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第一反特案,一举消灭55名特务,戴笠得知后瞬间心碎!

一堂过去 2024-02-14 06:00:54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41年,地点陕北延安革命根据地,正值抗日年间,明明说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好的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可谁知一起案件的发生却撕开了国民党蒋介石虚伪的面纱。

在此案之中,共有五十五名国民党特务被我党抓获,不仅一举捣毁了潜伏在根据地内部的间谍情报网,更是让人称“老板”的戴笠伤心欲绝,并且最令人感到吃惊的是,面对如山的铁证和民间的集体声讨,国民党方面非但没有选择道歉,甚至还倒打一耙,否认间谍们的身份,称是我党袭击了他们的专员!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组织上是如何发现潜伏者踪迹的,在破获此案的过程中,我党又历经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

特训间谍打入延安

其实,不单是抗日战争时期,早在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建立延安革命根据地之际,国民党蒋介石便对我党展开了情报攻势,派出了不少精明强干的手下试图潜入延安。

只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历经多年,这些特务非但寸功未建,反倒是失联的失联、叛变的叛变,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延安作为我党的根据地,组织上在当地深得民心,再加上土地革命的影响,老百姓们都将共产党、红军视为救世主、视为亲人,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知上级,尤其是对待外乡人,更是会自发的、二十四小时的监视,如此一来特务自然就无处遁形了。

另一方面,千万别小瞧了国民党的特务们,他们亦是经过了多年的培训,掌握着各种专业的技能,想要骗过寻常百姓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问题是,这些经验丰富的老间谍们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坏习惯”,举一个最近爆火网络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说是湾湾那边有一个特工想要潜入大陆,为此他又是学习普通话,又是学习大陆百姓的行为举止,更有甚者他还亲自下地种了三年田,为得就是保证任务万无一失,可谁知,才刚大陆他就暴露了,只一点,那就是在闲聊过程中,他将淮海战役说成了“徐蚌战役”!

众人皆知,只有国民党人才会这么说,而这就是习惯决定胜负的典型例子,当然了,正因如此,伴随着多名老牌特工的落网,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也总算察觉到了问题所在,而戴老板也真不愧是老蒋的心腹爱将,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培养一批“白纸”,从头就为他们灌输共产党那边的习惯!

该计划不可谓不绝妙,因为要知道,一来我党历来是最欢迎青年人进入延安学习的,二来如此大规模的潜伏行动,就算我党发现了一个、两个,也不可能将整个特务网连根拔起,总会有漏网之鱼存在。

于是乎,说干就干,仅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大名鼎鼎的“抗日干部培训班”计划宣布开启,大量西北地区的青年人被招入军统培训,至于为何有这么多人愿意报名,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戴笠在对外的“招聘”中并没有提及特务的字眼,更没有说明他们的任务是潜伏延安,只说是为了抗日,青年学子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自然免不了上当受骗。

其次,军统方面开出的条件实在优渥,再加上他们执政党的地位,这么说吧,给刚刚毕业的你一份五险一金的事业编工作,你要不要?

答案大多是肯定的,因此,就算后期得知了自己的工作性质,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留下,并最终以交流学习的名义潜伏到了延安。

如此看来,戴笠的计划当真是无懈可击,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此举又是如何被我党识破的呢?

良心过意不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打入我党内部,了解八路军的一手情报,国民党军统长官戴笠特地布置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那就是花重金聘请西北地区的青年人,让他们为军统效力,潜入延安执行特情任务,表面上看,此举堪称天衣无缝,但很可惜戴老板终究还是百密一疏,他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那就是人的良心!

事情的经过还要从一位名叫吴南山的小学校长说起,早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就一直在西北地区执教,工作兢兢业业,品格端端正正,一直都备受当地父老乡亲的好评,可谁知,就因为与一名共产党员私交甚密,一位好老师、好校长竟惨遭开除,一时间沦为了无业游民。

无奈,为了活下去,吴南山只好求爷爷告奶奶,希望给自己谋一份糊口的工作,好巧不巧的是,正值军统发布“抗日干部培训班”的招聘信息,感觉条件不错的他便选择了报名。

鉴于吴南山的文化水平和本地人的身份,军统方面亦是很爽快的将他吸收了进来,可谁知,这也正是其噩梦的开始!

进入培训班后,吴南山很快就发现了端倪,那些老师不教打仗、不教国计民生,竟然只教特情工作的技巧,以及每天大骂共产党的不好,闻言,起初之时他还没当一回事,但岂料,没过许久这些老师居然直接摊牌了,大体意思很简单,其一是阐明了他们的工作性质,其二则是威胁,告诉吴南山等人,要么去延安潜伏,要么只有死路一条。

没办法,为了活命吴南山只好选择了答应,之后的他亦是很快毕业,并重新以老师的身份被安排到了老家甘肃庆阳的某所中学。

开始工作后,不出所料,土生土长在当地,又有着不错风评的吴南山果真没有受到怀疑,不仅如此,当地的党员干部还对他颇为礼遇,平日里没少体贴照顾。

显然,吴南山这是潜伏成功了,在起初的时候,他也的确帮助军统传递出了一些情报,可立下如此大功的他,内心非但没有高兴,反倒是愈发的煎熬,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他深知之前培训的内容都是假的,共产党根本不像军统描述的那样可怕,不仅不可怕,还远比国民党要亲民、伟大的多。

面对这样一群拥有赤子之心的党员、群众,面对众人的爱戴和夸赞,心地善良的吴南山怎么可能不愧疚,他又怎么可能愿意继续骗人呢?

