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想出土夏商周都城,自证陕西置疑国家在河南考古成果非恶意?

朴木说过去 2024-07-08 15:33:21

现在是站在祖辈的肩膀上前行,延续着文明的发展,砥砺前行!

认清文明的来路,方能知晓它的去路。

以史为鉴知兴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胃今得以知荣辱!

所以,只有赓续传承,才能使文明更加辉煌,才能彰显先人们更加伟大,才能对得起祖先。

古老文明的意义在于,自己祖上强过,证明人种智商是优秀的,这就有了民族复兴的基础和信心。

文明就是超越动物本能走向更高级。

文化就是有刻意于德行,由己及人。说几个词儿,酒文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文明是人类前行的脚步,文化是古代在今天留下的痕迹。

所谓的孔安国的伪古文籍,已成为文史学界常识。因此他说的“黄帝的出生于山东寿丘”也就难以成立,后人也就是以讹传讹。有学者经过考证,宋真宗所建的景灵宫被鉴定为伪遗址。

在具茨山下东郭寺这个小村子里,竟然也走出了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在《醉吟先生墓志铭》中郑重地写明:“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

具茨山的东端安葬着春秋名相子产,南麓长眠着“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

在白居易离开之后,北宋文坛泰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仰慕白居易,自号醉翁,也安息在此,永远地沐浴着具茨山的清风细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环境考古学家周昆叔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南新郑的具茨山岩画应该在距今“八千到三千年之间”。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郑国的相国子产执政时,郑国的国君便开始登山拜谒黄帝。

《汉书·地理志》记载:“此山西南属禹,东北属新郑,西北属密县。上有轩辕庙,风王庙,其腹有黄帝避暑洞。”

据此,至少在汉代以前,就有了轩辕庙,堪称中国最古老的庙宇。2700年以来,历经风霜雨雪,愈加古朴端庄。

门外立着的由诗家贺敬之题写的“中华文明始祖”石碑;门上方悬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题写的“人文初祖”匾额;门楣上黄帝时期的象形文字,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走进庙里,看到端坐着的轩辕黄帝老年像。

到唐代,具茨山仍然是一座与中岳嵩山并列的“神山”。此后,盛世官方主办、乱世民间自办拜谒轩辕黄帝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新世纪初,位于新郑市内的黄帝故里景区扩建时,修建通往黄帝故里祠的桥路,竟然挖出明穆宗隆庆四年建的轩辕桥。

2014年,新郑许窑村村民意外从村北姬水河内打捞出重修自然山寺佛殿碑铭石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记载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等活动的第十四通重要碑刻。

河南省新郑市华阳城遗址是西周华国都邑所在。其中有件器物值得注意,红陶釜形鼎,鼎腹一周凸棱,凸棱以上为泥陶,以下为砂陶。

华地相当于大河村类型文化区。

夏文化的核心区则与《史记·吴起传》及二里头文化的分布相当。

黄帝的崛起是以大河村文化繁荣而“神农氏世衰”为历史背景,华地形成众多的如西山古国的文明实体,出现了“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不能征”,这时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以“替天行道”繁盛于华地,最终在阪泉战胜炎帝,取得中原的统治权。

但兴起于山东的蚩尤族亦觊觎富庶的中原,于是炎帝、黄帝联盟在涿鹿打败并杀死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个时间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西山古城被破坏期间,华地似乎正处在战争状态,也开始了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大河村类型文化晚期农业、手工业已有较高发展,发明并使用历法日历和书写文字,建筑舒适整洁的陶房和大房子,应用版块夯筑技术建造高厚坚固的西山古城(原始古国,距今5300年)。

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曾带领百姓登河南新郑的具茨山拜祭黄帝。

在史料方面,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

明代陆应明在《广舆记》中记载:“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因名。”

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大明一统志·古迹》中记载:“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清一统志》中记载:“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

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多次毁、建,到明清时期修缮,并在祠前建有轩辕桥。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在此立有“轩辕故里”碑。

