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说》连载五十

宁静致凡 2024-04-24 09:41:05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原文

现代汉语译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营养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会避开导致死亡的境地。

新说

老子先是提出了一个概率问题:“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然后提出:“闻善于养生者,行路不会遭遇猛兽的攻击,入战场不会受到武器伤害,犀牛都不愿用其角,猛虎都不用其爪,敌兵无法向他下刀。这是为什么呢?因他未处死地。” 但老子所要表达的显然并不只是字面所指,而是更深层的含义。路行不遇犀牛与老虎,其实人行路有多少概率会遇到猛兽呢?猛兽又怎会平白无故跑到大路上袭击人?我认为老子这里所指的应该是那些懂得不走歧途并遵循道去解决问题的人。这些人即使遇到困难、危险,也能够化险为夷。入军不被甲兵。真的上战场谁能不穿盔甲、不带兵刃呢?显然,老子并不是想提出那么玄乎的建议,只是在告诉世人应该保持善性。如果能够减少战争,那会有多少百姓士兵能安享人生啊!

很多时候,死亡的确是自己寻来的。排除自杀的因素不算,有的人冲动不计后果;有的人忽视自己身体状况逞强逞能;有的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例子俯身即拾,几乎每年都会听到若干。套用一句流行语:NO ZUO NO DIE。

这些人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不难解释,就是失去了“理智”。明知转动方向盘公交车可能撞墙撞人,有人还是去硬拉硬拽;明知自己不能剧烈运动,可还是连续打几场排球;明知野生动物园随时有猛兽出现,但有人还是私自开门下车。事后害怕、后悔,有用吗?老子说得对。这个世界处处潜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人活着不容易,应该处处小心谨慎,不要进入危险范围。

老子道行深广,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因而能够从整体上知晓生命状态的内部机理。老子的三个“十有三”,是中华养生史上对人的生命状态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区分。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在诸多损害生命养护的因素中,战争成为头号祸害,因而,反战便是养护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围绕养护生命的问题,老子提出过许多重要的主张,如少私寡欲;知足常足;物极必反;祸福相倚;无为而治等等。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人们科学认识和维护心理健康,化解心理纠结,减少心身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这比起反对战争、消弭动乱这个重大的原则来,则要退居次席。和平、和谐才是最根本的养护生命之道。

0 阅读:6

宁静致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