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家5代人住日军炮楼58年,因墙体太厚,耗费20年才通上暖气

诺言的卿史录 2024-11-06 12:06:36

1962年初春的某天,孙从孝接到单位的通知,终于给他分配了一套房子。

当他拿到钥匙的那一刻,内心无比激动,一家十二口人终于有了容身之处。

从此,家人们再也不用再分开住,自己再不必再在二十平米的员工宿舍挤着了。

他欢天喜地地拿着钥匙来到单位给的地址:李沧区永安路39号。

可是左找右找就是没有发现房子在什么地方,矗立在自己眼前,是一幢日本侵华时期留下的炮楼。

当时,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幢炮楼,将与自己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询问旁边的邻居:“李沧区永安路39号怎么走?”

邻居笑了笑,指着炮楼说道:“这就是。”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单位给自己分配了一座炮楼?

这怎么可能?又或者是单位将地址弄错了?

炮楼变住宅

孙从孝想来了都来了,还是试一试吧!说不定还真是这幢炮楼。

毕竟单位当前还没有合适的房子,他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将钥匙插进了大门上的锁眼。

只听“吧嗒”一声锁开了,得,还真是炮楼。

他走进炮楼一看,这哪里能住人啊?

况且这里还流过血,死过人,多么不吉利啊!

肯定是他平日里太过于老实,所以单位才将这个炮楼分配给自己。

他想过要到单位理论一番,让单位给换一个房子,可一想到还要继续等下去,他沉默了。

有总比没有强,家里人总要先找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总这么分散着各处拥挤住宿,也不是一个办法。

既然单位分配了这幢炮楼,那就尽量想办法,把这里变作适合居住的房屋。

据说这座炮楼修建于1938年,当年这可是日本的军事据点。

为了避免这里被攻破,日本人修建时十分用心,均是以大石头垒造,墙壁的厚度可达七十二厘米。

孙从孝想这厚度怕是连子弹都打不破,怪不得这座房子能撑过三十五个年头。

他在炮楼里走了一遭,发现房子没有任何问题,这就相当于一个毛坯房,需要重新装修一番。

于是,他请来了施工队,先是在炮楼的内部刮了大白,而后在炮口处安装上了窗子,最后置办了一些简单的家具。

散了散味道后,一家人就欢天喜地住了进来。

炮楼的厕所和水龙头均在一楼,在家庭人口众多的情况下,洗菜和上厕所非常不方便。

为了更好地方便家人,孙从孝开始在弹孔上想办法。

最后将水龙头引到了二楼、三楼,并且在每层楼都新开凿了一个厕所。

终于,炮楼有了家的模样,面积也够大,一家人过得倒也其乐融融。

尤其是夏天,窗外浓浓的热意被厚厚的墙壁阻之门外,住在炮楼里倍感清凉。

可是到了冬天可就遭殃了,屋内比外面的温度还低。

青岛靠海,冬天的温度本就低,一家人经常冻得瑟瑟发抖,只能围着炉火取暖。

可是这么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要是能通上暖气该有多好啊!

可是当他找来施工队时,施工队以墙壁太厚,无法施工为理由,表示了无能为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975年。

孙从孝在这座炮楼里和自己的妻子魏爱琴结了婚,婚后的二人过得十分幸福,同时他们也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这个时候,很多家庭吵嚷着不够住时,唯有他家面积够大,即使再住一代人也没有问题。

不知不觉这座炮楼里竟然住下了五代人。

尤其到了过年时分,别提多热闹啦!

孙从孝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开心。

若是当初去找单位,换了其他房子,此时怕是一家人又得住得紧紧巴巴。

九十年代,青岛城区开始决定在全市居民楼安装暖气。

施工队来到他们家,此时的技术与之前相比,进步了一些,孙从孝以为能够成功安上暖气。

可施工队经过观察,表示自己不敢动工。

因为墙壁全是由石头砌成,若是贸然动工,给石头一个外力,很可能导致石头裂开。

致使墙体出现裂缝,整个房子的承重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这次安装暖气依旧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孙从孝打算放弃这个想法时,2012年供暖公司又派了一个施工队。

这个施工队十分细心,经过仔细观察,他们认为弹孔处适合打孔。

只要在弹孔处打一个孔,伸进来一根管,接下来的工作就会十分顺畅。

那一年冬天,孙从孝一家人终于过上了一个暖冬。

可这个时候,他从当初的年轻小伙,变成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

孩子们纷纷搬出了炮楼,如今只剩下他们老两口空守着。

有时候,他们也在想,到底什么时候能搬出这幢炮楼呢?

