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新兵对日军作战四战四捷,几乎零伤亡,一月内队伍扩大近一倍

晚上回忆这百年 2024-08-03 11:10:40

八路军在伏击鬼子

1938年10月,寿光中心县委正式成立,张海邦任县委书记,赵寄舟任军事部长。张海邦、赵寄舟、李雪峰负责组织筹划地方武装的建设工作。

日本鬼子对张景月(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十五旅旅长)顽军几次扫荡后,张景月部插枪逃跑,离开寿光地区。张海邦立即下令各区党组织紧急动员,全力以赴,搜集张部隐藏、丢弃在农村的枪支弹药,组织抗日游击队,迅速到寿光八区浊北村集合。通知要求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一定要争取尽快建立一支由中心县委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以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

接到命令,赵寄舟立即组织人员起枪,在寿光留吕斟灌南庄起了几十支,在南河、北河起了几十支,其中还有一挺歪把子机关枪。

八支队叛逃人员、张景月的骑兵大队长刘勇山逃散时,把11支枪插在八区北河村丁荣敏家里,派两个人看守,一个是王姓班长,一个是丁连荣。丁连荣,原在八支队任排长,热心抗日,内心仍然向着八路军。

我地方武装人员张一中以脱离八支队的普通农民名义接近丁连荣,跟他讲:“现在日寇凶狠毒辣,到处烧杀抢掠,老百姓遭受苦难,你还有枪和鬼子拼一番,而我……”丁连荣说:“我是真心想干八路,请你到八支队留守处给疏通一下好吗?”张一中看他确有诚意,便答应疏通。

赵寄舟命张一中立即带人去起枪,说:“王班长如果顽固不化,可就地解决。”态度坚决果断,没有回旋余地。张一中马上找到丁连荣,说明意图,接着叫他带人取枪,看枪的王班长果然顽固不化,武工队只好将他就地解决,取枪11支。

接着,赵寄舟又到南河、小宅科、浊北等村,巧妙地起了2支匣枪、一支马枪、7支步枪。这些枪支为独立营的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1939年2月16日,寿光独立营在邢家茅坨村宣告成立。赵寄舟任营长,张海邦兼任教导员,主要成员是六、八、十区游击小组,骨干是八支队留守的休养人员。独立营辖一、三、五连,全营官兵300余人,十区抗日游击队编入三连。

4月中旬,独立营得到寿东情报站情报,日军一个小队进犯牛头镇、寇家坞。赵寄舟立即召开各连干部会议,进行战前动员,他强调说:“这次战斗,是寿光独立营组建后的第一仗,只能赢,不能输。日军一个小队,只有三四十个人,孤军深入,我们有能力战胜他们。如果日军兵力多,形势对我们不利,我们也有把握安全转移到清水泊,所以这一仗必须打出独立营的威风。”

随后命令五连做预备队,一、三连在牛头镇西北洼隐蔽埋伏,由他亲自指挥作战。

34名日军果然出现,列队前进,如入无人之境。日军进入独立营火力圈,赵寄舟大喊一声:“打!”一连指战员一齐开枪射击。日军慌忙组织还击,机枪火力虽然猛烈,但独立营战士隐蔽很好,没有伤亡,而日军却伤亡了十余人,只好边打边退,抬着伤亡士兵逃走。

赵寄舟看了地形平坦开阔,对出击不利,果断下令:“撤兵回营!”这次对日军作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独立营指战员的士气和信心。

4月下旬,独立营又得到情报,日伪军50余人到半截河村附近抢粮。张海邦同赵寄舟及参谋人员研究作战方案。赵寄舟说:“根据第一次作战经验,派一个连即可,作战地区的地形很好,可以把日军放到近处开枪。参战部队于天亮前到半截河村待敌。”张海邦说:“我看把这次作战任务交给五连吧,让他们尽快得到实战锻炼。”赵寄舟同意,于当天深夜带着五连出发,在半截河村外弥河堤岸潜伏。

第二天下午,日伪军50余人抢粮而回,五连凭借弥河堤岸的有利地形,突然向日伪军开火,因距离很近,日伪军当场伤亡20余人。日军用机枪扫射还击,五连战士利用堤坝做掩护。日军因伤亡过大,不敢恋战,最后弃粮逃跑。

5月,寿光独立营特务连袭击日寇刚建成的丰城据点,毙伤敌伪8名,俘敌2名,残敌狼狈逃窜。

寿光独立营成立仅一个月,连打几次胜仗,解除了新兵对日军作战的顾虑,提高了八路军的声望,增强了群众的抗战信心。由于指战员共同努力,寿光独立营在革命群众的踊跃支持下发展很快,一个多月就由300多人发展到500多人。

