仍然能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应对。

朱元璋在削平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公元1367年10月,决计北伐。由于接连的胜利,让不少将领产生了轻敌情绪。在研究北伐进军路线的军事会议上,许多人主张“直捣元都”。朱元璋鉴于“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馈饷不足,援兵四集,非我利也”,力排众议,果断地提出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全局在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其都”。北伐战争正是按照朱元璋的这一战略安排取得了胜利,从出师北伐到克元大都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在总结北伐战争的经验时曾说:“士不可以恃广,人不可以恃众,朕从起兵以来,与诸豪杰相角逐,每临小敌亦如大敌,故能致胜。”

朱元璋的军事思想也存一些瑕疵,突出的一点是他泥古不化,固守着古代兵法中所谓“穷寇勿追”的教条,以致多次贻误战机,纵虎归山,导致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

朱元璋北伐战争的战略虽然是正确的,但“穷寇勿追”的教条仍然造成了重大失误。北伐军平齐、鲁,扫河、洛之后,征虏大将军徐达已料定元顺帝必弃大都而北窜,并提醒朱元璋:“师进而彼北奔,不穷迹之,将为异日忧。”但朱元璋却反驳说:“元运替矣,彼且自澌尽,何烦我穷兵为。”命徐达“出塞之后,固守疆圉,防其侵轶可也”。其结果,元顺帝北窜后,仍然保存着完整的政治、军事机构,因此得以在塞北重新组织力量,不断大规模南侵,成为明初的最大祸患,迫使朱元璋在建国后整整二十中不得不屡次兴师动众,与其交战,人力、财力上的损失是惨重的。

假使朱元璋当初能决计除恶务尽,犁庭扫穴,一举摧毁元朝的官僚机器和军事力量,何来二十年之后患?

毛主席一贯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他评价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次”于李世民,就暗含着对他固守“穷寇勿追”的军事教条等失误的委婉批评。

毛主席对朱元璋的经历研究得非常仔细,甚至一些历史细节也不放过。当他读到《明史》中讲元至正二十四年春,朱元璋在即吴王位后亲自率兵征伐武昌,一举荡平汉、沔、荆、岳等地区的记录时,挥笔批道:

“不令诸子孙统兵作战,失策。”

在毛主席看来,朱元璋应该让诸子孙也在枪林剑丛中经受锻炼,不能让他们坐享其成。在这方面,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主席远远超越了封建帝王朱元璋——他将自己的爱子毛岸英送上了抗美援朝战场,竟至壮烈牺牲!

0 阅读:13

正梧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