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风范崇高,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扶摇寰宇杂谈 2021-12-23 10:26:01

30年前,他消失无踪。仅靠拆装两个儿童玩具模型,他设计出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他就是我国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8月,母亲曾慎其在广东老家接到了三儿子黄旭华的一封信。信中儿子给母亲留下了一个信箱号码作为通信地址。曾慎其没想到从此后儿子真成了一个遥远的信箱号码,30年没在他面前出现过。

1958年8月,一道密令下达,34岁的黄旭华来不及和妻子女儿告别就从上海紧急赶往北京。同时集结的还有来自全国的28位舰船专家。

随即领导找黄旭华谈话,主要说了三点。一是你被选中说明党和国家信任。第二,这项工作保密性强,这个工作领域进去了就出不来,犯了错误也出不来,出来了就泄露了。3、一辈子出不了名,当无名英雄。黄旭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随后这29个人就来到了海军大院的09研究室开始工作。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我国开始了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核武器研制工程。

1958年8月,随着两国的核潜艇分别下水服役。我国核潜艇工程开始启动,09是它的绝密代号,对外称“造船技术研究室”,黄旭华他们就是来从事这项研制的。

面对祖国的需要,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中。也就是那时黄旭华给母亲只留下了一个信箱号码,就从亲人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

新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当时科技落后,国外技术对我国严密封锁,包括黄旭华在内的年轻设计师们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没经验,二没技术资料,三是缺乏辅助条件。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他们根本就没见过核潜艇。

1965年完全靠我们自己的思路设计的首艇总体方案与技术论证工作完成,可大家很忐忑,因为到那时为止他们只见过两张模糊的核潜艇在水面上航行的照片。

虽然黄旭华等人坚信他们的方案是正确的,但是核潜艇到底是什么样子他心中到底还是没底。他们心想要是有一个核潜艇的模型多好啊,至少能让他们能验证一下核潜艇的模样。没成想不久他们的梦想竟然变成了现实。

有人分别从美国和香港带回一大一小两个美国核潜艇的儿童玩具模型,黄旭华他们如获至宝。两个玩具模型一模一样,大小不同,全用铁皮制作,通体咖啡色和铁灰色相间。大的模型相对更高级,火箭发射筒和各舱室可装可卸,而小的则是整体不可拆卸。

黄旭华他们立即将玩具模型大卸八块,测量记录、绘图,反复拆装,比照他们的设计反复讨论研究。核潜艇模型客观上来说,对他们的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验证作用,确定他们对核潜艇的认识及设计思路是正确的。后来通过放大制作潜艇模型进行试验,更是证明它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曾经有人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真相就是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那时的中国科技水平很低,没有计算器,更别说每秒运算几万次上亿次的计算机了。制造核潜艇过程中那些海量复杂的运算全靠计算尺和算盘这两样东西。这可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运用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运算公式和模型的计算。为了保证数据准确,黄旭华和同事们常常分组计算同一组数据出现不同结果就重新再算,直到结果一致。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数据小组的人员全神贯注,手指像舞蹈一样在算盘上翻飞。就在这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中,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四年后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首艇研制很成功,但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黄旭华终生无法释怀。1961年12月14日,黄旭华的父亲去世。他接到电报后痛苦不已,当时工作缠身,保密要求又极为严格,他无法回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没有说明任何原因,只能默默背负自己良心的愧疚和兄弟姐妹们的埋怨。

最终帮黄旭华揭秘的是1987年的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文中描述了一个1949年自交通大学毕业的广东客家后裔,为研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的感人故事。

黄旭华把文章寄给了母亲,文章读完后老人泪流满面。三儿子哪里是不要家,哪里是忘记父母,他是在为国家做大事!

1988年,黄旭华赴南海参与深潜试验,顺道回乡探望母亲。这是30年来母子的第一次相见。黄旭华也双鬓斑白,母子二人执手相望,泪湿眼眶。

为国家设计最好的核潜艇,这是黄旭华用尽一生做的一件事。他用行动坚守自己的信仰,为此他未能尽孝。然而他又说,对祖国的忠,就是他对父母最大的孝。

2 阅读:292
评论列表
  • 2021-12-23 13:25

    做隐姓埋名之人,干惊天动地之事!向时代先锋黄旭华致敬!

  • 2021-12-23 11:52

    致敬

扶摇寰宇杂谈

简介:军武知识,科技生活,特色文化,精彩艺术,奇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