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外蒙古已经从中国独立出去几十年了,但在我国仍有相当多的人拥有“海棠叶情结”,他们对于中国的版图从“海棠叶”变成了“大公鸡”耿耿于怀,认为外蒙古的独立是一件极大的憾事,更认为总有一天我们要“收复”外蒙古,让中国的版图重新变回一片海棠叶。
不过,其实也并非所有人都反对外蒙古的独立的,我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就支持外蒙古的独立,甚至还曾为此专门写过论述的文章。
为什么郭沫若会持有这种立场?他这么说又有道理吗?
· 悲伤时刻:外蒙古独立
我们现在所说的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曾经属于中国,但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外蒙古就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沙俄一直对外蒙古多有觊觎,自从沙俄取得了恰克图和外蒙古地区的通商贸易特权后,沙俄更是将外蒙古视作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早在1854年,沙俄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就曾表示,就算中国发生政变,沙俄也不能允许中国新政府将权力扩张到蒙古。
只是当时外蒙古还没有真正实现独立,就算在《中俄蒙协约》之后,外蒙古也不过是进行“自治”。外蒙古只是宣布“自治”这相对于直接独立还让人比较容易接受,此事虽然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可当时国内时局混乱,似乎大家也无力顾及外蒙古,但“自治”也不过是一个开始。
1924年,在苏联和第三国际的支持下,蒙古人民党宣布废除当时所实行的君主立宪制,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定都乌兰巴托。而且,蒙古还宣布从中国独立,并允许苏联在蒙古驻军。
当时中国还处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并不愿意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当然当时连英国、美国等主要国家都没有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只不过,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自顾不暇,虽然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但也无暇顾及此事,只能放任外蒙古实行苏联式的政治制度、接受苏联的支持。
到了二战末期,英美两国为了拉拢苏联,与苏联签订了涉及我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雅尔塔协定》,其中明确表示要“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美英也支持了外蒙古的独立。
1946年,蒋介石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自此外蒙古彻底从中国独立了出去,也成为了中国人长久的憾事。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此事都感到十分愤怒,毕竟外蒙古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就这样让它从中国独立出去,怎么能让人不感到气愤?
而且,假如没有蒋介石承认外蒙古的独立,那么恐怕我们还有收回外蒙古的可能性,但现在很多人的“海棠叶情结”恐怕也只是一个梦想了。
只是在众多愤怒的中国人当中,也不乏支持外蒙古独立的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支持者,恐怕就是郭沫若了。
· 郭沫若支持外蒙古独立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当然他也是一个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等职务。
很多人对郭沫若的才华十分仰慕,不过可能很少人知道,郭沫若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支持甚至赞扬外蒙古的独立。郭沫若的这些观点都写在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外蒙古独立?》等文章中,其中所言与大众的认知恐怕有很大差距。
与普通人所认为的,外蒙古这么大一片土地在中国“待得好好的”,说独立就独立了,郭沫若认为,这是“反动分子”在煽动“大汉族主义”的感情。他认为,外蒙古并不是“待得好好的”,也不是“说独立就独立了”,他纵观外蒙古的历史,认为外蒙人民建立一个“自主”的、人民的国家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外蒙古本来就“不属于中国”。
郭沫若认为,是中国的“侵略主义者”攻入外蒙,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对外蒙人民进行压迫,而后中国人又不能带给他们福利,这本来就是中国人的错,外蒙人民要求“脱离中国”是“正当”的,也是应该的。他甚至表示,谁不同意外蒙古的独立,那就是“大汉族主义”在作怪,我们应该抛弃“大汉族主义”,支持外蒙人民的独立。
此外,郭沫若还表示,中国人自己都在还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之下,根本无法自保,更应该允许外蒙古独立,因为我们不能强迫外蒙人民给我们“殉葬”。
可问题在于,自从唐朝开始,外蒙古这一大片土地,就属于我国的领土,只有明朝时期我们没有统治过这片土地,可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我们又再度统治了那片广袤的土地,大家都承认外蒙古是属于我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议的。
郭沫若说是“中国侵略者攻入外蒙”,可分明是外蒙古先要求独立,我们才会派兵去“镇压”,这又怎么能说得上是“侵略”呢?
