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医越老越吃香,那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见过的病人越来越多,积累的经验就越来越丰富,对各种药的药性,用量都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对于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状也都能辨证的很到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妙手回春的地步。
同样一种药,不同的量却有不同的效果,一样的人,一样的病,一样的症状,吃同一种药,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例如红花,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的作用,少用可养血,稍多则行血,再多则破血。
例如薄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的作用。3克可以疏解肝木,用至15克可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例如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养血生津的作用。20克以内有明显利尿作用,30克以上就趋向消减;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例如柴胡,具有疏肝解郁,清热退黄,解表宣肺的作用。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较小(主要用于升举清阳)。
例如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如30~60克,则能补气润肠。
所以说,不同的药不同的量有不同的作用,相同的药,不同的量搭配在一起作用也不同,治疗的病症也不同,所以中医的厉害之处也就在此,不传之秘也在此。
其实各位有没有想过,所谓的血压病,不管是高血压或者低血压,都是身体出现毛病了的预警信号?!为何这些病征基本上都只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而很少或者不会出现在年轻人的身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体失去平衡了!年轻人是朝阳,不存在血管与经络堵塞的现象,所以不可能会有高血压,除非受伤压迫了血管或者经络。而老年人则相反,他们是夕阳,已经近黄昏了,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洗礼,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或者经络瘀堵了,血压能不高吗?低血压也是如此,那就是 煤气炉火力不足了,得加气。沿着这个思路去治疗,世间根本没有高血压与低血压!可惜世间绝大部份的医生都只看果而不看因,尤其是西医,可笑、可笑……!
所以中医是比较难的,砒霜朱砂雄黄这些大多数网上都说有毒,但量用对了就是良药,我现在都在吃雄黄,每天用的量零点几克,很好,别人用麻黄说这个是发汗驱表寒的,我不用来发汗,我这很虚,发汗标我的老命吗?所以我用的量很少,就是慢慢把身上肌表的寒气发出来,每次吃那么两口身上舒服的不得了,不需要发汗,你自己吃药自己也可以掌握这个度量。自己尝药知药性,自己配药,效果很不错。起沉疴自己救自己。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需要时间学习,急功近利者学不来,半吊子中医坑人,中医讲究一病一方,对症下药,四五付药一调节,再加减药材,有的药方一个人吃好了,另一个不见得有效,体质的阴阳虚实不同,用药也不同
中医不能发扬光大问题是自私自利,密不外传,最终失传!!!!
中医教育必须从娃娃开始!学院式的五年制中医其实就是用中药去治西医的病!
中医就是试出来的,总结多了经验就丰富了!
中医文章的故弄玄虚:告诉你配方不告诉你药量,告诉你药量不告诉你时长或者次数,要想从中医文章中学到——交钱收费。
中华瑰宝遗失太多了
以讹传讹。西学中的弟弟信了,用黄芪50g煲黑豆汤给妈饮,第二天血压飙升至170,头晕呕吐,马上得吃降压药。又信火神派补肾降压,叫二姐吃金匮肾气丸,二天后血压180腰疼不能动弹送医院急救。尽信书不如无书。高血压的人慎补,即要䃼也要补中带清(肝),否则贲事。
胡说八道,不懂装逼!红花分藏红花与川红花,藏红花偏养血,川红花偏行血。重点不尽相同。需看症况,且可混为一谈?
这剂量35克能吃死人吧
500克就升仙了
医药必须要明明白白!
哈。这种不要脸的言论都能出来 无语呀
别再胡说八道出来骗人了
😊
不传之密,现在传出来有人信吗?
中医术根基在民间精华藏于学习农民普通56个民族之花,我承传父辈医术200多年古药方绝技虽不是医生但绝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前有人传承后天靠自已努力学习达成目标,囗传辈侬代代传𠄘金不挽良药方。
中医认为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这个不明白,只有气虚才用黄芪吧。
中药治不治病不知道,一副药上百块钱,
中医博学多精华1真专家少!
曾经用100g
传承中华医学势在必行
庸医[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越老越害人!!!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黄芪,我放二三片泡水喝嘴唇都会烂。什么原因。
[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点赞][点赞]经验
那么三七呢?又是什么情况?
不敢试,比如,我养生一次只用几克黄芪,血压确是有些不大的提升,单为降血压要用这么大的量不敢试啊……
中医泰斗邓铁涛,他都用过黄芪单方250克的。有文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