不久,寿光独立营奉命扩编为八路军第三支队寿光独立团,赵寄舟任团长(群众都习惯称“赵司令”),张海邦任政委,李雪峰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一、三、五、七连,骑兵分队和特务连,魏国贤任特务连连长兼指导员,全团战斗人员达700多人,并建立了精悍的司、政、后机关。

日寇在某些设立据点的集市上,每到集日,便大摇大摆地抢东西。

独立团团长赵寄舟得知情况后,立刻找到武工队长马景商量。马景说:“这股气我已憋了很久了。放心吧司令,再到丰城集时,让我来教训教训这帮杂种。”赵寄舟说:“行,不过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好好筹划,做到万无一失才行。”

7月初一这天,丰城集又到了,赶集的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卖瓜果蔬菜的地方,更是筐篓相接,摊担相连。

马景和一名武工队队员小张化装成赶集的农民,穿着大腰裤子,光着脊梁,挑着一担萝卜种来到集市上,挤块地方放下担子,借擦汗的工夫四处打量了一下。正好有两个日本兵肩背大枪从人群中走了过来,看到板桥村一农民面前摆着两筐大黄杏,上去就抢:“黄杏的,香喷喷的!我的米西米西。”躬下腰边选边吃。

马景四处一瞥,没有其他敌人,便向小张使个眼色,两人同时挤到鬼子背后,抽出匣枪向鬼子脑袋打去。“叭!”地一声枪响,马景面前的鬼子脑浆迸裂,一下扑倒在杏筐上。马景弯腰摘下三八大盖枪,背在肩上从容走进了人群。

小张那边却出了状况,枪弹是颗臭火,没有打响。鬼子回头一看,只见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自己,一下吓蒙了,掉头乱跑。小张紧追不放,鬼子慌不择路,一头钻进卖布人的布床底下,小张慌张无计,只知用枪托狠揍鬼子的屁股,鬼子则像死猪一样不喊不动。

马景回头不见小张,迅速返回,见小张满头大汗在揍鬼子,一步跨过去,抬手一枪,将鬼子击成重伤,随手用刀子割断鬼子枪背带,抽出大枪扔给小张,说:“走,到集东北角跳围子墙去!”

当鬼子闻声追赶时,马景两人已经回到傅家茅坨,正在喝着烧酒。赵寄舟表扬了两人的英勇行为。自此以后,鬼子单兵再也不敢外出赶集了。

1939年11月初,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在司令员杨国夫、政委徐彬、副司令员马千里的带领下进驻寿光,打破了张景月独霸寿光的美梦。张景月依仗有山东省国民政府撑腰,继续与八路军搞摩擦,并在袁家桥村(属寿光市田柳镇)修建据点,作为袭击抗日根据地的桥头堡。

为了打击张景月顽军的嚣张气焰,杨国夫决定派三旅基干二营拔除袁家桥据点,解除对牛头镇地区的威胁。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基干营营长许云轩、教导员孙正仁,独立团团长赵寄舟、副团长隋苇塘等人与会,讨论袁家桥作战部署。

赵寄舟汇报说:“袁家桥位于牛头镇以南20华里处,是十五旅进攻抗日根据地的桥头堡。有十五旅的一个主力营驻守,兵力400多人。村外有两道防御工事,第一道是用战壕相连的单兵掩体,第二道是依托农房和街道构成的重点防守区,每个防守区配备一个连的兵力。村内主要路口有地堡,形成交叉火力网,防守较为严密。村外地势平坦,可利用的地形不多,易守难攻。守敌武器装备较好,有些惯匪充当骨干,战斗力较强。”

他建议:“如强攻袁家桥,会有较大的伤亡。因此,我的设想是调虎离山,引蛇出洞,智取袁家桥——首先包围袁家桥,虚张声势,发起攻击,然后假装撤退,诱敌追击,一部伏兵趁机将追兵歼灭于野外,另一部伏兵趁机攻占袁家桥。”

与会领导和参谋人员一致认为,该作战方案可行。即使顽军不出来追击,也可以麻痹敌人,便于今后作战,对我军毫发无损。

在讨论使用哪支部队执行作战任务时,许云轩和赵寄舟都表示,希望自己能带领所属部队去。经过权衡,杨司令最后决定,赵寄舟指挥基干二营执行主攻任务,独立团担任佯攻和警戒、打援任务。

杨司令说:“赵团长熟悉当地情况,基干二营装备好、战斗力强,由赵团长指挥作战,是把两个优势都发挥出来,保证三支队首战必胜。”

袁家桥战斗打响后,独立团虚张声势,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扑向敌人,顽军用机枪猛烈扫射,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独立团特务连边打边退,诱敌出击。顽军果然上当,出动两个连进行追击,被基干二营包围,全歼于野外。东西两侧的伏兵,趁机向袁家桥发起攻击,只遇到零星抵抗便攻入村内,袁家桥守敌大部被歼,这次战斗共缴获步枪300余支。

1 阅读:197

晚上回忆这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