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将回忆长津湖:志愿军犯了战术错误,不然美军可能全军覆没

乐蓉评历史 2024-02-27 22:05:34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具有争议性的一幕。

不谈胜负,单从过程来看,这场战役中志愿军和美军都展现出了顶尖的战斗素养。从9兵团的隐蔽穿插、分割包围、突袭作战,到陆战一师的紧急防御、局部反击,定向突围,双方在每个阶段的较量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但同样,从长津湖战役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开始,中美双方也在不断地犯错,甚至某些错误足以称得上是“愚蠢的”。

一场高质量的对局,为何会呈现出如此鲜明的两极分化?美军视角下的长津湖,对志愿军的表现又如何评价?

关于长津湖地区的地形,其实大部分人都有误解,它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湖,而是两个湖,或者说用美军的说法更为专业,叫“长津水库”。朝鲜北部有两片相邻的人工湖,名叫长津湖和赴战湖,两湖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并修有多座梯级水电站。

因为位置偏北,且山高蓄水,所以此地10月下旬便开始进入冬季,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大雪封山之时,道路不通,人迹罕至,消息极为闭塞,堪称天然的“牢笼”。

从军事角度来看,被山水割裂的地形,根本不适合机械化兵团行军,而如果部队分散通过,又容易遭遇伏击,首尾难顾。但作为“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偏偏就将美军的头号主力陆战一师送到了长津湖,而促使他做下这个决定的原因就是“贪婪”。

从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军的情报部门就一直在自欺欺人,他们先是坚信中国人害怕与美军作战,决不敢参战朝鲜,结果致使美军骑一师在云山被志愿军迎头痛击,吃了败仗还不知道对手是谁。后来又判断志愿军参战只是为了守住鸭绿江一带,并没有与美军决战的打算和把握。

正是基于情报部门的保证,麦克阿瑟制定了一个“宏大”的战略计划:

利用空中优势炸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阻止志愿军后续部队入朝。同时发动地面攻势,东线第10军经长津湖西进,西线第8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以钳形攻势向鸭绿江推进,围歼中朝联军,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恰好此时,美军前线传来了志愿军撤兵的消息,麦克阿瑟欣喜若狂,当即命令各部队火速追击,必须赶在鸭绿江封冻前发动攻势。然而麦克阿瑟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次所谓的撤退,其实是志愿军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野心最大的一盘棋:

以38、39、40、42军各一个师作为诱饵,主动示弱后撤,吸引美军追击,同时把“预备攻台”的9兵团15万生力军秘密调入朝鲜,在长津湖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目的就是一口吃掉陆战一师这支美军王牌。

然而一场中美双方都在倾尽全力部署的大决战,却在一开始就破绽百出,而最先发现状况不对的,正是被视为猎物的陆战一师。

当陆战一师穿越长津湖山岭时,曾意外俘虏过三名掉队的志愿军士兵,而从他们口中得知的初步消息是:

“志愿军58师、59师、60师已经到达长津湖柳潭里地区,中国人的战略是要等陆战一师通过后,就立即向柳潭里南部和西南部运动,切断美军的补给线,并堵住后撤的通道。”

从上帝视角看,这是一则足以令陆战一师感到绝望的情报,因为58师、59师、60师对于美军来说是极为陌生的番号,他们隶属于“驻扎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第9兵团20军”,这也就是说明此时的长津湖不仅有中国部队,而且人数至少为一个军。

直至此时,陆战一师还有一线生机。在志愿军完全堵住包围圈之前,只要他们决心后撤,就能迅速逃离长津湖地区,哪怕撤离途中会损失一些兵力,但总比全军覆没要好。

但讽刺的是,当情报传递到陆战一师指挥部,包括美第10军指挥部时,得到的反馈居然出奇的一致:鉴于消息提供者的级别非常之低,只是普通列兵,所以不足以相信。

对于美军指挥高层来说,这则情报的来源属实尴尬。如果仅因为3名志愿军士兵说长津湖有埋伏,陆战一师甚至整个美军东线兵团就仓皇后撤,那万一是假消息,贻误军机的责任谁来担?而且一枪不发就逃跑,陆战一师岂不要成为世界笑柄,贻笑大方。

说到底,哪怕这则情报是真的,傲慢的陆战一师也不愿意相信。包括麦克阿瑟在内,当时美军上下都极度自信,认为志愿军不堪一击,所以哪怕说有埋伏,他们不也认为仅仅拥有轻火力的志愿军,能够靠着步枪和手榴弹打垮完全机械化的陆战一师。

只是事实证明,美军无知的骄傲最终害惨了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就曾在战后无奈承认:

“这场战役的失败,是因为之前我们忽视了俘虏的情报。”

美军在长津湖犯下致命错误,但几乎与此同时,志愿军也出现了关键性的失误。

9兵团原本设计的战术是“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简单来说就是要将陆战一师引入包围圈,然后通过突然的进攻将敌人切割成几段,各个击破。

