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国演义》以及许多“扬刘抑曹”文学作品、戏剧等广泛流传,曹操给后人的印象就是“奸雄”,那么后汉三国时期人们眼中的曹操是个什么样子呢?
曹操少年时被很多人瞧不起。当时许劭以鉴人著名于世,很多士人都希望得到他的品鉴。曹操拜访许劭,但许劭“鄙其人而不肯对”。还有一个叫宗世林的南阳人,也是“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后来,曹操做了司空,问宗世林:“过去你不理我,现在总可以交个朋友了吧?”宗世林回答:“松柏之志犹存。”意思是我还瞧不起你。
曹操为什么被这些人瞧不起?一是因为他出身微贱,所谓“阉竖之后”,在士人清流、名门贵族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二是长相不够帅气。当时士人崇尚容止,像宗世林“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加上他博通典籍,善谈论,便为士林推崇。曹操则相反,“姿貌短小”,有一次他见匈奴使者,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竟让别人装扮他,自己则侍立旁边。三是他从小不治行业,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为士人所不齿。
但是,也有人看出了他的才能。赏识他的有何颙、桥玄。何颙是被禁锢的党人,他见到曹操,惊叹说:“汉家天下将灭亡了,安定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桥玄是太尉,称曹操有“命世之才”,要曹操好好干,希望曹操关照他子孙。曹操很感激桥玄,视为平生知己,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他作战经过桥玄的墓,还专程祭奠,写了一篇很动情的祭文。
许劭瞧不起他,但也给了他一个品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世说新语·识鉴篇》注引孙盛《杂语》,则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对曹操的才干仍持肯定态度。
他们根据什么看出曹操治理安定天下的才能,不得而知。表现他这方面才能的事情,像造五色棒,以峻法治京师,不避豪强,连皇帝爱幸的小黄门蹇硕的叔父犯禁也敢杀掉,都是在他为洛阳北部尉之后,受许劭等人品鉴之后。在这之前,有几件事,一是曹操在谯水洗澡击退水蛟的事;二是假装中风诬告叔父骗过父亲;三是和袁绍一起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劫人新妇。这几件事,第一件不可信,后两件不光彩。至于能体现曹操少年时出众的才干的事情,不可得知。那时人们瞧不起他,即使看到了他的杰出才干,也是与奸诈联系在一起的。
后来,曹操做了洛阳北部尉,后又当了顿丘令、骑都尉、济南相、典军校尉,尔后起义兵合盟讨董卓。盟军解散,他又与群雄角逐,逐一击败对手,成为威震海内的人物。他让时人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在时人心目中留下了一个更完整的形象。
反对他的人对他有评价,在评价中描绘出这个人的特点。刘备对庞统说过:“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急”、“暴”、“谲”就是对曹操特点的概括。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实际上也是对他的品行的评价。至于不少敌手骂他是“汉贼”,更反映了曹操在他们心目中的恶劣形象。
拥护他的人对他也有评价。除了那些一味恭维奉迎之辞不算,荀彧、郭嘉在分析敌我形势时提出的四胜之议、十胜之议,包含有比较客观的看法,反映出拥曹一派人心目中的曹操形象。反曹、拥曹的人评价截然相反,把他们的看法合起来,却可以完整地看出曹操在时人心目中的不同侧面。
所谓谲,从贬义讲是权术,从褒义讲,就是荀彧、郭嘉在议中讲的“谋胜”、“应变无方”。这是曹操少年时人们就已形成了的看法,而后来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是政治权术,驾驭臣下,收揽人心,控制朝政,都用权术。二是善于用兵,曹操善用兵,是敌我双方都承认的,郭嘉十胜之议说曹操“以少克众,用兵如神”,从反面说,也就是吕布说的“曹操多谲”的意思。
所谓急,刘备说他“急”,与“宽”相对。在拥曹的荀彧、郭嘉四胜十胜之议中,就是“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在陈琳为袁绍写的檄文中,则是“细政苛惨,科防互设,增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陷。”褒贬不一,说的都是一回事。
善能用人。荀彧、郭嘉所谓“度胜”就是讲他能容人用人。有两点:一是“用人无疑”;二是“唯才所宜”。
眼光远大,处事果断。荀彧说他“能断大事”,郭嘉说他对于眼前的小事有时会疏忽,但对于影响全局的大事,即使看不见,也考虑周全,没有不办到的。
至仁待人。荀彧、郭嘉都讲到这一点,按老庄的说法,不仁便是至仁。荀彧、郭嘉说他“推诚而行,不为虚美”,就是说,讲实际、实用,不搞虚仁假义、繁礼缛节、假谦让的一套,这是符合曹操特点的。
所谓暴。陈琳檄文讲的“肆行酷烈,割剥元元、残贤害善”,像害边让、杨彪、赵彦,掘坟破棺,略取金宝,都是暴。
有篡汉野心。反曹的人骂他“汉贼”,拥曹的人不管四胜十胜之议,绝口不提他忠正,说明这是时人共识,都知道这一点。
这就是三国人眼中的曹操。其实看一个人要辩证去看,因为站位、时代不同,后有不同的结果。
三国人的评价,他们所总结的特点,实际为后来传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