​河洛文化区是祝融八姓早期分布的区域。祝融八姓是颛顼族的后裔,这在《国语》《大戴礼记·帝系》《左传》《山海经·大荒北经》《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记载。根据文献记载,颛顼是黄帝部族后裔,属于华夏集团成员,但《初学记》《吕氏春秋·古乐》《山海经·大荒东经》等文献又记载有颛顼帝少时被少昊部族孺养、佐少昊执政又回到中原为帝的传说。吕氏春秋·古乐》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颛顼生在中原的“若水”,但又曾经身处东夷部族的“空桑”。

河洛文化区性质,应该是文献记载的颛顼族团的文化遗存。

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看,其都以鼎和夹砂罐为主要炊具,具有共同的考古学文化传统,是同一谱系的考古学文化;从文献记载看,夏后氏和有虞氏这两大部族都自认是颛顼部族的成员。但《国语·鲁语上》曰:“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有虞分明又是中原文化区的华夏集团所属。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学文化的考察都可以看出,王湾三期文化和造律台文化是颛顼族团在龙山时代晚期最重要的两大部族。

正是这两大部族在龙山时代晚期的互动、整合,诞生了二里头文化。因此,可以说,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是可以确知的颛顼族团的文化创造。

二里头遗址城市布局、青铜冶炼铸造遗存,非石峁、太平可比。

西安的城墙系现代修的,无法申遗。

皇城台,这名字起的真会抬高自己,狐假虎威。鬼方犬狄遗址,拿来和二里头夏都遗址比,真是可笑。

石峁,是战胜者势力推倒战败者堡垒,用战败者石刻,作自己城墙的基石,看看上部石墙,刻石下面的石楔,如果是原石墙,肯定不会加石塞,只怕石雕还要久远很多年。

石峁的石雕龙,是掠夺陶寺的战利品,不是石峁原创。

河南中原6500年已经出现了蚌塑龙,龙文化从河南中原向四周传播。陶寺文化和二里头夏都文化之龙,源头即是河南蚌塑龙。

石峁魏长城、太平壕沟申遗还没有启动吧?

夏都石峁遗址,夏都天平遗址,夏都丰镐遗址,夏都长安都不可能要申遗吧?

不过,没有史书记载、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万能的石峁遗址先争取上历史教科书,再去争夏都!

对于夏商周考古工作,凡是陕西反对河南的,国家就坚决支持;凡是陕西否定河南的,国家就大力弘扬。

令哦滴哦滴都四哦滴伤心的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天下之中,华夏之源,洛阳!

洛阳市不简单,在中国大古都中间,洛阳具有最为强烈、最为明显的正统意义,名副其实的华夏圣城!

中国二字最早出现于何尊,指的是成周都城洛阳,比二里头早的遗址河南就有很多,但都不能叫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申遗成功了,就更加确定中原地区的中心区域。

二里头申遗成功就意味着洛阳做为华夏之源,最早中国的地位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国家又在催二里头申遗了。国家投巨资建设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共建共管的第1座博物馆,2024年又升级成为中国一级博物馆。

洛阳以后肯定要自己申遗主动点,别总是等着上面再督促。

众所周知,河南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安阳殷墟遗址,都发现了西周以前青铜器时代的大型铸铜作坊遗存。

无论是在西岐、周原,还是在丰镐、石峁、太平、姜寨、杨官寨,都没有发现夏商周大型铸铜作坊遗址。但是,喜欢争抢的陕西,搞了个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二里头申遗成功会有一群陕西人受不了。

最权威最新对何尊上“中国”的定义是2024年7月1日18:20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古中国》河洛记·何以为中。节目中对何尊上“中国”一词给出了明确定义:何尊上的“中国”一词是指洛阳盆地。学术支持有:中国社科院。协助单位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哲学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环境与城市学院、浙江省博物馆和江苏师范大学。

史记是汉朝司马迁写的。那时洛阳已经叫成周了,不是吗?

所以,才有周公东征平三监之乱。

害怕河南考古成果的陕西人不知道李济是中国考古的先驱吗?