然而,要是让吴南山去主动坦白自己的身份,他还是不敢的,毕竟特务的下场人尽皆知,除了枪毙就是身败名裂,他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煎熬成为了吴南山的常态,每天夜不能寐,每天都要受到良心的谴责,更是每天都要用两种面孔,去对待军统上级和我党干部,长此以往下去,吴南山已经有了精神分裂的前兆,躯体症状开始出现,而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之下,终于,在1941年4月底的一个深夜,他下定了决心,鼓足勇气找到了陇东中学的创始人陆为公先生。

面对这位正气凛然的我党干部,吴南山是纠结纠结再纠结,最终这才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而闻听此言,陆为公先是一愣,随即又哈哈大笑,认为对方是在开玩笑,还是直到吴南山的泪水喷涌而出之际,他这才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

而相信之余冷汗也瞬间爬满了他的后背,倒不是害怕吴南山伤害自己,完全是军统的渗透计划太过惊世骇俗,一个人能够掀起什么风浪?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就说不定了!

想到此处,陆为公不敢耽搁,立刻便将此事汇报给了上级,而在次日午夜,组织上的处理意见亦是传回了学校,很幸运,鉴于主动交代问题,以及多年以来兢兢业业的工作,上级并没有为难吴南山,而是决定既往不咎,只是有一点,那就是剩余特务的身份需要他配合调查。

闻言,吴南山顿时长舒了一口气,面对配合调查的要求,他自然无有不允,立刻便投身到了接下来的反间谍工作当中。

破获大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实现独裁统治,蒋介石不单没有遵循国共合作一致对外的方针,反倒是命令戴笠向延安派遣间谍特务,随之,不计其数的青年潜伏进入根据地,本以为此举万无一失,岂料一位良心未泯的老师却打乱了他的部署,那么接下来,我党又是怎样围绕此人展开的“反特行动”呢?

话接上文,就在成功获取吴南山的信任后,很快一系列的排查行动便随之展开了,而在吴南山的认真比对之下,没过多久祁某便落入了组织的视野之中,这个祁某算是吴南山的同窗,他们是军统培训班同一批的同学,关系也很是要好,因此,为了将功补过,他第一时间便套起了对方的话。

又是询问祁某的任务是什么,又是打探祁某认识多少“同僚”,待得到肯定答案后,吴南山亦是不禁冷汗直冒,因为据祁某交代,他此行的任务极为关键,那就是唤醒全体潜伏的同僚,让他们在延安地区集体开展暗杀、爆破工作,并配合上级里应外合攻破延安革命根据地,活捉毛主席、周总理等等中央领导干部!

好家伙,抗战仍在持续,国民党就想重燃战火打内战,这让吴南山如何能不愤慨呢?不过所幸,一切为时不晚,只要自己能够将消息尽快告知上级,那局面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此言亦此行,接下来,吴南山先是将祁某哄骗到了庆阳,并联合我党干部将其抓获,随即,见到祁某不愿交代案情,他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快速攻破了对方的心理防线,而在祁某口中,众人也总算得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他的手中,掌握着全部“培训班”特务的情报,并且他也愿意将功补过,帮助我党找到这些特务!

事不宜迟,组织上立刻派人带着祁某开始了行动,当然,他们并没有一个一个的找,那样的话,还没等找齐,军统早就攻进延安了,为了最快抓住全部的间谍,上级领导想到了一个奇招,那就是在五四青年节这天召开集体活动,随即让祁某躲在暗处,大范围的进行辨认。

该说不说,这招当真有效,仅仅一天时间,公安人员就抓获了二十多个国民党的特务,不仅如此,在他们的互相指认之下,三天不到,余下的三十多人亦是尽数落网。

全加在一起,五十五人的数量着实是惊呆了在场众人,要知道他们可都是知识分子,大多都是在延安有着一定声望的领军人物,这要是没有及时发现,酿成的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所幸,在吴南山的帮助下,一切都成为了昨日黄花,本次大案圆满告破,可有一点却成了困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难题,那就是该如何处置这些青年特务。

全杀了?虽说理应如此,但他们之中不单有很多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有不少人都是被逼无奈,全放了?此举的风险却又极大,万一他们掌握了什么关键情报,回去之后透露给军统,岂不是将中央置于危险之地吗?

思来想去之下,众领导干部全都是无计可施,最终还是毛主席亲自拍了板,决定将这些人全部释放,至于理由也很简单,如今正值国难时期,这些年轻人都还有大用,不能因为党派之争就将他们置于死地,他们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如此深明大义,如此慷慨大度,毛主席真不愧是一代伟人,当然了,这五十五人中有不少也都被他老人家的气度所折服,就比如说那个祁某便选择留在了延安,后来更是入了党,和他一样之人比比皆是,而这场震惊中外的反特大案,也就这样最终落下了帷幕。

2 阅读:535

一堂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