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小钵子甜酒,你的回忆他的一生丨星城故事

夜间消费观察 2022-06-23 10:30:54

“甜酒,小钵子甜酒!”,这句话仿佛有一种魔力,听到的瞬间,躁动人们的食欲,胃里已经有了温而暖、甜而醉的感觉。

时过境迁,新一线城市长沙的街头巷尾已经鲜少听不到这样悠长的吆喝声,那一声,似乎将成绝唱。

雕栏玉砌应犹在

2022年6月14日,我来到了望城北边的靖港古镇,这里是湖南很多传统食品的发源地,其中就包括小钵子甜酒。

很久以前,跑船人坐乌篷船来到靖港,在港口停泊,便会来上一碗甜酒,但是当时甜酒的都是很大一碗,他们吃不了那么多,觉得浪费也觉可惜,所以卖甜酒的人决定用小钵子装,份量正好,卖得也便宜点,生意就好了起来。

随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我好似看到老长沙的繁荣景象,商贾云集,人来人往。

然而,现实是,一座座古老的宅子门口贴着封条,在车上依稀能听到树上的蝉鸣。这座一度成为湖南除长沙外第二大的商贸中心,没落在了岁月里。

如今的靖港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时处淡季,街道中行人罕见,很多铺子也大门紧锁。我来到此行的目的地: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铺。

是机器也是人

老板在作坊,离店铺有300米左右,我看着店里的甜酒,忍不住先点了一碗,一看卖相,我就知道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小钵子承载着粒粒分明、圆润的糯米,酒汁浅泡。

一勺入口,有糯米的甜和酒的香,糯米的口感糯而有劲,好的糯米一口就能尝出来。

来到作坊,我们在甜酒的清香中见到了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的第五代传人赵海成。

他告诉我,他家在靖港做甜酒已经过百年,历史可上溯至清朝末年,每一代人都是传承了上一代的做法,后来被长沙市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海成说的自家的甜酒是传统工艺制作,酒曲是自己做的,洗米、晾米、蒸米、拌药、装钵、点酒眼、发酵都是自己来。

他今年44岁,09年从妈妈手上接过这门手艺,至今已有12年。他说这些年里,他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早上6点开始做甜酒,直到晚上7点,一天可以做1千碗,酿造工艺均是烂熟于心,他就像一个机器,连轴运作。

制作甜酒,是一个枯燥而乏味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专注和细心,精细化的过程。

我在想,如果是我,能够忍受这样日复一日的无聊吗?我好奇的问他,平时是否有什么娱乐活动,他回答没有,生活就是做甜酒。

实际上,中国很多传统的手艺都是如此,是枯燥乏味重复的,很辛苦,收益是以“个”计算“积少成多”的,因此无论哪个时代的年轻人,愿意继承的都在少数,所以我们看到,手艺人渐渐地少了,儿时的味道很难找到了。

传承百年,是信仰也是包袱

赵海成说他小时候看着外婆每天做甜酒,非常能理解其中的辛苦,他也是看着靖港一点一点没落的,这里的年轻人都想出去。

他也不例外,考上大学迫不及待地跑出这里,在外工作。

后来,他犹豫了很久,决定回家接手,把手艺传承下去,这是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刻在骨子里,是他家的“饭碗”。

赵海成说,小时候没有空调,冬天他们都是抱着裹甜酒的被子睡觉取暖的,甜酒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甜酒是他家的所有,因为卖甜酒他得以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信仰,“我老婆说她是因为吃了我做的甜酒,爱上了我。”他笑着说。

我问他,他家的甜酒有没有什么秘方,赵海成很实诚地说没有,甜酒只要知道做法,谁都能做,真正的秘方是良心,这也是老一辈不断强调的。

赵海成说他要求自家用的糯米一定要是最好的,帮工们做事得细心、耐心,把握手工制作中得每一道工序。

做差了的,自己吃,不能给客人,毁了这传承百年的口碑。传承的手艺,是信仰也是身上的包袱,也都是鞭策他做好甜酒的动力。

不能让手艺“死”在我手上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草药酒曲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工业酵母可以发酵十斤米,也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耗时的手工酿酒技术难以抵抗,传承成为困难。虽然两者的口感有区别,对于吃的人来说,其实不会有那么多讲究。

赵海成无奈,他这种传统方式做只能发两、三斤,每天做的甜酒还没别人一半多。他很乐观地说,要让更多人知道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吃过就知道区别了。

“虽然做的是传统的东西,但是观念要新,不然不就被淘汰了,我不能让手艺‘死’在我手上。”赵海成认真地说。

他把甜酒挂在兴盛优选、团购平台上卖,为了保住甜酒的味道,他试了很久才做到保鲜,把当天做的甜酒装进真空袋,附上两个冰袋装进盒子里就能线上买。

赵海成在保持传统核心的同时,用现代科技便利来创新,让传统手艺的空间得到保存,得以发展,他还透露,目前年营收大概在200万左右。

“欢迎所有人来跟我学习这门手艺,只要他能熬得住这个缓慢枯燥的过程。”赵海成没有家传手艺不外传的想法,反而希望能有更多人来把它带出靖港,带出湖南。

我问他是否想要让自家孩子继承手艺,他表示尊重孩子的决定,让他自己来决定,我听得出来他很想一代代传下去,但他依旧没有忘记家长的身份,尊重理解孩子。

秀一的狙击日记

我国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周期仅有2.9年,能生存超过5年的不到7%,老字号却传承了百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

那些选择传承传统手艺的人,走的是一条前辈走过的路,时光荏苒,这条路上的人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孤独。

熬得住的人注定出众,熬不过的人终会出局。向手艺人们致敬,感谢他们用双手抵抗岁月,留住了我们儿时的记忆。

追溯人物记忆,挖掘星城故事。欢迎大家推荐身边有故事的人。

0 阅读:22

夜间消费观察

简介:点亮城市夜经济,洞察新消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