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万毕业生,出路在哪?

大佛聊 2024-06-22 14:15:05

太难了,今年又新增1176万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多了21万人。

与此同时,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1342万,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在庞大的毕业人数面前,就业难题再次显现。

可能上届、上上届的学长学姐还没卷到工作,马上又有一千多万更年轻的学弟学妹进来卷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每年上千万大学生毕业的情况,还要持续十几年,可能直到2016/2017年那波响应二胎号召,人数达到顶峰后,才会开始回落。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到时候卷的飞起,更不敢想。

如今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肉眼可见的下滑,当初动辄90%以上的数据,截止目前本硕只有60%左右,有近四成的人处于待业状态。

前面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也只不过是把就业的难题延后了几年,治标不治本。

原本20多岁是就业黄金期,硬生生被卷得读到30来岁,谁知深造几年后,学历是高了,但就业更严峻了。原本大专生能干的活,现在也要本科研究生来干,岗位要求被越卷越高。

与之对应的失业率也在高位,尽管数据连降俩月,看着越来越好,但统计学里面的艺术成分,不知有多少。

于是一边是逐年增加的应届毕业生,一边又是惨遭优化的失意中年,外加往届待业人员,以及延迟退休老年人。结果是35岁找工作太老,60岁退休又太小,任谁面对这种情况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那么现在这环境,年轻人的出路究竟在哪?

先就业,再择业。

不仅物件放久了会折旧,连劳动力也会越放越贬值,未来至少十多年都是高学历人才增长的红利期,企业不缺人,在一个需求饱和的环境中,工作自然也存在时效性。

在家蹲个三五年,躺久了人都要废了,还可能与社会脱节,因此哪怕收入低一些,失业的空窗期也不能太久。不管干啥,总归有点经验,闲暇时提升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再找机会也未尝不可。

没办法,总得先吃饭,再发展。

当然在就业难题面,很大一部分高学历人才都在干一件事,卷编、卷公,求上岸。

考公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某考报名人数超300万,比高考还卷。

不管是乡镇基层,还是街道办事员,都出现了名校学霸身影,干着普通人也能干的活。

能怪学霸们糟蹋学历吗?只能怪现实的残酷,让学历回报越来越没性价比。

但上岸,至少是年轻人的一大出路。

另外新兴行业也可能存在风口。大部分人都不会的,连教科书上都没来得及更新的,那种新兴垂直细分领域,很大可能存在上升空间,且竞争不会那么激烈,但未知的风险也比较大。

其他大部分比较成熟的行业,比如能源、制造、甚至地产及周边行业,往往都是呈现长期衰而不亡的周期性波动中。比如在经历最困难的大面积裁人,破产后,行业就进入复苏期,如今部分行业就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因此入场时机很重要。

这种成熟且传统的行业,比拼的就是韧性,越坚韧的就越能活到最后,但竞争也会激烈,行业老鸟数不胜数,新人进去很有可能就是下酒菜。

但家里有人带的,去传统行业也还好。把传统行业与一些新兴行业相结合,比如融入一些智能化的东西,也可能创造新的增长点。毕竟老一辈的人,对新事物不敏感,也很难去学习接纳新知识,这时候就需要年轻人来带头,在几个行业的边缘地带,找一个出路。

不过不管选择哪个赛道,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要承受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淘汰。

就业与经济密不可分,原本简单粗暴的增长方式维持不住后,企业降本增效,人多,岗位少,蛋糕自然不够分。加上如今企业对低端操作工需求,还远高于高学历人才,加之机器替代率越来越高,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人。

因此除了年轻人自己寻找出路外,还需要产业的持续升级,以新技术产生新需求,来创造更多工作岗位。

0 阅读:0

大佛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