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读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这的确是他的代表作,不过他还写过很多历史著作,其中《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是我认为他写的非常不错的有关明代财政与税收的书。
这本书基于《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以及明代地方志等史料,吸收了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对明代财政与税收进行详细分析,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于想要了解明代财政的读者来说很有价值。
明代大多数政府机构沿袭唐、宋、元的制度,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就统治权力而言,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国家收入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严格控制海上贸易,闭关锁国。
明代统治的独特之处在于农村经济观念相对保守,这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结果反过来还会威胁到帝国的政治统一。虽然明代统治者提倡简明划一,但他们的政策是以国家经济活动保持最低水平为基础的,他们根本无法实现目标。这自然就导致明代财政上资金短缺。
明代的财政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央指令,分散管理,任务十分艰巨,还使得更多人关心各自的利益,各部在财政管理上也会产生矛盾。另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官员们认为低税收对纳税人有好处,但这种看法却是错误的,这导致正常税收不足以弥补支出,必要的项目开支就需要以其他方式解决,预算不足还容易导致明朝官员的腐败行为。
除了财政收入不足外,宫廷开支却在不断上升,宝钞的流通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行为。虽然明朝统治者对财政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对于一个主要靠土地收入的大国而言,税收水平仅为农业产量的10%,其实并不高。再说,张居正绝大多数时间致力于收集更加准确的财政数据、实施现行的税法和充实国库方面,从来没有能进行任何根本性的改革。
税收不足,政府就很难造福于民,即使保证了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却不能惠及直接的劳动者。除了土地之外,虽然盐业以及其他行业也可以带来收入,但因其管理以及税收水平低等问题,也不能解决财政赤字问题。
不得不说,明帝国的行政管理不善与管理效率之低,使得明朝财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而这也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密切关联。
总之,黄仁宇这本《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带我们拨开历史谜团,更加清晰的认识了明代的财政与税收问题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