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30万元价位是传统豪华三强BBA的入门级市场基准线,也几乎是中国自主品牌无法突破的阵地;然而,在过去两三年时间,受到中国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围挤压,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突变。
本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合资及外资品牌30万元以上价位车型交付量同比下滑10.87%,而自主品牌则实现同比增长45.16%,理想、问界、极氪等品牌持续放量。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比亚迪再次向豪华市场发起冲击。8月20日,比亚迪旗下腾势公布Z9 GT与Z9两款新车预售价(33.98万元-41.98万元),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版本,首搭易三方技术平台。
“中国汽车品牌在豪华市场大有可为。”在当晚新车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谈到,“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让中国豪华品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其中,新技术的快速导入和价位下探,是关键突破点。对于自主品牌和新势力来说,类似的策略已经在智驾、智舱上得到验证。
而在中国自主品牌智能化的三大领跑技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计算+区域控制)之上,此次腾势搭载的易三方技术平台也首次导入VMC整车运动控制技术,这被视为下一代整车底盘智能控制的核心,也是未来全域线控智能执行的中央控制架构。
到目前为止,包括智己、问界、智界、蔚来等多个自主品牌均已经开始规模化上车类似的智能数字底盘技术。比如,问界M9搭载的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基于对路面环境的提前预判实现车身姿态的实时调整。
事实上,在过去很多年时间里,BBA的底盘功底和优势,主要来自机械性能的提升和调教,不管是双叉臂悬架、多连杆结构、还是MRC、空气悬架。然而,随着车身感知(受益于高阶智驾的上车)和底盘域控(XYZ的动态协调)的升级,底盘的竞争开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过去的智能化,更多是增量部件,比如,智能驾驶。如今,底盘智能化,意味着存量的迭代升级,”在业内人士看来,借助底盘的软硬解耦,中国车企和供应商有机会实现换道超车。
此前,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更是直言,“途灵底盘的自动化控制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豪华品牌。”而这套底盘,实质上就是借助华为iDVP智能汽车数字平台,实现底盘软硬件分层解耦(基于市场成熟的底盘机械能力)、SOA(面向服务的分布式架构)服务化。
一直以来,底盘调教被视为整车品质的关键环节,涉及转向响应、弯道极限抓地性能、高速平稳感等各种指标。过去,自主品牌高价物色国外具备豪华汽车底盘调教经验的团队,也是常态。“因为,底盘好不好,直接决定汽车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
现在,软件定义、整车智能化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迭代升级,进一步增强了车企的主动权。“大量累积的行车数据以及智能化,大幅降低传统底盘调校的门槛,尤其是线控技术的全面普及。”
比如,蔚来推出的蔚来4D舒适领航+自适应悬架预测控制方案,实际上就是借助现有的硬件能力、底盘传感器和智驾感知技术,通过算法端融合信号,来准确估计(距离)和预测路面上的颠簸(升程),从而实现底盘智能化实时控制。“动态调节底盘,就是对驾乘体验的优化升级。”
举个例子,利用距离和颠簸事件的类型及特征,4D舒适领航功能可以提前准备空簧高度、主动调整CDC阻尼控制策略等,实现更为精准的底盘悬架调校和最优的行驶舒适性。
此外,理想全自研的XCU中央域控制器,同样也是整个空气悬架实现智能化的大脑,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实时对空气悬架进行调整,并实现传统空气悬架无法OTA更新的弊端。
同时,与传统独立的空悬控制器架构不同,XCU可高速处理复杂信息(动力、底盘、座椅控制以及部分智驾数据的融合),对悬架系统进行更快的毫秒级精准控制,从而实现最大化的「降本增效」。
如今,随着线控制动、转向以及悬架的技术逐步落地上车,在采埃孚看来,整合线控技术形成的系统解决方案能释放出更大的效用。比如,线控转向系统+集成线控制动系统+电控主动悬架,从而为车辆提供了更高的操控自由度,并且在高速场景下拥有更好的稳定性。
去年,首款搭载采埃孚cubiX软件系统的量产车(吉利路特斯Eletre电动SUV)上市交付。这套软件系统可以控制所有底盘功能,如刹车、前桥和后桥转向、主动侧倾稳定系统以及电驱动系统。
「集成式智能线控为机械连接时代画上了句号,开启了车辆控制新纪元,尤其对于当下智能电动赛道成为市场主流的大背景下,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业内人士看来,全线控技术+智能化中央协调控制架构,无疑是下一代智能底盘架构的主角。
同时,过去新车出厂后基本固化的底盘调较风格(比如,偏运动或舒适),也将被基于软件定义的数字智能底盘技术所替代,从而实现按需而变,以及支持驾驶模式自学习功能。
比如,大陆集团的中央动态控制软件HMC,基于软件服务方式的中央式架构,可实现集成化、扩展和配置化、软硬解耦,即提供车辆动态中央控制的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相关方需求和接口高度灵活配置,且适配于不同的硬件/载体。
“这将会带来智能安全出行体验,背后是AI大模型、数字底盘、智能驾驶等多领域技术的跨域融合能力,”按照计划,吉利汽车最快将于明年落地量产吉利AI数字底盘,包括吉利银河、领克等品牌车型。
这其中,一个典型的融合应用就是ESA紧急转向辅助功能,基于实时监测车辆前方和侧方行驶环境,在可能发生碰撞危险且驾驶员有明确的转向意图时辅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
尽管这项功能并非新鲜事物,然而随着智驾高阶技术的落地以及底盘控制能力的增加,尤其是域融合基础之上的性能提升(比如,系统反应时间、最佳规划路径)。比如,吉利AI数字底盘的反应速度仅需4毫秒,比人类的极限反应速度快了25倍,可实现极限反应下的“自动控车避险”。
而对于线控底盘方案供应商来说,底盘域又成了一个新的机会。
比如,同驭汽车科技的底盘域控(CDCU)方案拥有双MCU冗余架构,满足ASIL D等级安全要求,集成主动悬架控制器(空气悬架+主动减震器)、车辆定位功能、轮速传感器采集等,底盘域功能软件全部自研,可以快速满足客户不同需求,支持L2和L3以上的自动驾驶执行控制。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随着全线控底盘市场的启动,围绕制动、转向、悬架以及域控制器、软件(感知、规划、决策以及大模型)系统的细分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智能化赛道的新爆发点。
同时,智能底盘与智能驾驶的深度融合,也将成为行业整合的分水岭。从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来看,目前国内数家一线梯队智能驾驶方案公司已经在招募线控底盘的软件开发岗位。
这些岗位涉及车辆线控控制软件开发、控制策略模型的搭建以及实车调试、功能验证,性能测试,软件优化,部分岗位工资甚至超过百万年薪,堪比前几年的智驾、智舱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