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荷兰新一届议会众议院选举结果诞生,极右翼政党自由党获得了150个席位中的35个,成为了第一大党,它们的领导人毫不意外地被称为“荷兰特朗普”。
除了荷兰以外,美国、巴西、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等等等等好些个国家的右翼或者极右翼势力都很强大,其中名气最大的那当然要数特朗普了,今年到目前为止最热闹的那必须是“阿根廷特朗普”,新任总统米莱。
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
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为啥“特朗普们”也就是右翼或者极右翼势力在近些年来纷纷掌权呢,欧洲美洲这两块儿地为啥不约而同集体“向右转”呢?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我是解密狗,本期视频解密狗就跟观众老爷们聊一聊这个小问题,长按点赞按钮,咱们马上发车!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稍微聊一聊什么是右翼或者说怎么来粗略判断一股政治势力到底算不算右翼,不然那岂不是盲人摸象啦?!先明确了它大致的、宽泛的、模糊的轮廓,先模模糊糊知道它是个啥才能接着往下聊。为啥下不了准确的结论呢?因为人们的立场五花八门错综复杂,不少人在某一件事上认同左翼,而在另一件事上认同右翼,有的人认同左翼的观点比右翼多,或者少,所以就只能走马观花式的简单分类咯。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简单粗暴地总结的话,那么认为现实世界中那些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得改变,比较进步的,得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好甚至实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理想,那就可以笼统地称为左翼,认为虽然世界有不公平、不平等,但人与人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呀,生下来就注定了,比如解密狗为啥一直不露脸呢?就是因为五官不端正,长得实在是抽象,跟天生就是大帅哥大美女的各位观众老爷们属实是没法比,负分颜值怕把观众老爷们都吓跑,颜值天生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认为要承认、接纳、甚至是维护这种不公平、不平等现象的,比较保守的,那就可以笼统地称为右翼。
左翼和右翼有时候并不对立,而且内部有时候也会闹矛盾。比如要挖一口井,有的人认为要动员所有人赶紧挖,早挖早吃水,有的人虽然也支持挖,但觉得没必要所有人一起,虽然都对挖井这个事儿没有异议,但这两拨人的观点其实并不一样。就好像把人排成一横排,越靠左边,那么站在他右边的人就更多,越靠右边,站在他左边的人就更多似的。所以才会有“极左看谁都是右”或者“极右看谁都是左”的说法。
那为啥说这些人或者组织是右翼呢?举几个例子吧,比如特朗普嚷嚷的“美国优先”,很明显就是有什么好事儿美国人先上,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一致,所以人们就说他是右翼咯。再比如基督教的《圣经》认为堕胎是一种罪,所以在欧美这种基督教的大本营,很多政党都是反堕胎的,在伦理这方面比较保守,不愿意改变,所以也被称为右翼咯。再再比如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的执政理念之一要把国有资产全部拿出来卖,价高者得,看起来倒是挺自由的,可实际上这些资产肯定都是天文数字,普通人“看一眼就会爆炸”,只有特别特别富的人才能买得起,富人如果把控了国家的经济命脉,长此以往只会更富,穷人当然只会更穷咯,本质上还是在维护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所以人们也说他是右翼甚至是极右翼咯。
到这儿,观众老爷们应该对右翼有了一些认识,那么终于就可以开始聊视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了——为啥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在集体“向右转”呢?
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领导人维尔德斯
右翼势力愈发强大的,集体“向右转”的地方主要是欧洲、北美,次要是拉美。因为欧洲美洲相似的地方实在是很多,比如遍地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基督教大本营,美洲白人还是欧洲后裔等等,所以欧洲美洲其实可以放在一起说,部分原因跟拉美也是相通的。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去工业化”,把工厂往城市边缘、农村、甚至是国外搬。比如制造业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数,美国1965年达到最高值,28%,1994年下降到了16%,日本1973年达到最高的27%,1994年下降到了23%,欧盟15国1970年达到最高的30%,1994年下降到了20%。为啥要搬呢?
