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陶泥传戏韵一曲清音共茶香——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范菊华谱写当代紫砂壶艺新篇章

消费日报 2024-08-30 09:52:39

大师简介

范菊华,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星锐工艺美术大师,上海轻工工匠,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一级/高级技师,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宜兴市三八红旗手,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2024年,对于范菊华大师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年5月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范菊华大师荣获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荣誉称号。今年恰逢范菊华大师六十甲子之年,从艺四十余年来,她以紫砂艺术为媒介,不断锐意创新,为传统紫砂艺术开掘出更多创意源泉。她以不服输、敢争先的姿态,诠释出自身对于紫砂艺术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她用五色的陶泥捏塑出了一片充满时代生命力的壶艺天地,为紫砂壶艺术注入更多创新融合之美。

范菊华大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是一次行业的盛会,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为助力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办的一件大事、实事、好事。全国全行业的工艺美术从业者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搭建的这个大平台上欢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为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共同把脉,携手铺就传统技艺在新时期的全新发展之路。

“今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我的心气很高。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既是百工献艺的大舞台,也是我个人艺术成果的汇报演出。为了以全新的风貌迎接展会的召开,我在设计展位、布展陈列、现场演示、同行交流、推介作品的各个环节里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说实话,真的感觉很累,但是在我的心中却始终充满激动和喜悦。在我60岁的甲子之年,能够获得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称号,是我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提及当时的参展感受范菊华大师激动不已。

融合创新

助力传统技艺青春永驻

走进范菊华大师工作室,陶香与茶香扑面而来,悦耳的丝竹之声令人心旷神怡。展柜中的紫砂壶如同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小精灵,被范菊华大师赋予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机敏灵活的松鼠、青翠欲滴的葡萄、虚心耿直的翠竹、甜润肥美的瓜果、轻盈优雅的蜂蝶、睿智沉稳的松石……一件件光器、花器、筋纹器仿佛从大自然中信手拈来,随之永恒凝固在陶泥之上,散发出清新雅致的天然艺韵,全方位呈现出范菊华大师从事紫砂艺术四十余年来的艺术追求和精神风貌。

记者初次拜访范菊华大师便被她的热情开朗所打动,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到:“听着戏曲搞创作让我每次都有新的艺术感悟,艺术是相融相通的,我能从戏曲中挖掘出别人无法理解的紫砂艺术魅力,看似我在‘不务正业’,实则是在细心钻研与感悟紫砂文化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京剧是动态美的艺术,紫砂是静态美的艺术,这两门艺术是一对佳偶天成的‘神仙眷侣’。沉浸在戏曲中,我可以是雍容华贵的大唐贵妃,可以是尽忠报国的杨门女将,还可以是机智勇敢的阿庆嫂,手中的五色陶泥随着戏曲音律及剧情的推进仿佛也重获新生,它们化作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我的手中编排成曲,将优美的旋律与浓艳的艺术色彩永恒地记录下来。可以说,京剧和紫砂在我的艺术之路上相融共生、美美与共,共同谱写出了当代紫砂艺术创新融合的发展乐章。”

范菊华大师表示,京剧和紫砂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首先这两种艺术始终没有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并深深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两门技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承有序,不断开花结果,充分诠释出“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发展新理念。京剧与紫砂既可以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可以走进人间烟火的百姓生活。茶余饭后唱两段折子戏,品一壶清茶,为平凡的生活增添更多艺术的色彩与高雅的享受。

杨贵妃扮相的范菊华大师与作品《贵妃醉酒》合影

近年来,范菊华大师不断尝试创新将中华国粹京剧与民族瑰宝紫砂相融合,她的作品中凝聚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创作者的激情,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实践美学和生活美学的典范。

