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男孩攒钱给妈妈买花,却被妈妈骂哭;
激动地把大学四年的奖状证书拿出来给妈妈看,妈却兜头一盆冷水:“又不是名牌大学,有什么好炫耀的?”
同事第一次出国出差,在机场为爸爸买了一盒雪茄,到家后被爸爸追着骂了好几条街,说他崇洋媚外,说他乱花钱,非逼着他去退了。。。。。
关于中国式父母扫兴的例子,恐怕一打开就是一箩筐。随便揪过来一个年轻人让他控诉,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被扫兴,是种怎样的体验?从幼时的惶恐无措,到长大后的委屈、愤怒和失望透顶,被扫兴的年轻人一边控诉,一边带着伤治愈童年。
扫兴的原因,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扫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外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
小的时候,一个蜘蛛侠头套,一屋子琳琅满目的玩具,就可以是全世界。
最重要的事,莫过于集齐一套奥特曼卡牌。可是父母不懂,父母也不屑于懂。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懂得了仪式感,希望尝试新鲜的食物,想去看世界,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本以为终于到了成年人的维度,可以与父母顺畅地交流,可是代沟又横亘在了面前。父母不懂,父母也不觉得应当去弄懂。
我兴致勃勃的事,你觉得无趣;我心潮澎湃的瞬间,你觉得是得意忘形;我认为最宝贵的,在你眼里一文不值。
不能懂得,不能理解,不愿迁就,扫兴的原因,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
扫兴的背后,是隐秘的PUA更奇怪的是,每当孩子分享喜悦的时候,往往正是中国式父母警铃大响的时刻。
仿佛此时若不当头棒喝,泼一盆冷水降降温,孩子就要飘走了一样。
这里面存在一个隐秘的潜意识:不断打压和贬低孩子,从精神上踩踏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卑,不配拥有现在的条件、甚至不配拥有此刻的喜悦情绪。
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听话,才有可能通过努力迎合家长要求的方式,来获取“配”的资格。是的,这不就是PUA么。
扫兴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是批评、指责和谩骂;可以是阴阳怪气地挖苦;可以是和别的孩子比较、可以是失望的眼神、甚至可以是无声地叹气。
注意我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潜意识”。因为父母做这些的时候,动机并不是“恶”,家长只知道这样做在很多情况下“管用”,大概率根本意识不到这是PUA。
“永远不要做扫兴的父母”这个口号是危险的前面部分,都在替年轻人说话。但身为孩子的妈妈,我也有了另外的视角。
舔舐过不去的童年伤口,尽情地吐槽一下、控诉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永远不要做扫兴的父母”这个口号被喊出来,其实是很危险的。
任何的欲望都是起自“一时兴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任何的欲望都应当被无条件地迎合和满足。
孩子一时兴起,要刷一夜的抖音,应不应当扫他的兴?
孩子真的得意忘形,假期已过心却收不回来,应不应当扫他的兴?
条件有限却要买一部超贵的手机,应不应当扫他的兴?
要警惕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把“扫兴的父母”这个词变成一口大锅,扣来扣去的情况。
一方面,父母要有颗愿意走入孩子世界,愿意倾听和分享的心;另一方面,凡事都当有个度,做适度不扫兴的父母,就够了。
“不扫兴”可以是双向的“不扫兴”,其实是一种换位思考,一种同理心和共情,有时候甚至是一种迁就。
要求孩子换位思考恐怕很难,但如今已是成年人的我们,应当能够想到,“不扫兴”可以是双向的。父母的一时兴起,在我们的眼中,或许也是无趣至及。
成为不扫兴的父母,成为不扫兴的儿女。或许这个症结的解开,可以从彼此的不扫兴开始。
无论如何这都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夸奖很难吗对孩子好一点,不打压他们,好好说人话很难么?不冷嘲热讽嘴巴会生疮?
我发朋友圈被爸爸骂,还发信息来说不要老是发那种没有用的照片,我气死了,发朋友圈是我的爱好,不喜欢可以不看,我直接冲回去说,不喜欢看就别看,我就天天发,把他给屏蔽了。以后想看都看不见了
儿子用零花钱请客了一只北京烤鸭,味道挺好的[点赞]一家人分着吃正好[呲牙笑][呲牙笑]
买了个手机旧的给我妈妈用,先前用的老人机我就教她该怎么用她,我一边教她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听一边在不停的唠叨我就知道乱发钱旧的还能用就买新的!气的我直接把旧的摔了,吵了一仗气死了!我买个手机的权利都没有了?旧的我看你用的老人机给你用的,一片好心,被罗里吧嗦的说,真的莫名就来气!
价值观不一样,他尝试塑造你,失败了,你也别尝试改变他,注定也是失败。
真的很扫兴,甚至觉得晦气
什么价值观不价值观的,就是穷,没钱,要是有个10亿8亿的你看看还扫不扫兴
主要还是父母就是嫌弃孩子,骂孩子习惯了
这不就跟女人花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钱买一管仅10ml的眼霜异曲同工吗?
我妈也是,每次帮她买东西都嫌弃,带她出去吃饭也嫌弃,我知道她是怕我花钱,可是真的很扫兴
我书柜有一个抽屉,专门存放孩子们从小送给我们的各种礼物
给妈妈做蓝色蝴蝶花束,她一看就说颜色不好看,我气得不想干了,放了两个月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