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春秋时期的人物,出生落魄的贵族,但生活条件还不错,很聪明,在很小的时候便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酷爱“周礼”。
那个时代是不和平的,战火隐隐待发,孔子受到“周礼”的影响,于是刻苦学习,把其中的关键掌握住了,想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当时没人理睬他,于是无果回到鲁国,开始修书,把自己的思想传授给下一代,《论语》就这样诞生了。
在《学而》第六段里,有这么一句“心有余力,则以学文”,若是把前几件事情做好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那么就好好地去学习经典,也就是多看看儒家的学说,给自己打个“广告”。当然不是,经典是人类共有的智慧源泉,领悟源泉中的智慧,生活将会越来越好,这是必然的事情,前提是自己要去做,要不断地去学习。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行,泛爱众,而亲仁。得把这几件事情做好,如果做不好也就没有什么“余力”可以去“学文”了。这几件事正是孔子他老人家一生都在宣扬的事情。
首
先对父母“孝顺”,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若是想要让自己“道德”上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标准,当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只是自己知道这样做才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那么最应该做的事情便是“孝”,这个“孝”蕴含着很多事情,很多具体的细节在里面。如果朋友们有时间,可以看看《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对父母的那种“孝”很值得我们学习。再看看曾国藩这个人,他这一生取得的成就,确实让人赞叹。
我们大多数人是普通的,不会像曾国藩那般伟大,但他的人格品质可以学习,一个人想要不被“烦恼”困住,最好的方法便是“修正”,不断把自己身上那些不好的点改正掉,从而用一个合理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看这些“典故”的原因所在。
读经典书籍可以修身养性,可以让自己的认知建立在正知正见上面,用一个符合自然的方式处理周边的各种问题。孔子提出的“孝”便是这样的认知,还有“出则弟”,“弟”表示顺从,当然得是有智慧的顺从,不然变成了死读书,对自己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接下来几个都是规劝人们要注意那个“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注意那个“度”,说话得注意,做事得注意,如果可以,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应该仔细思考清楚,从而找出其中合适点,用恰当 方法去进行,这样才能把根本的价值创造出来,才能真正利于自身发展。
当孔子说的这几件事情,一个人真正能做到,那么他便把做人的本事学到位了,这个时候再去学习各个经典,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正知正见”,如此才能更有效的生活,把属于自己人生该有的价值完完全全的发挥出来。即使自己过去做着幼稚可笑的“梦”,但如果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基础,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困住他的呢?他只要去学,去做,必然是身清性明的,必然是处事不惊的,必然是活在当下的。
总而言之,“学文”之前,要让自己拥有一颗“清净无杂”的心,这样自己做的事情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的实践出来。“孝弟信爱仁”这五件事是孔子认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这是根本,为守住“心”的根本,这样外界的欲望才不会侵扰自己的“心”,如此有颗判断是非的“心”,便去理解这个世界吧,发挥出自己该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