不仅如此,郭沫若还表示,外蒙人民争取独立是“有觉悟”的表现。郭沫若指出,在受到压迫的情况下,只要“稍微有点觉悟”的人,就知道要“求解放”,外蒙人民“求解放”得比我们更早,比我们更加“争气”。
郭沫若进一步表示,正是因为外蒙人民“头脑比我们更清醒”,才会“抢先”和社会主义苏联“做朋友”,比我们更早地获得苏联的帮助、更早地取得解放。而且,郭沫若表示,外蒙人民脱离了中国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邻邦”,而且外蒙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了,我们就不应该“执着于”宗主国、藩属国这样的落后观念,反而应该“祝福”外蒙人民。
郭沫若还提到了一点,认为这点可以反映出外蒙人民的风度,因为外蒙代表团在拥护世界和平大会上表示,日本称霸远东地区的时候,他们感到非常不安,而民主的中国当上了“东方盟主”,就让他们放心了。
最后,郭沫若得出结论称,我们不仅要“支持”外蒙古的独立,还要反过来向外蒙人民“告罪”、致敬和学习。
· 囿于历史的无奈
郭沫若的这些论述其实到了今天我们恐怕也是很难理解的,毕竟现在的我们也依旧觉得外蒙古从我们的领土变成了“邻邦”并不是什么好事,更别提要向外蒙人民“告罪”了。
但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跳出时代的因素去看待这件事,因为郭沫若当时发表这些“高论”恐怕也有历史无奈的因素存在。
因为郭沫若虽然是在1949年发表这篇文章的,但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出于“政治正确”的原因,郭沫若才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根据这种背景来看,与其说郭沫若支持的“外蒙古独立”,不如说他是在“讨好苏联”。
而且,当时民国政府已经承认了外蒙古独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已经是一种“既成事实”了,我们无力改变,反而当时的我们还需要苏联的帮助。
虽然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但大家都知道,1949年8月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大局已定”,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我们当然不能“得罪”苏联这个老大哥。
一方面,虽然“大局已定”,但国民党蒋介石仗着美国撑腰随时想要“反攻大陆”,新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放,还有很多国民党特务和土匪武装没有收编完成;另外一方面,经过长期战争之后,中国是百废待兴,整个工业体系都要从头建立,我们的国力实在是太弱小,要做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多,在那个时候,为了已经独立的外蒙古去“得罪”苏联,着实不是什么好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苏联确实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尽管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但两国曾经携手、共同奋斗是事实,我们曾将苏联认作是“老师”也是事实,由此来看,暂时放下“外蒙古独立”这个既成事实,对我们的益处反而更多一些。
当然,郭沫若的文章也是太过于吹捧外蒙古、夸赞苏联了。毕竟,外蒙古独立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非要说外蒙古是“反对压迫”“争取解放”也就罢了,倒也没必要将当时的中国骂得一文不值,更不用将“殖民者”的帽子扣在中国人的头上。
而且,我们都允许外蒙古独立了,外蒙人民见到我们说几句好听话似乎也是应该的,只是这到底是不是出于他们的真心,就不好说了,毕竟现在的蒙古与我们的关系也很一般。
实际上,等到新中国的各方面相对稳定之后,我们也曾两度与苏联商讨收回外蒙古的事情,但苏联怎么可能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最后这件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郭帅锅,谥号文氓,其人近看郭mr,远看一条狗。
郭沫若就是新中国头一位“砖家”鼻祖[无奈吐舌]
此人还喜欢挖墓
郭沫若是个傻子,对郭沫若很失望。
人渣一个
蒙古国百年发展一直迟缓,典型的内陆国之困。这是他们趁中华积弱分裂出去一手造成的,不值得痛情。
人渣一个
第二段你说北洋无暇顾及外蒙古是不对的,皖系徐又铮武力收复外蒙古,是国家和民族的功臣。北洋时代中国没有失去外蒙
贼
[好生气]
收复外蒙古
会回来的几十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