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郭襄对郭靖见死不救,你看黄蓉给了郭芙什么,她很难不恨父母

耳东品文史 2024-05-05 00:02:47

《倚天屠龙记》注定是一部让人意难平的作品,因为它作为“射雕三部曲”的终结篇,与前作的关联其实并不多,当然,其中最核心的线索倚天剑与屠龙刀都可以视为郭靖与杨过的遗物,但金庸并未让这些老角色在此作中登场对于读者而言无疑是一大憾事。

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金庸在此作中赋予了郭靖一个极其悲壮的结局,即战死襄阳。

不过比起郭靖战死这件事本身而言,更让笔者在意的其实是郭襄的态度,为何父母战死时,她没有选择与父母一同守城?这背后又有何隐情?

一、北侠郭靖的陨落

郭靖之死并不让人意外,甚至可以说自他选择守卫襄阳的那一刻起,他的半只脚就已经踏入了鬼门关里,因为凭他的一己之力是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的,这一点,郭靖也看得十分通透。

(郭襄剧照)

当年杨过就与他探讨过此事,他们之间有过这么一番对话:“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

说白了,郭靖也知道襄阳城是守不住的,可《神雕侠侣》书末的那次襄阳大战中,即便知道襄阳城注定会被攻陷,群雄不还是选择奋力拼搏了一把吗?

后来还是在群雄协力之下,杨过飞石杀大汗,击退了蒙古大军,所以从武侠的角度来看,武林高手要对抗千军万马也绝非毫无办法,有时候的确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擒贼先擒王的效果,自然也就能守下襄阳了。

(郭靖、杨过剧照)

然而《倚天屠龙记》中还是传来了噩耗:“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该来的还是来了,还是那句话,襄阳城破是历史事实,郭靖挡不住的不是蒙古的千军万马,而是历史的洪流,他决心死守襄阳,就注定难逃一死。

但无论如何郭襄此时不该出现在西川。

她是怎么想的?

二、不分主次的郭襄

有人说郭襄心中只有杨过,所以才会不顾父母的生死,一直在外游山玩水。

其实襄阳战事一直都十分紧张,而且郭襄当年已经有过一次外出游玩,继而落入敌人手中沦为俘虏的经历,那一次就差点害得郭靖分心,若当时襄阳城就被攻破,那郭襄就是千古罪人,她岂能一错再错?

事实上当时的郭襄也表现出了几分愧疚之意,比如郭靖决定要放弃她的时候,他们父女二人之间有过这么一番对话。

(郭襄、杨过剧照)

原著道:“他知蒙古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要杀死郭襄,视作等闲。抬起头来,遥见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痛,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女儿名叫郭襄,为了郭家名声,为了襄阳,死就死好了!你们千万别顾念女儿,中了奸计。’”

这说明郭襄是明事理的,可为何后来的她又犯迷糊了?

答案或许很简单,是父母的偏心让她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

三、郭靖与黄蓉的偏心

郭靖和黄蓉什么时候偏心了?偏向了谁?

答案是郭芙。

《倚天屠龙记》中,郭襄曾两次提到郭芙,但提到姐姐的时候,她却没有半句好话。

比如当年还是个少年的张三丰要投奔郭靖,还是郭襄引荐的,但她却多补充了一句:“你跟我爹爹妈妈说,我身子很好,请他们不用记挂。我爹爹最喜欢少年英雄,见你这等人才,说不定会收了你做徒儿。我弟弟忠厚老实,一定跟你很说得来。只是我姊姊脾气大些,一个不对,说话便不给人留脸面,但你只须顺着她些儿,也就是了。”

(郭靖、黄蓉剧照)

又比如峨眉派弟子周芷若提到祖师婆婆传下的关于“倚天屠龙的计划”时,提到这么一句:“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郭祖师另有个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鲁莽暴躁,因此郭大侠夫妇没将刀剑传给她。”

哪有这么向自己的弟子介绍自己的姐姐的?

这些细节都能证明她对自己的姐姐是有成见的,而他讨厌姐姐,乃至讨厌偏心的父母,也完全有据可循。

在父母看来,郭襄和郭破虏是更能干一些,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所以他们就理应多干活,于是他们被赋予了“保管倚天剑与屠龙刀”的重任。

而郭芙那草包得到了什么?无他,唯有父母的偏爱,她得到的只有一副软猬甲,父母把最多的关爱给了她,你可以看到,甚至在最后的阵亡名单里,都没有郭芙的大名,可见她早已被郭靖夫妇送出了城,所以凭什么要求郭襄与父母一同守城?

(郭芙、郭襄剧照)

别说郭襄深明大义,当年的她也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小妮子,你能要求她想通些什么?正是叛逆的年龄,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她会对父母和姐姐有抵触情绪也实属正常。

至于后来她为何急着赶回襄阳,也实属人之常情,她也非铁石心肠之人,当真正听到父母战死的消息时,她怎能不急?可以说金庸赋予这个国祥角色的安排都是符合人性的,也是符合常理的。

对于郭襄的经历,笔者感同身受,现实中也不乏家长更偏爱某一个孩子的情况,越是能干的孩子,越得不到关爱,反倒是那些不太孝顺的总被父母记挂,着实让人不解。

1 阅读: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