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少人将社会问题归结为儒家。甚至不少人认为儒家就是腐朽的代名词,是落后,是造成国家灭亡的祸首。
这实在是大误解。
事实上,从1919年开始各种打倒儒家,现在100年过去了,我们有各种主义,各种现代化,然而,扪心自问,100年前的问题,500年前的问题,1000年前的问题,现在是否变得更好了呢?
这是值得反思的。
更重要的是,反对儒家的这些人,多数都没有认真读过几本儒家的书,只是道听途说,其中接受最深的大概是40年前或者50年前中学课本的断章取义的政治课程。
真相却是:儒家一直以来把修行作为最根本的追求,求道是真正的儒家人毕生的事业。《中庸》中开篇就讲什么“道”;《论语》讲修身、齐家;《大学》更是将“知止”到静虑为修行的步骤。所谓禅定最早的翻译就是“静虑”。
宋代大儒朱熹将儒家学问称之为“道学”,王阳明有“龙场悟道”。可见,求道才是儒家的最高追求。
儒家也有自己的修行体系,四川大学著名学者陈兵教授将儒家心性修炼分为四个层次,非常有参考价值。
一、儒家心性修炼第一个阶段:知中和《中庸》开篇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那么这个率性的,是顺应天道之性,也一种平和、中正的天性。并不是随便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性格。
甚至这个本性“中和”是需要修炼,而不是靠本能的。
《中庸》讲: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修养内心,找到中和的本性,才是儒家修行第一步:悟道。
这个“中道”也可以归结为:诚。
《中庸》说: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个“诚”是回归本心之诚,不是顺应当下情绪的诚。这个心是没有被烦恼染污的心,但也并非是出生之前,或者婴儿时候的心,这个心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经常说,性本善,这个性,也不是性格。是当下心性之中被掩盖的真心。
修炼第一阶段,是觉知力,知道有个真心,是喜怒哀乐未发时心,但不一定能应用。
二.儒家心性修炼第二个层次:明德“明德”是知心性之“诚”需发挥其光明、中和之性,需要长期地修行锻炼。
《大学》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即君子之学,成就人道“至诚之学”。“明德”指人性中本来具有的光明的一面,明了这一面,让它更加光明,叫“明明德”。
《大学》接着说: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时时做明明德的工夫,最终到“止于至善”——能够随时发挥本性中光明、善的一面。
心安定于当下。
接着才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就是孔子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
这个时候修行就有了功夫,可以应对世间纷杂却不让心添烦恼。曹文逸说:“应物无心神化速。”
三.儒家心性修炼的第三个层次:无思无为《易传》曰: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明德修行到一定程度后,心性到“诚”的境界,可以与天地共鸣。“无思”是无人私情欲念之思,“无为”是无利己的目的。内心非常平静,因此可以无限趋于天道。“中和”之心理状态相续不断。
朱熹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即此理,这是修行境界,和世俗道德不是一个逻辑范畴。
四.儒家心性修炼的第四个层次:坐忘儒家不强调生理上的修行层次,但事实上,苏轼、朱熹、王阳明等人都有静坐的修行,而且各有身体感受。
因此,陈兵教授认为,儒家修行第四个层次就是庄子所说:坐忘。
《庄子大宗师篇》讲坐忘就是用儒家修行高人“颜回”为例,具体方法为: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堕肢体,像是把肢体去掉,完全忘记身体感受;“黜聪明”,耳朵听而不闻,眼睛视而不见;“离形”,是忘记身体的存在;“去智”,停止任何思考活动,念头止息。这样就与“道”相和。
这也就证明,儒家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道”,并真正所谓“天人合一”,与天地同参。无我而与大道同。
所以,绝对不能把历代当官的官员行为当成儒家最高标准,就如同现在我们不能把某组织个人的行为当成组织的实际追求。
卫昌国学
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