哦滴哦滴都四哦滴西边的夏商周历史没有考古证据,河南的夏商周历史都是有考古证据的,河南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没有河南文明就没有中国现代文明,也不会有现在的世界文明!

距今10000年左右,李家沟遗址开始出现少量的粟、黍及稻的栽培,生产并使用陶器和磨制石器。

二里头文明的诞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在二里头文化诞生之前,中原地区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与积淀,从李家沟、贾湖一期文化至二里头文化一脉相承,连续发展,序列完整,具有极强的连续性。

以环嵩山地区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原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其性质应该是文献记载的颛顼族团的文化遗存,是二里头文明的直接来源。河洛文化区是中国史前文化互动交流最剧烈、影响最深刻的地区,它深彻的文化开放和兼容,使得河洛文化区孕育了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

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凭借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汇聚各地史前文化及其背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精华,加以总结和提升,再推广开来,从而引领中国历史进入中央王朝的时代。

无论是仰韶时代晚期的双槐树遗址还是龙山文化时期林立的城池,其“一贫如洗”的墓葬和宏伟的公共建筑所表现出的反差都让人瞠目,这是文明起源的特例还是另一种模式,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巩义双槐树遗址的大型公共建筑中轴对称和前朝后寝的建筑布局,与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的大型宫殿式建筑、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一脉相承,表明河洛文化区不仅提供了二里头文明兴起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价值追求和社会解决方案。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万年前,河洛地区分布着来自中国北方的、以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为代表的李家沟文化。李家沟文化以压印纹直腹筒形器为代表的陶器风格。

至约公元前6000年,舞阳贾湖随葬骨笛、象牙雕板、绿松石饰品、刻符龟甲等的较大墓葬的发现,就是裴李岗文化中期实力超过后李文化的明证,此时应当已经出现了以中原为核心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的萌芽。

裴李岗文化晚期的东渐,更是促使淮河中游乃至于泰沂山西南的后李文化等转变为双墩文化,后李文化则被压制在泰沂山以北一隅。

约公元前5千纪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山东海岱北辛文化的推动下,河南中原文化整合成焕然一新的初期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4000年左右进入庙底沟时代,以晋南豫西为核心的庙底沟期仰韶文化强力扩张,对诞生不久的大汶口文化早期影响颇大,中原的花瓣纹彩陶、多人二次合葬等因素广播海岱。

庙底沟时代,灵宝出现上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数百平方米的大型“殿堂式”房屋,标志着早期中国文明最早开始起步。

中原的仰韶文化后期,偏早的仰韶文化三期,区域中心主要在灵宝北阳平、西坡;偏晚的仰韶文化四期,区域中心,以郑州西山古城、孟津妯娌大墓为代表。

从约公元前4千纪后半叶开始,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早期,文化格局大变,中原相对没落,海岱强势崛起,大汶口文化因素散布到中原各地的仰韶文化当中,甚至在郑洛一带出现大汶口式墓葬,暗示存在人群的西移。直到约公元前3千纪后半叶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晚期或者龙山时代,仍是海岱稍强于中原;中原龙山文化的形成,就有海岱龙山文化的诸多贡献在内。龙山后期,中原复兴,进入早期夏王朝阶段,但“万国林立”,对海岱地区仍不具有明显优势,大体仍是夷夏东西对峙的局面。

约公元前2千纪初海岱文化的再次西渐,促成王湾三期文化新砦类型——中期夏文化形成,并进一步西渐催生二里头文化,亦即晚期夏文化。

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二里头文化,有成套的青铜礼器,有数百万平方米的二里头王都,影响及于中国大部地区,对海岱地区形成压倒性优势。总体而言,中原文化颇多波折,而海岱文化稳定发展,只是最终以中原胜出而收场。

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虽不如海岱迅速,但更加稳定,不至于大起大落。中原居于“地中”,能够兴盛时辐射全局,低潮时海纳百川,奠定其包罗万象、宽容广博的文化特质。