但一开始,这个“切断”的步骤就出了问题。

9兵团的伏击圈部署的位置,非常靠近陆战一师设置在柳潭里的营地,这也导致陆战一师两个主力陆战团刚刚离开营地不远,就遭遇了志愿军的袭击。虽然这两个陆战团第一时间就被切断了与营地的联系,整支部队甚至被分割成了5个部分,但相互之间的距离很短。

所以第一天夜晚遇袭,第二天美军各部就开始反击,凭借空中优势和重火力打通了被截断道路,成功让主力汇合,并通过原有阵地迅速转入防御姿态。战场形势迅速发生变化,凝聚力量的陆战一师不仅摆脱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反而有了充足的实力可以发起突围作战。

运动战变为阵地战,零散的陆战一师变为一个整体,关键就在于9兵团伏击圈的位置没选好。后来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上将,在回忆长津湖战役时就特意提到过这一点:

“志愿军犯了战术错误,如果他们的伏击部队沿着道路再往后撤2至3英里,就能彻底割裂陆战一师两个团和营地的联系,那时我们的结果只能是被分割歼灭。”

美军无视俘虏反馈,志愿军未能耐心等待陆战一师主力远离营地,这两件事其实都反应出一个点,那就是中美双方都缺乏对对手的了解,以至于在情报的侦察和判断上出现失误。

对于陆战一师这支美军王牌的了解,刚入朝的9兵团将士仅仅是依靠一本名为《血腥的历程》的小册子,这是由一位名叫多伊扎什维里的苏联海军上尉撰写的,其中对陆战一师的记录为:

“强盗头子麦克阿瑟对海军陆战一师讲了这番话:一座丰饶之城就在你们前面,哪里有无数的美酒佳肴。拿下汉城,哪里所有的姑娘就都是你们的了。居民的财产属于征服者,你们就可以把它们寄回家去。”

虽然关于这番评价,美军一直矢口否认,不承认他们的总司令麦克阿瑟曾说过这样的话,并认为这是“对陆战一师竭尽污蔑诽谤”。但事实是,麦克阿瑟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大嘴巴,而当时的“联合国军”中也不乏这种浪荡的动员令。包括后来志愿军50军在仙游里击溃英军29旅的一个皇家重坦克营时,就遇到过一个讽刺的场景:那些趴窝的坦克上一直在循环着一段录好的广播:

“投降吧,中国人。跟我们到汉城去!汉城有姑娘!”

比起“联合国军”的轻浮傲慢,志愿军则始终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为至高的战斗信念。所以在长津湖战役一开始,美军就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充满着仇恨的进攻。很多美军幸存士兵在回忆这段经历时,都有过同样的记述:

“我们在睡梦中被炮火惊醒,在照明弹下看到了不断涌来的中国士兵,他们口中用英语大喊着:陆战一师,杀死你!陆战一师,死去吧!中国人的进攻令人恐怖,且极为残忍。”

作为第三野战军的王牌20军和27军,在抗美援朝的首次作战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而陆战一师作为美军王牌,表现也不容小觑。在美军军史中,就详细记录了长津湖第一天的战斗,其中重点提到了一个阵地的代号:1282高地。

长津湖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是位于西南的柳潭里,这是一块由1167、1240、1282、1384、1402、1400、1581、1419等众多高地环绕的小盆地,其中1282高地就是柳潭里的咽喉要地。

驻守此地的部队是陆战一师第七团二营E连,美军中著名的英雄部队。连长菲利普斯上尉在遭遇袭击后,迅速转入高地防守,布置了倒三角的防御阵型,把两个排部署在主峰,另一个排则放在柳潭里方向的一个山嘴上,组成交叉火力,阵地山坡四周则都设置了绊索照明弹。

不过这样部署,E连内部其实存在分歧。比如在前沿负责指挥的排长叫杨西,是曾在瓜岛战役中荣获过海军十字勋章的战斗英雄,他就在后来回忆这场战役时发牢骚,说:

“我们的圆形阵地面向北方防备敌人的攻击,南面空中的月光照在高地上将士兵的逆影投向敌人,如果敌人沿着北侧斜坡向上攀爬的话,他们的身影正好隐藏在高地的月影中。这下敌人能看见我们,我们却什么也不能看见。”

而事实上,志愿军也正是充分利用了月影的掩护。

黄昏时分,志愿军小规模突击队对美军阵地展开了短促的袭击,目的就是寻找薄弱环节和空隙。晚上10点后,整个柳潭里山谷突然枪炮声大作,急促的口哨声和军号声发出进攻信号,迫击炮猛轰美军阵地。志愿军步兵迅速拉近距离,进行手榴弹投掷和轻机枪射击。

此时的E连也不会知道,担负1282高地进攻任务的志愿军部队,正是大名鼎鼎的济南第一团—27军235团。论战史的辉煌程度,235团可能在整个长津湖战役双方的参战部队中,都是最拔尖的存在。

不过对于235团来说,直到这时为止,他们对自己的对手还完全陌生。作为一支在国内战场多次与美械部队交手的劲旅,235团一开始只把美军当作肤色不一样的国军部队,认为只要顶住第一轮火力冲上阵地,一排手榴弹,一声巨喝,就可以叫他们乖乖投降。

