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书痴

心静古典分享 2023-09-12 14:49:57

彭城有个书生,名叫郎玉柱。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太守,但因为为官清廉,家中并不像有些官宦人家那么富有。这郎太守非常爱书,官中所得俸禄,大半被他用来买了书。结果,各种各样的书籍把几间房子都堆满了。

轮到玉柱,更成了一个爱书如命的书呆子。家里穷得活不下去,无物不卖;唯有父亲的藏书,却一卷也舍不得卖掉。父亲在世时,曾经亲笔书写了宋真宗皇帝作的《劝学篇》,贴在座位前面,叫玉柱天天诵读,还专门用白纱罩起来,以免磨灭掉。

郎玉柱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实心实意地相信书中真的有金银,有米粮,有他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所以,不分寒暑,昼夜研读。已经二十多岁了,也不求婚配,一心希望书卷中有美人自己走出来。平常,见了亲戚朋友也不知道叙叙寒暖,简单打个招呼,说上三言两语,就自个儿诵起书来,弄得客人常常无趣地自己走开。他每次参加乡试前的预考﹣﹣岁试、科试﹣﹣总是第一名;可是一上正试考场,又总是名落孙山。为此事,他感到十分苦恼。

一天,他正在院子里读书,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书刮跑了。他急忙去追,迫着追着,地一下子陷落了,把脚塌了进去;用手一探,抓出一把腐败的草。刨开看时,原是古人贮藏在窖中的糜谷,已经烂成粪土了。这些糜谷虽然不能吃,但他越发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话不是骗人的。因此,读书更加用功。

又有一天,他架着梯子登上高处,在乱书堆中拣到一个金制的小车子,大约有一尺来长,把他高兴坏了,以为是应验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当他拿出去叫人看时,却发现车子只是镀金而不是真金,于是又暗暗埋怨古人欺骗自己。

没多久,有一个和他父亲同年考中进士的人,在道衙里任观察使,特别喜欢敬神拜佛。有人就劝玉柱把金车子献给这位观察使做佛龛。观察使得了金车子,很是高兴,便赠给玉柱三百两银子、两匹好马。玉柱喜得什么似的,以为《劝学篇》里说的金屋、车马都有了应验,因此,更加不顾一切地刻苦读书。

眼看已经三十岁了,有人就劝他找个对象,他却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愁一个漂亮的妻子?"于是又埋头苦读了二三年,但是仍然没有见效,人们不免冷言冷语地嘲讽他。当时民间流传着一种谣言,说是天上的织女私自逃走了。有人就借此和玉柱开玩笑说:"天女偷偷私奔,原是为了您呀!"郎玉柱知道这是戏弄他,但他听之任之,也不去争辩。

一天夜里,他翻出《汉书》来读,读到第八卷将近一半时,发现有一个用布剪成的美人夹在书页里。他猛然吃了一惊,自言自语道:"书中颜如玉,莫非就以这个应验吗?"心里感到很是惆怅、失望。可是,细细看那美人,黑黑的眉毛下,闪着一双有神的眼睛,如同活的一样,再看背面,隐隐约约有两个小字﹣-"织女",又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每天把她放在书卷上,反复赏玩,以至迷恋得废寝忘食。

一天,他正在凝神观看,那布美人忽然直起腰来,坐在书卷上微笑。郎玉柱大吃一惊,赶忙跪下就拜。等他站起来,布美人已经变得有一尺多高,更把他吓煞了,连忙又跪下叩头。只见那布美人轻飘飘地下了桌子,亭亭玉立,俨然一个真正的绝代佳人。玉柱一边作揖,一边问她是什么神?美人笑了笑,说:"我是颜氏,名叫如玉,你本来早就知道了。因为你日日夜夜在盼望,假如我不来一趟,恐怕千载以后再不会有相信古人的人了。"郎玉柱听了很高兴,便和女子朝夕相处。可是,躺在枕头上,她甜言蜜语、百般亲爱,而他却木头人一样,根本不知道夫妻之间是怎么回事。

他还是照常读他的书,并且每次读起来,非叫她坐在身边陪着不可。女子一直劝告他不要再读了,但他总是不听。一天,女子对他说:"您所以不能飞黄腾达,就因为您只知道读书。您看看自古以来的考榜上,像您这样的读书人有几个?如果再不听,我就走了。"郎玉柱只好暂时依了她。但是过不了片刻,他就把她的话忘了,又无休无止地吟诵起来。

郎玉柱贪婪地读了一会书,猛抬头,她已经不在了,到处找也找不见,不由伤心起来。跪在地下再三祈祷,也不见踪影。忽然,他想起女子隐藏的地方,便取来《汉书》细细地检查,一直查到原来的书页,果然找着了。可是,一遍又一遍地叫她,她却像没有听见似的一动不动。无奈,他只得又跪在地上痛楚地祷告。女子这才走下来,说:"你要再不听,我就同你永别了!"玉柱只好答应听她的话。