中原以北是晋陕高原,再外围是蒙古高原、河西新疆和中亚,这些广大地区基本都是较为干旱的草原绿洲环境,当气候干冷植被带南移时,无论从事狩猎采集还是畜牧,南下的可能性都很大。尤其公元前2千纪初期气候干冷时,进入青铜时代的草原文化的东南向扩张,给甘青内蒙古等地的齐家文化、朱开沟文化等带来显著的畜牧业和青铜技术,也间接刺激了中原文化格局的大调整和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

王湾三期文化的较大墓葬,如汝州煤山墓葬等,墓室有二层台,较为阔大讲究,但随葬品不多,仍是重贵轻富的传统。

中原文化中庸稳重,坚韧不拔,海纳百川,还能得西风之先,这大概是其最终能强势胜出的深层原因。

河洛文化区是祝融八姓早期分布的区域。祝融八姓是颛顼族的后裔,这在《国语》《大戴礼记·帝系》《左传》《山海经·大荒北经》《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记载。

河洛文化区考古学文化是以鼎和夹砂罐为主要炊具,这种文化传统从距今8500年的贾湖文化早期开始,一直保持到二里头文化时期。

河洛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贾湖一期文化遗存最早年代接近公元前7000年。来自于末次冰期西迁的中国东海古大陆架先人创造的贾湖一期文化遗存是圜底釜文化系统与筒形罐文化传统在河洛地区融合的结果,奠定河洛地区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混作模式的生业传统。贾湖一期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不仅是豫中南部的沙澧河与洪河流域,但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深入,目前可知,向北可达许昌地区北部的长葛石固遗址、颍河上游地区,西北方向则进入了伊洛盆地西部的沿黄地带涧河流域,向南分布已达南阳盆地。

贾湖文化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鼎的发明者和使用者。从贾湖文化早期开始,鼎类器物大量出现,鼎和夹砂罐成为贾湖文化创造的主要炊具。鼎类器物的发明和大量使用,奠定了河洛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传统,影响十分深远,鼎文化从贾湖文化到裴李岗文化到石固文化到大河村文化到河南龙山文化到新砦文化到二里头文化。

例如,仰韶时代早期阶段,从大河村遗址前三期遗存、长葛石固遗址第五期遗存、淅川下王岗一期文化看,陶器的基本组合是鼎、罐、盆、缽,炊具以鼎、夹砂罐为主。仰韶时代中期阶段,河洛地区考古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遗址数量较早期阶段大大增加,分布范围和早期相比没有大的变化。

但陶器的基本组合没有变化,以鼎、夹砂罐为主要炊具的文化传统继续保持。可以看出,鼎盛时期的河洛文化区实际上就是历史上狭义的中原地区。

但是,不同阶段同时期的陕西哦滴哦滴都四哦滴没有发现有用鼎传统。

进入到距今7000年到距今5000年,仰韶时代,河洛地区首次出现了文化面貌相对统一的考古学文化,以大河村遗址为代表的大河村文化成为河洛地区的主体文化,这是以贾湖文化为主体、贾湖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大河村文化的文化特征为:陶器以鼎、罐、盆、钵为基本组合,继承自贾湖文化的鼎和夹砂罐是主要炊具。大河村文化早期、中期,主要分布在崤山-熊耳山以东、今京广铁路线一带以西、黄河以南、汉江以北的二级台地向三级台地的过渡地带。晚期,其影响力扩大,和大汶口文化在豫东和皖西北地区交错分布、相互融合,对于该地区以永城王庄遗址为代表的一类独具特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实际上开启了豫东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中原化进程。

距今5000年到距今3800年,

大河村文化的下王岗类型转变为屈家岭文化青龙泉类型;大河村文化的大河村类型演变为“大河村五期文化遗存”,被迫向东和向西发展,在豫东和皖西北地区形成了段寨类型文化遗存(即所谓的“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在豫西地区则形成了庙底沟二期文化。但深入分析却发现,段寨类型中,陶器中的炊具是以鼎和夹砂罐为主,从考古学文化传统的分析角度看,这是以大河村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传统。另外,段寨类型中的排房建筑、儿童瓮棺葬等也都是中原文化的传统,和大汶口文化差别较大。因此,段寨类型的出现,标志着淮河中游地区的豫东和皖西北地区首次被纳入中原文化系统。