“我爱紫砂,爱京剧,爱生活,爱打扮,爱尝鲜,爱挑战,爱这世间一切美好的新鲜事物,但唯独不喜欢墨守成规。”在范菊华大师看来,有生命力的艺术不应是一枝插在瓶子里的花,而是一面可以包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镜子。技艺传承虽然有一些不可变的规矩和工艺,但是“守艺”不能是闭门造车,更不能是画地为牢,艺术家要在一个有形的框架里,在保留传统工艺不变味的基础上,不断向姊妹艺术和美好生活寻找扎根的沃土和养分,并以此融汇创新,为传统非遗技艺赋予更具多元化与时代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根”不断地吸收养分,“花”才会永不凋零,这就是传统非遗技艺永不衰竭的生命源泉之所在。

与时俱进

只为做出一把“好”壶

范菊华大师1964年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其祖父是教书先生,祖母是当地有名的制壶好手,在书香门第与陶艺世家两股文化的滋养下,她从小就把“紫砂情缘”深深地融入了血脉,将学好这门传统艺术视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并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做壶必须做“好”壶。

范菊华大师向记者介绍:“在历史上,西望村的范家,曾经涌现出范章恩、范鼎甫、范庄农家(静安)、范大生(承甫)、范锦甫等一批制壶高手与名家。可以说,范家在中国紫砂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从小就对紫砂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并立志成为范家新一代的紫砂艺人。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里的人几乎每天都在与紫砂打交道,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我早早接触并喜欢上这一传统工艺。我作为范家的后人,从小就受到了陶艺的熏陶,在课余时间总会跟着祖母学习制壶技艺,我学着大人做壶的样子,正儿八经地坐在泥凳旁反复实践,我的从艺之路也从此开启。”

范菊华大师16岁的时候,紫砂厂开始招收学员,但是通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工,要求学徒三个月内做出的茶壶必须达到生产标准。得知这一消息的范菊华很高兴,在她看来,能从事自己喜欢的紫砂工艺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望女成凤的父母却希望女儿能继续读书,将来另有一番作为。范菊华大师用自己的真心话打动了父母,两位老人同意并支持女儿的想法。她在紫砂厂培训期间,凭借深厚的家学渊源加之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顺利通过紫砂厂的试用期。

《状元帽》

《醉酒百花亭》

“在当时行业里有个共识,能够进入紫砂厂工作就意味着成为了真正的紫砂艺人。在紫砂厂时,我拜花器大师江建翔为师,并先后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以及紫砂名家何道洪、江建翔的指教。在大厂和名师的共同促进下,我的技艺突飞猛进,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从艺之路,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范菊华大师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紫砂行业也迎来了全面的发展。紫砂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许多知名的紫砂艺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但此时范菊华大师却没有忙于大量创作作品,而是选择潜心深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传统工艺和文化理论研究上。她认为,紫砂匠人想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必须要用实力说话。随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范菊华大师对紫砂艺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艺心态也更加淡定而坚定。她常对自己说:要学会做壶很容易,花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就行了,但要做“好”壶很难,也许花十年、二十年的工夫也难以达到“好”的境界。因此,她决定不再为做壶而做壶,而是为艺术的执着与坚守做壶。

多年来,范菊华大师始终坚持每年都推出几件创新作品,这是她十余年来对自己不变的要求。谈及紫砂艺术未来的发展,范菊华大师说:“中国宜兴紫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大师工匠,他们如同一颗颗星星,成就了紫砂艺术的浩瀚银河。可以说,创新是贯穿紫砂艺术发展的永恒主题,历代的匠人在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开启创新之路,历代的紫砂大家都曾与当时的文人墨客进行联名创作,为紫砂艺术不断注入新的时代语言,以此开创出更多应用空间和场景,不断丰富紫砂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一门传承有序的文化遗产。”

艺开新篇

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在范菊华大师看来,京剧和紫砂两个艺术门类的演进史中,留下了众多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开山人”的足迹。京剧从徽班进京的二百多年中,留下了各大流派的经典剧目,同一个剧本、同一个角色经过不同流派艺术家演绎,创造出了各具韵味的舞台表现形式。紫砂亦是如此,一把传统壶型只要稍加调整,便会焕然一新。

