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会变,娃也会变:
爱唱反调、爱发脾气、易燃易爆炸,每天都像个炮仗,一点就着,父母说几句话,他就要甩脸色。
心理学上讲,这叫进入了“仇亲期”。
摔门+“你少烦我,SB。“——轻则顶嘴、重则骂人。“谁让你生我的,我又没让你生!有病!”+摔门——嫌弃父母,专门扎心!一男娃一女娃,这就是我刚听完的两场吐槽+哭诉。
养娃这么多年,我常常忍不住思考,孩子们需要的、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呢?
养育一场,谁希望最终的结局是相看两生厌呢?
但不管从前当孩子,还是现在当父母。身边都有太多亲子关系,或横眉冷对,或冷漠疏离了。
为啥掏心掏肺的对孩子,把最好的都给了他们,事无巨细的替他考虑,到头来,孩子并不领情,亲子关系反而还越来越冷漠?
我们老说时代变了,这届孩子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
但,很多东西变了,很多东西又没变。
不变的答案就是——你给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不顾别人需求的一腔热血撒出去,往往会被一盆冷水泼回来。
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
01
有趣的父母
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大,父母变得越无趣。
像我这种家里有一大一小俩娃的,对比简直不要太明显。
对于10岁的CC,我总想去盯着她身上那些所谓的“正事儿”。
作业写了没,单词背了没,是不是睡得太晚了,和朋友相处的怎么样...
除此之外,基本都要被扣上“没用”的帽子。
跟你分享个好玩的视频/游戏/玩具,你会说:就知道玩,作业写完了吗?
放学回来兴致勃勃跟你说学校外面有个卖XX小吃的,特别好吃!你会说:都是垃圾食品,有什么好吃的!
他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画作,你会说:瞎画的什么东西,有这功夫不如背俩单词...
一句话堵死孩子的分享欲。
说真的,现在的孩子,生活已经有够无聊了。
就拿CC来说,从早上7点多出门到下午6点到家,就一件事儿——学习!
尤其现在学校的大环境,课间不让疯跑打闹,能出去上个厕所、接个水,都算是奢侈品。
如果都已经单调到这种程度,回家还要面对“张口闭口都是学习”的老妈,那也太可怜了点。
想起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
一位父亲,为了和手机电视“抢”儿子,用玩具做武器,用鞭炮做炮弹、用沙土石头堆起假山障碍物...玩起了打仗游戏。
后来还拍成视频,和孩子一起,讨论脚本,配音,剪辑…….
咱就是说,有了这样的体验,哪个孩子还会沉迷手机。
在我们家,我爸永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人,不管是小时候的我们,还是现在的四小只。
夏天给孩子们造水筏子,冬天给孩子们造冰筏子。
夏天带孩子们抓知了,秋天带孩子们烤玉米。
他从来不“硬管”孩子们什么问题,但孩子们最听他的话~
你可能会说,我没那么有趣的灵魂哇?
其实,搞不了创新也没啥问题,咱们只要不扫兴就够了。
喜欢滑板?好啊,我可以陪你一起!玩土有意思?给你们找块地儿,刨坑儿可劲儿“造”吧~夜晚雨天也想出门走走?那就穿上雨衣、换上雨鞋、戴上头灯,咱们去探险!想自己倒腾个甜品,那就一起动手,开干!至少至少,不要在孩子兴高采烈跟你分享有意思的事情时,非要当头棒喝,专门扫他们的兴致吧。
如果父母的角色,只剩下监督、指导、正襟危坐的讲道理,那真真就太无趣、也太可悲了。
孩子更喜欢不那么“正经”的你。
有趣不仅仅是调剂家庭氛围那么简单,它代表的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包容和爱意。
这才是孩子喜欢你的内核。
也会是孩子尊重你的基础,更是你说话有分量的前提。
02
凡事点到为止的父母
如果说,让孩子评选出一个他们最讨厌的父母身上的特质,那「唠叨」绝对高居榜首。
哪怕你只是出于关心的提醒,只要频率一上去,孩子对你的好感度绝对蹭蹭蹭往下掉。
不信你看:
天气预报说明天要下雨。
你:记得明天带伞啊!
多准备个外套,肯定降温!
穿双防水的鞋!
第二天:雨伞带了吗、衣服穿了吗、鞋换了吗?
...
孩子磨蹭着不去刷牙。
你:你看看现在几点了还不抓紧时间;
再不刷牙一会儿你还有时间听故事吗?
磨磨蹭蹭今天睡觉又晚了!
明天早上叫你你又不起床!
起晚了可别又怪我!
...
换你,你烦不烦?
而且不只是烦。
你觉得反复提醒是在表达关心,但孩子感受到的其实是不信任——下个雨而已,我连带伞都不知道吗?
你觉得催促孩子能让他行动快一点,但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控制——我有自己的节奏,你偏让我按你的来,最可能激发反抗。
喋喋不休,不会换来孩子的明事理。
凡事「点到为止」的父母,孩子才更愿意配合。
不用一遍遍提醒,只需要告诉孩子“明天会下雨哈”。
至于怎么做,他自己安排就好。
不用不断催促,只需要走到他面前,语气严肃的讲明白规矩,说明白后果:“现在该去刷牙了、不刷牙故事就没得听”。
如果还不去,那就让他体验下后果也无妨。
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儿,切忌用力过猛。
少浪费点口舌,才能多积累点好感。
03
提供心理支持,而非解决方案的父母
做父母,很容易自负。
因为成年人太有经验了,看待孩子的问题,总是上帝视角,总忍不住给“正确答案”。
比如有天DD突然兴致勃勃的想玩遥控车,翻箱倒柜找出来,结果发现没电了,他很生气!
如果我跟他说:
:那也没办法呀,你先充上电吧,过会儿在玩?
:不要,就要现在玩儿,呜呜呜~
:那这遥控车没电咱们换一个,那蜘蛛侠不是有电吗?要不咱们玩那个?
:不要,就要玩它,啊啊啊~
:哎~这个遥控车其实一点也不好玩,我带你去楼下!
:不要!不要!不要!
但如果我跟他说:
哎呀,太可惜了,你那么想玩,怎么没电了呢,那你现在想怎么办呢?
他自己生两下闷气、哭两声,就会很快主动说出答案:
只能先充上一会儿玩了!我换一个别的玩!很多时候,比起解决方案,孩子更需要的是心理支持。
我们只需要给他足够的情感支持,然后你会发现,孩子们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CC周末好不容易写完的作业,落在姥姥家没带回来。
这种懊恼时候,她期待的,是有人她他说:
哎呀,作业落下了,现在后悔生气死了吧!
而不是:
那你赶紧再去重写一份啊!
我给老师解释一下?
她跟好朋友之间闹了矛盾,闷闷不乐的时候。
真正需要的,是有人跟她说:
我也跟朋友吵过架,心情一定糟透了!
而不是:
你为什么不给她发个短信解释一下呢!
那孩子这么事多儿,咱不跟她做朋友了!
不需要直接给孩子答案。
因为你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只要你的答案跟他的预设不一致,他就只会更生气、更挫败、更难过,然后把你推得更远!
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就是要去区分这些时刻——
孩子到底是在“分享”,还是在“求助”;是在找答案,还是在找情绪价值。
孩子有能力自己找到答案的,咱们就不要自作主张、自作聪明、自负满满的去给答案。
只有他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真的需要外界帮助的时候,我们再给他认知以上的引导和答案。
如此,你就会成为孩子遇到困惑时,可以倾诉情感+寻求帮助的对象。
而不是那个「心里有爱、嘴上有毒」,让孩子爱不起来、又恨不痛快的对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