说实话,他们舍不得这座炮楼,毕竟都住了五十多年了。

孩子们招呼他们到各自家里去住,他们表示自己身体还好,还是愿意自己住。

然而,三年后因为一个契机,他们还是搬出了这座炮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住宅又成景点

原来孙从孝原来的员工宿舍拆迁了。

他得到了五十万元的拆迁款,用这笔钱他在某小区购置了一个一百多平米的房子。

炮楼从此就空置下来了,住进新房子以后,老两口还是十分开心的,这才是正正经经的房子。

可是他们对炮楼的依恋,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而是经常性地返回炮楼看一看,摸一摸曾经抚摸过的栏杆,回忆当年在这里生活过的场景。

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招呼孩子们到这里吃饭,回味当年的快乐。

再好的房子都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后来,炮楼出现了渗漏水的情况。

老两口赶紧找人修缮了一下,以防房子里进了水导致坍塌。

至今,这座房子仍旧矗立在青岛市李沧区永安路上,已经成为了一处网红打卡点,游客们甚至还可以上楼参观。

很多到这里的游客,都认为这是公家的房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私人住宅。

早就在2004年时,孙从孝就以房子的年龄和叠加资金的方式,得到了这座炮楼的房产证。

这一切完全是合法的,没有任何的暗箱操作。

昔日的炮楼,先是成为了住宅,后又成为了旅游景点。

同一处建筑,因为时代的变化,功能不一样了,这就是时代剧变的结果。

在孙从孝那个时代,因为人口众多,房子稀少,不得已这里成为了私人住宅。

当今社会,房子供过于求。

随着大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开始追求精神境界,历史又被人一次次地翻出。

这座炮楼所象征的寓意自然就今非昔比,这是日本当年侵略我国留下的铁证。

这是钉在我国国土上的耻辱柱,这座建筑存在,就能时时刻刻提醒后人:勿忘国耻。

当然,更多的网友会感兴趣,既然是私人住宅,那这座房子每年的收益是多少呢?

由于孙家和官方都不肯透露相关信息,在这里我们也得不到具体的金额。

不过,按照青岛当地的出租屋的价格标准来计算,这幢炮楼给孙家带来的年收益肯定超过了二百万。

而其中修缮、保养等费用,不用孙家自己掏腰包,这些全部都由政府支付。

从以上事件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吃了亏,那是因为其没有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

就像孙从孝,当初那些同事和亲戚们都嘲笑他,怎么给分配了这么一个炮楼呢?

如今,一个个的都羡慕他,夸他目光长远。

其实,他哪有那么长远的目光呢?不过就是不愿找麻烦罢了。

也正是因为其忠厚老实,所以单位才把这么个炮楼分配给他,因为别人肯定不会要。

却不想歪打正着,多年后给了他们家多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因此,当大家再遇到什么感觉吃亏的事情,最好不要大吵大闹,与人斤斤计较。

真正的有福之人,绝不会因一时之得失而吵吵闹闹。

只有那些没有后福的人,才在这些事情上占尽别人的便宜。

就像清朝康熙年间的大臣张廷玉写给家人的那首诗一样: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若是从这个故事里,你还能得到这个道理,那么恭喜你,将来的你必定会遇到更大的福气。

参考资料:

1、海报新闻 《青岛“特殊”居民楼:原系日本炮楼!男主人见证五代人生活点滴》

2、中国青年报 《青岛:老人在日军炮楼住了55年 打通弹孔装暖气》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 2024-11-07 11:49

    很好,没遇到开发商强拆[呲牙笑]

  • 2024-11-07 09:41

    钢筋水泥的堡垒土木结构的炮楼是比不了的

诺言的卿史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