因为一些工厂不如其他别的行业比如金融业、设计研发、奢侈品销售等等赚钱,而且也不够环保,关键是,这样的话许多产品的成本就能降下来,人家的穷人也能吃饱穿暖不说,还能少跟工人们起冲突。去工业化之后,以非洲为代表的那些一点本事都没有的国家靠卖廉价资源混点饭吃,稍微有点本事的国家给它们生产服装鞋帽箱包玩具,而它们只需要负责告诉全世界什么是好东西,并且把如何研发、设计、营销这些东西的环节抓住,就能躺着挣大钱。总的来说人家晒着日光浴还能天天BBQ,是因为有人替他们顶着黑眼圈也得月月996。
本来它们的这套想法挺好,结果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2010年发生的欧债危机彻底改变了世界,经过长时间的去工业化之后,它们的身子骨已经很虚了,到现在都没有从泥潭中完全爬出来,比如欧盟2008年的人均GDP是3.7万美元,而14年之后的2022年,人均GDP才涨了0.01万美元,几乎没变化。为啥呢?比如说经济危机一来,很多老百姓都没工作了,没工作就害怕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好些个人就省吃俭用不敢消费甚至没钱消费了,所以好些个产品就卖不动了,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商场就萧条了,企业效益不行了,金融市场也就跟着崩盘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时候政府要是能牵头,比如说修修路、造造桥、盖盖房子什么的,创造点就业岗位出来让老百姓有活儿干有饭吃,肯定就能缓解呀,可欧美那些发达国家早就都没什么工厂了,钢筋水泥没什么人产,红砖白瓦没什么人产,门窗玻璃没什么人产,桌椅板凳还是没什么人产,那去哪儿修桥铺路雇那么老些人呀,何况工资水平还比别的国家高一大截。雇不了那么多人,那老百姓就对未来没信心,没信心就更不敢多买东西,那这就成恶性循环了。长此以往,那老百姓能不发牢骚吗?
财大气粗财大气粗,财不大,气自然就不粗咯。经济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钱不冲了,那说话自然就没啥人听了。为了维护自身不断衰退的影响力,欧美就在其他地区搞事情,比如阿拉伯之春,结果倒好,反过来把自己给陷进去了。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赔了夫人又折兵。国内有学者就说了,“例如美国与欧洲主要国家联合在西亚北非地区策动政权更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导致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在当地兴起,使欧洲陷入恐怖袭击与难民危机的双重挑战之中”。
难民都跑到欧洲去了,直接在2015年导致了欧洲难民危机,比如根据意大利在2014年发布的移民投诉报告,49%的路上抢劫、49%的商店与住宅中心抢劫、57%的住宅盗窃、60%的商店盗窃、66%的道路扒窃事件,全是难民或者移民干的。搞得老百姓是处处如履薄冰、时时胆战心惊,家家防微杜渐、人人谨言慎行。这谁受得了啊!老百姓最简单最朴素的愿望那自然是希望国家少收点难民甚至是把难民都赶走咯。既然想法越来越偏极端,那自然就为右翼势力的上台提供了“最为肥沃的社会土壤”呗。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领域的发展,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达人也越来越多,大家能看到的达人也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爆炸,一般的事情已经很难提起人们的兴趣,想要获得更多人的关注,那博眼球就是其中一条路子。再加上算法和大数据驱动,这就导致本来没那么严重的事情在互联网上被放大了,很多事情在互联网上那简直是吵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但在人们真实的线下社交里却几乎没什么声量。
长此以往导致西方这些(包括欧洲、美洲)选票国家的政治领袖只有发表激进甚至极端的言论才能获得老百姓的关注。而这正好是极右翼政党特别擅长的事儿,比如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英国脱欧派的“每周省3.5亿英镑”,巴西博索纳罗的“巴西高于一切”,阿根廷米莱拿着电锯喊的“我不是来引导羔羊的,我是来唤醒雄狮的”这些口号,突出一个简单粗暴有力量,魔性洗脑好传播。那这很显然也是右翼甚至是极右翼政党崛起的有利因素呀。
你看,因为欧美去工业化导致身子骨极其虚弱,危机面前一点儿韧性都没有,经济政治全面垮台,就导致老百姓更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希望改变现状早点过上更好日子的想法十分迫切,那么目前的欧美政党中,谁的声量更大,更能迎合老百姓的渴求呢?那些右翼极右翼政党或者政治领袖各个是人才,讲话又好听,那自然就会赢得许多人的喜欢呀,或者说,大家倒也不是更爱右翼或者极右翼,只是更不喜欢之前的罢了。到这儿,为啥欧洲美洲不约而同集体“向右转”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已经是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