但235团直至开始进攻,才发现战场形势完全不是他们所预计的那样。无数照明弹把天空染成了白昼,夜袭优势全无。志愿军采用的是迫击炮和手榴弹烟幕掩护的突击方式,但面对美军密集的交叉重火力网,仰攻难度太大,根本无法推进。仅仅第一轮进攻,235团的两个突击连就因为伤亡过大,失去了战斗力。

当进攻一方的火力明显弱于防守方时,必须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无法改变的军事法则。

同样,面对志愿军的雷霆攻势,陆战一师E连也被打懵了。一线防御部队伤亡惨重,官兵几乎各个挂彩带伤,连长菲利普斯肩部、腿部中弹,只能趴在阵地上指挥,排长杨西被手榴弹弹片削去鼻子,流出的血使他呼吸困难,几乎窒息。

王牌间的较量,就是如此残酷。

两个小时后,摸清互相底细的两方,再一次展开搏杀。235看强攻不成,于是改变战法,以班为单位在正面轮番骚扰进攻,以一个连进行侧面迂回,一举冲上美军阵地,双方展开白刃战。

美军战史对这一场战斗大费笔墨,描写得非常详细:

连长菲利普斯上尉多处负伤,最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步枪扎进地里,嘶哑地高喊道:“这是E连,我们坚守不退!”但话刚说完,他就身中数枪,倒在了阵地上;排长杨西本来鼻子就被打掉,这一次战斗中又被一发子弹打中面部,右眼重伤,他竟然把眼球塞回眼窝中继续战斗,带着全排仅存的9名士兵进行反击;机枪组组长凯内莫为掩护战友,被手榴弹炸断了双腿。

战后,美国对牺牲的菲利普斯,以及残疾的杨西和凯内莫,都授予了战斗勋章,以表彰他们的英勇。

美军极力把这场战斗描绘成一场英雄的凯歌,但事实上,在1282高地的防御战中,E连前沿部队大部分被歼灭,而坚守主峰的残部见此场景后,当即抛弃战友弃阵逃串。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拿下1282高地的志愿军235团。

为了夺回高地,美军主力随即展开反扑,每一次进攻都依靠着强大火力覆盖,炮火几乎将山头轰平,从早晨到下午,这样的冲锋竟达7次之多。

面对美军的钢铁攻势,235团死战不退,整支部队除3营尚较完整外,其他连队伤亡都很大。一连指导员丛洪章、副连长周学存、副指导员苗际乾,二连连长丛惠滋、副连长王敬山,三连副连长张林芝,四连指导员王凤鸣、副连长孙德京、副指导员徐茂祥,六连连长王绍云等均壮烈牺牲。

同样是付出巨大牺牲,E连虽然顽强,但一旦指挥官阵亡,或者友邻阵地丢失,剩下的部队就会不战自溃,甚至成规模投降。而235团虽然损失也大,但所有连队都是没有撤退命令,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放弃阵地。

在长津湖战场,1282高地的战斗也是全局的一个缩影。中美两大王牌的对局,是战略战术、火力装备,甚至是意志力的全面较量,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胜负和生死。

而这样巅峰对决,仅仅只是长津湖战役初期的真实写照,更加残酷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22 阅读:13368
评论列表
  • 2024-02-28 07:59

    什么战术错误!先辈们用命去拼美帝的装备优势。如果当时如有美帝一半的火力优势,看你还能逃得了。

    知止而后定 回复:
    这才是正确!
    用户83xxx11 回复:
    对!还有后勤!天气那么恶劣我们的战士没有冬衣!但凡后勤好点他们都别想跑
  • 2024-02-28 10:58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 2024-02-28 19:20

    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祈祷]

  • 2024-02-29 01:05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 2024-02-28 10:11

    关键是等不起更长的时间。

  • 2024-02-28 12:32

    志愿军:天下轻步兵之巅[点赞]

  • 2024-02-28 18:30

    这就是铁血军魂!

  • 2024-02-28 15:16

    武器上的代差,后勤上的难以为继,这样的结果已属难得。

  • 2024-02-28 14:35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2024-02-28 21:34

    看到很多评论说什么如果火力,如果有冬装,战争不是这样算的,战争不只是战场,是比拼的综合,包括后勤补给。战场上的士兵配合,单兵作战能力,美军不差的。只有客观分析,而不是拼嘴炮,才能为以后的胜利作好准备

  • 2024-02-28 22:16

    如果不是因为要抗美援朝,那时应该已经可以解放台湾了吧?

  • 2024-02-29 00:25

    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致敬!

  • 2024-02-28 12:08

    只能事后诸葛亮了,这些所谓的失误只能在战后才能看出来,在战斗中攻防转换极快,谁都会出错,关键谁能捕抓一瞬即逝的战机,抓住了就赢了,过程中那些失误只能以后吸取教训了,再讨论这些意义只有这些。

  • 2024-02-28 14:11

    卫国卫家、甘洒热血!中国军人以铁血表爱心,视死如归[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乐蓉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