于是,女子叫他买来棋盘、赌具,每天同他一块儿游戏、玩耍。然而郎玉柱对这些毫无兴趣,任凭怎么教也学不会,一颗心仍在书海里泡着,只要看见女子不在,他就偷偷地翻阅浏览。但又怕她发觉了再逃走,便暗暗地把《汉书》第八卷,杂混在其他书籍中,乱糟糟堆在一起,以迷惑她的归途。

一天,他正读得兴味很浓的时候,女子进来了,竟然没有觉察,忽然抬头瞧见了她,赶紧掩卷藏书,但她已经不见了。玉柱非常恐慌,连忙去寻找,可是把一堆书翻遍了,连个影子也没有。最后,费了很大的劲,仍旧在《汉书》八卷里找到了她,只是不在原来的页数里了。他又跪在地上再三祷告,发誓再也不读书了。女子见他决心挺大,才下来和他下棋,并且说:"三天以内,你再学不会下棋,我还是走好了。"

到了三天头上,忽然有一局,玉柱赢了女子两颗子,她一下子高兴了,就又给了他一把胡琴,限他五天时间学会一个曲调。郎五柱只得集中精力,手眼并用,专心致志地下工夫,再没时间顾及其他事情了。这样白天黑夜地练习,慢慢地练得手顺了,曲熟了,节拍越来越和谐,调子越来越好听,不觉受到鼓舞。接着,女子与他每天对坐着喝酒、赌博,郎玉柱终于欢乐得忘了读书。女子又抓紧机会,让他出去结交朋友,从此,郎玉柱放荡不羁的名声很快著称于世。一切都成熟了,女子便对玉柱说:"你可以去参加考试了。"

一天黑夜,郎玉柱躺在床上和女子说:"天下的人,男女同居就会生孩子,可我和你同居这么久,为什么不生孩子呢?"女子微微一笑,说:"你成天读书,我向来以为没有多大用处;现在看来,你连什么叫夫妇都还不十分清楚,自然也不懂得何谓'枕席之爱'了。"郎玉柱惊奇地问:"什么是枕席之爱?"女子只是笑,并不回答。过了一会儿,她悄悄地钻进他的被窝去撩拨他,郎玉柱抱住她那软绵绵的身子乐到了极点,傻乎乎地说:"我真没想到夫妇之乐,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从此,他逢人就告诉夫妻行房事如何如何快乐,人们听了,没有一个不捂着嘴笑他的。女子知道后,就责怪他,骂他是个傻瓜,他却满有理由地说:"钻窟窿、越墙洞的偷窃行为才不可以告诉人,天伦之乐,人所共有,何必忌讳!"

过了八九个月,女子果然生下一个男孩,便买了一个老妇人来照料抚养,夫妻二人都十分满意。一天,女子对玉柱说:"我跟你已经二年了,孩子也生下了,我可以离别了。时间久了,恐怕要给你带来灾祸,到那时后悔也就晚了。"郎玉柱听了,不禁泪下,跪在地上不起来,央求说:"你不念咱们的儿子吗?"女子也凄凄惨惨,好半天才说:"你一定要留我,应当把你架上的书全部扔掉。"郎玉桂说:"这本是你的故乡、我的性命,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女子也不十分勉强他,只是说:"我也知道那些书藏不了多久了,不得不预先告诉你一声。"

原来,郎玉柱的亲戚家族们也偶尔看见女子,对她的美貌无不感到惊奇。可是,又没有听说她和哪家结了亲缘,只好悄地问玉柱。玉柱不会编造瞎话,只是默默不语。因此,人们就更加产生了怀疑,便一传十、十传百,到处议论起来,闹得知县史公也知道了。这史公是福建人,青年时就中了进士。他听到人们的议论,心儿也动了,就想暗暗看看这位女子生得究竟有多好,于是决定把郎玉柱和那女子一起抓来。

女子听到消息后,立刻逃得无影无踪。差役扑了空,把个知县激火了,就将郎玉柱逮起来,剥掉他的衣服,上了重刑,逼他交代女子的去处。可是,郎玉柱被折磨得快死了,也不吐一个字。又抓来婢女拷打,但这婢女也不知道详细情况,只能说个大概。史知县以为这女子是个妖怪,就命令准备车子,他要亲自到郎玉柱家里看看。

史知县进了郎家,只见屋子里堆得尽是书卷,多得无法搜查,就下令放火全部焚烧了。院子里浓烟滚滚,好久不散,昏暗得如同阴云密布,不见天日。

郎玉柱释放以后,跑了很远的路,求父亲的朋友给史知县写了一封信,才给恢复了功名。当年参加秋试,中了举人,第二年就考中了进士。他对那个史知县恨之入骨,真想一下子抓住他雪耻报仇。他给颜如玉立了牌位,每天早晚在牌位前祝祷说:"你如果有灵,就该保佑我到福建去做官。"

后来,郎玉柱果然以御史的身份巡视福建。在福建用了三个月时间,详详细细地查清了那个史知县的罪状,抄了他的家。当时,玉柱有一个表弟担任司理职务,便抓住史知县心爱的小老婆,逼她给玉柱做妾,借口是买来的婢女,把她寄养在官署中。等案件处理完毕,郎玉柱立即写了弹劾自己的奏章,带着史知县的小老婆辞官回家去了。

1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