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吐槽“开学仪式感乱象的话题充斥全网,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了的呼吁引来热议无数。
这个话题,我们和这两天大火的“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放在一起看,会更加有趣。
在“扫兴父母”话题中,大家火力全开,尽情宣泄着自己每当有兴致搞仪式感、或者表达喜悦、寻求赞赏时,总会被父母浇冷水、冷嘲热讽、批评打击的苦。
而在“开学仪式感”话题中,不出意外是一样被火力全开各种吐槽。
不同的是,在“扫兴父母”话题中,我们是那个长大了的孩子;而在“开学仪式感”中,我们是孩子们的父母亲。
首先我们看一下,“开学仪式感”本身,对于真正的受众——孩子们来说,感受是怎样的?
简单代入一下,Happy了一个假期,在开学的头一天晚上用“中国速度”疯狂补完作业,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校园。。。
迎接孩子的,不是严肃的班主任,威严的领导讲话,而是一个耳目一新的开学仪式,哪个娃会不喜欢呢?
请注意,我不想把“开学仪式感”描到一个多么正确多么美好的高度,只是提醒大家,问题并不是出在仪式感本身上面。
享受的和吐槽的,压根就不是一波人儿啊!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反对理由一,仪式感影响学习氛围“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仪式感拉满了,书香味却变淡了”。这是我看到的反对理由之一。
对于这种看法,我想说,这不就是浓浓的泼冷水的味道吗?不是说好的做“不扫兴的父母”吗?
反对理由二,仪式感导致攀比攀比的内容,无非是谁的主意新奇,谁的礼物贵重。也就是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的不断增多。
既然如此,只要设定仪式成本和规格的上限,攀比就不是问题。
反对理由三,仪式感的成本问题说来说去,仪式感的成本,才是真正的诟病所在。
一是成本的高低问题,二是成本由谁来担的问题。
家里有娃的家长都知道,每逢开学前夕,都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各种表格的填写、各种形式作业的整理、文具的购置、家长会请假准备。。。
这种情况下还需要为开学仪式挖空心思想点子,掏空钱包买礼物,甚至要到现场布置场地,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家长自然会怨声载道。
如果把负担压到老师头上呢?老师也很忙很累,而且这种“仪式感”服务,并不是老师的工作职责。
在我看来,不如本着“谁享受、谁劳动”的原则,把仪式感的操办问题丢给孩子们。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孩子组成“开学仪式筹办委员会”,限定预算,限定规格地把工作交给孩子。
高年级低年级的孩子搭配工作,如何设计仪式环节、如何分配预算、如何采买,整套流程操办下来,对大人来说很烦,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仪式的准备占用的是假期时间,也不存在影响学习的问题。
最后,为什么家长对于学校活动反应这么大?我想这还折射出一个问题,家长的负担太重了,形式主义的“作业”太多了。相信转发这些任务的老师,也很苦很难。
如果能够把让家长到校门口轮流站岗、摆拍看某某节目、注册某某公众号之类花里胡哨的真正的“形式主义”任务去掉,开学仪式感,我倒是愿意支持一把。
不管是对上上一辈人,还是对上下一辈人,花钱的一直是中间那一辈人啊,花钱的人不开心很正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