《梨园京韵》

《青衣花旦》

范菊华大师以“松鼠葡萄提梁壶”为例,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传统器型紫砂壶华丽变身的创作故事。她说:“‘松鼠葡萄’是紫砂壶中的传统器型,历代制壶艺人不知做了多少把款式基本相同的‘松鼠葡萄’。2011年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难道就一直这样把‘松鼠葡萄’做下去吗?当时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在我的心里撞击着,于是当即下定决心要创新,要给‘松鼠葡萄’一个新的‘生活空间’。为此,我开始反复摸索如何让壶上的松鼠‘动’起来,如何让葡萄叶“飘”起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设计,‘松鼠葡萄提梁壶’在我的手里诞生了。这把壶的壶身圆润饱满,传统式样中的壶把被提梁代替,在提梁与壶嘴上我还设计了带着疤瘿的松枝,壶身、壶盖上以葡萄藤蔓点缀装饰,几只松鼠攀于藤上拾取葡萄,整体造型新颖别致,装饰布局充满意趣,这件作品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这句话是范菊华大师多年来坚持的“从艺守则”。她除了精通光器、花器、筋纹器的紫砂壶制作外,还掌握了一门壶上镶金嵌银的“绝活”。她认为,紫砂艺术的魅力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在紫砂壶上用贵金属镶嵌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也是丰富紫砂文化的一种艺术手段。一把紫砂壶,用金丝或银丝镶嵌后,就会显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但是,要在紫砂壶上镶金嵌银,技术难度大,容不得出半点差错。据介绍,制作一把镶金嵌银紫砂壶,首先要在壶坯上刻出图案,待壶身烧成后再将金丝嵌进去,这就要求线条的深与浅、粗与细完全一致,金丝嵌进去丝丝入扣,天衣无缝,与壶浑然一体。此外,艺术家还要善于掌握泥料的收缩性,在壶坯上刻画图案时,只要有一笔出了差错或是对泥料的收缩性掌握得不好,就不会成功。范菊华大师凭着对紫砂艺术的一腔热血与无限热爱,经过反复试验与研究,终于成功地创作出了“镶金玉香如意壶”“镶金龙头老人壶”等作品,被许多紫砂收藏者誉为制壶“全能手”。

范菊华大师(左一)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现场展示紫砂壶制作技艺

“技艺传承既要讲好文化故事,又需要融入艺术家的个人情怀。我在创作之余,经常会挤出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文化演出。我认为一个紫砂艺人必须走出去开阔眼界,在走进生活、走进艺术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与沉淀,才能获得更多的艺术感悟与生命理解。”范菊华大师表示,京剧有五彩缤纷的行头,紫砂有五颜六色的泥料,京剧有不同的剧目和装扮,紫砂壶有不同的造型和装饰;京剧演的是忠孝节义与唯美庄严,紫砂艺术塑的是文人风骨与时代风姿……这两门艺术一静一动,一彩一素,共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风采具象化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我希望,在一代代宜兴紫砂匠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紫砂艺术也能够向‘Beijing Opera’一样,真正地走向世界,为全世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朋友,讲述一段传递着中国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中国好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味到来自中国紫砂艺术散发出的陶韵茶香。”范菊华大师如是说道。

从初出茅庐时的制壶厂学徒,到如今屡获殊荣的“60后艺术家”,范菊华大师在这条由五色陶泥铺就的艺术之路上走了四十余年。“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京剧《穆桂英挂帅》里的唱词,恰是她对于紫砂艺术不懈追求的最好诠释。

采访结束,范菊华大师感慨地对记者说:“有时候,我会经常回想自己从艺之路上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往事就像一段段精彩的折子戏,既有充满鲜花和掌声的高光时刻,也有泥泞黯淡、负重前行的创业艰辛,但我对于紫砂艺术的追求却从未止步。我将始终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敢于创新的魄力,热心公益的担当,去践行一名紫砂女匠的责任与坚守,在宜兴紫砂艺术的百花园中,培育出更多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陶苑奇花。”

文|记者 贾淘文

0 阅读:3

消费日报

简介:立足消费领域,依托轻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