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老板发了些视频,让我看看,说是零食行业的高管,我点开看了一下,有个视频说的是零食店如何算账。
高管应该不会乱说话的,我根据视频的内容,做了下面的成本利润分析表格:
一个店铺,无论是餐饮还是零售,都是那些成本项目,只是各项目的比例不同而已。同样,零食店也包含以下项目:
房租:高管的建议是不超过5%;
人工:高管提到一个月45万营业额以下的,人效每天2300左右,算起来就是4-5%的人工成本。
电费:要占去1%,水费和物业费和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再加0.5个点,这里算1.5%。
运费:运费是加盟商自己承担的,高管提到也要除去1个点。
宣传费用:高管没提到,但我觉得应该是要有的,一个店怎么可能不宣传呢,也算1个点吧。
进货成本:高管提到自家的毛利是18%左右,那进货成本就是82%。这是所有的零售店,包括超市便利店最大的一块成本。
我觉得以上的成本结构是基本符合零售行业的,跟餐饮有些不同,零售行业的房租和人工占比餐饮行业都要少,因为他们不需要生产东西,需要的人较少,人效很高,一个人做2000营业额很轻松,但放餐饮行业就很要忙死。又因为客单价也相对较高,周转快,顾客进店挑好东西付款走人,所以营业额也可以做得比较高,同样房租同样面积的一个店,做零售的营业额大概率比餐饮要高一些。
但是,零售行业的毛利却要低很多,综合毛利20%是正常水平,30%都算很高的了,而餐饮,40%都活不下去,60%才是正常水平。
回到这个表格:
做这种表格的作用之一是根据成本结构,来推演不同营业额情况下的可能性。
比如,假设的营业额营业一个月是30万,也就是每天做1万的营业额,对应的房租应该是15000左右一个月。这是合理的租售比。这时你要评估,你所在的城市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你可以去找一个类似租金的铺子,结合人流量,结合周边的消费潜力,这是否可以实现。或者反过来,你拿着这个预算,能否找到每天做1万营业额的地方。大城市不行,小城市是否可以,小城市不可以,乡镇上是否可以。
还可以评估你的回本周期,比如这样一个投资五六十万的店铺,每个月这些净利润你是否可以接受。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下,是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我很幸运,找到了这么个地方,人流很旺,消费旺盛,房租也满意,按照这个成本利润的演算模型,问题应该不大。
但是,竞争呢?你看中这里,其他人也会看中这里啊。你开起来后,看你生意好,立刻就有人跟进,开一个基本上一模一样的店,折扣还比你低,你怎么办?你的营业额还能跟以前一样吗?
昨天文章里我提到的一个乡镇上一个突然冒出了四家零食店,色调一样,都是黄色,门头材质一样,都不是发光字,产品结合和陈列看起来没差别,甚至活动也一样,都是88折。对于一个乡镇上的人,根本上就分不清谁是谁,到最后拼的不是产品,而是价格,甚至打价格战,那表格中的毛利还能保证吗?也难。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分析,实际情况是有些品牌可能会有总部补贴,你亏多少,我给多少,还根据你的业绩给予奖励,这也是有可能的。
这里只是提醒想加盟零食店的老板,要理性思考,不要一股脑的跟风开店,想着一夜暴富,要评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操盘这种店铺,至少你要问清楚总部的各种政策吧,比如竞争打价格战时,是否有补贴,如何给补贴。。。
在脑袋一热的时候,也记得看看一些负面案例。昨天的文章,有位老板就留言说:
我家旁边的大街上,3百米长的街,先后有4、5家零食店到综合超市,从开业到关门,往往不足半年!!
每天路过这些招牌醒目、灯火通明、空调冷气开着却没见几个顾客的店铺时,我总不相信,那为数不多的价格透明微薄利润的零售额收入,能够支撑这些商店运营下去么
不得不说,零食折扣店,在某些方面确实是进步,提高了商业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些实惠。不过,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几个品牌放一起,不仔细看没差别,同质化不仅体现在产品上,形象上,也体现在运营上,选址扎堆,竞争策略都是打低价,活动也驱动。。。这样搞,再好的商业模式也会被搞死。这种同质化竞争估计零食行业的人也痛恨不已吧。
所以,差异化和特色依然是我们小个体能够参与竞争的不二法宝,掌握核心技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此基础上,店铺经营上融入个人情感,搞出个人特色,才是长久之计。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开店做生意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