距今3800年以后,龙山时代晚期阶段,豫中地区的大河村五期文化遗存发展成王湾三期文化,并衍生出了王湾类型和煤山类型;豫东和皖西北地区的段寨类型则演变为中原龙山文化的造律台类型,分布范围扩大到了鲁西南地区;随着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衰落,汉江以北、南襄盆地成为中原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区,重回中原文化系统。龙山时代晚期,豫中地区的煤山类型和豫东的造律台类型文化整合空前剧烈,以造律台类型为中介,海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大量出现在煤山类型之中。龙山时代晚期,河洛地区这两支考古学文化之间的文化整合和政治整合,奠定了二里头文化产生的物质、人群和文化基础。

2019年,世界遗产大会上木槌落下——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认清文明的来路,方能知晓它的去路。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良渚在同时期现出独特风姿,让文明起源日益清晰。

良渚遗址距今4300-5300年,相当于中原的仰韶时代晚期。

中原的玉文化多是以片切割为主的大型玉器,区别于良渚精美的线切割技术。

但是,河南南阳黄山遗址的发掘,将独山玉的应用利用历史确定在7500年前。因独山玉石具有很强的唯一性和标识性,灵宝西坡等多处遗址出土的多件类似独山玉器都疑似“黄山造”。

据不完全统计,黄山遗址共出土砂岩质制玉石工具磨棒近1,800件、磨片5,672件、磨锉308件、钻头7件、钻杆帽3件、石锤272件、石球13件、完整磨石墩50余件、残磨石墩15,000余块,石坯料300余件、石核274件、人工石片1,021件、石器约300件、玉器50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其中一件磨石墩上甚至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堪称绝品。玉器种类有耜、斧、铲、锛、凿、璜、珠等。而出土的一组汉白玉手镯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残片等,又为古人制玉工艺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具体方法为,将圆饼形的汉白玉的边角进行打磨,使其外缘接近手镯形状,然后琢磨其中心部位,待其磨薄后,疑似通过敲击的方法去掉这一部位,使汉白玉成为圆环状,最后再经过精细打磨,制成圆润美观的手镯。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出土的296件独山玉玉器——主要为裴里岗文化晚期(公元前5500年)的遗物,就包括以玉铲(被誉为“中华第一铲”)、玉斧、玉凿、玉锛和玉镰为代表的实用玉器,以玉璜为代表的礼仪玉器,以玉簪为代表的饰用玉器。

从现代考古来看,良渚文化可能继承了安徽凌家滩文化玉器的某些特征,很可能是远古的凌家滩人因为中原部落的入侵,战败而逃亡后,部分族人流离到江浙一带,继续了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灭亡后,在先前良渚文化所在的杭州盆地,良渚文化也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与良渚文化相比,杭州盆地后来的马桥文化并没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良渚文化没有传承下去。

当良渚文化晚期,面临洪水和南北方的军事人侵,原先从事宗教的人员有许多被迫投入到解决温饱的日用生产和抵御外寇的军事活动中去,要营建早中期那种辉煌的大型建筑和祭坛已力不从心了。

良渚晚期,与它并存的诸多龙山文化大多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但迄今为止还未发现良渚文化有任何开矿冶铜的迹象。

面对接二连三、铺天盖地的特大洪水的猛烈冲击,手持石质生产工具、蜷居在不堪一击的茅屋草棚里的江海(当然包括太湖地区同遭大范围水灾的良渚)先民,惟一的生路只有外逃。

所以,自良渚文化晚期开始,太湖流域在与中原的对话中便失去原先领先的地位,并渐告消亡。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其实就是一个围绕“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历史,人、家、国……。所以就知道了,为什么人类历史中的,诸多其他民族文明史均灭亡的原因。

远古时期,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一一地震、海啸、风、雨、雷……,创造了巫术。而巫术的走向,其中有的人去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有的人则去研究“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怎么样建立和发展。

0 阅读:1

朴木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