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公瑛(富书作者)
人最可怕的是陷入自己的思维,看不见别人的处境和艰难。
香港富豪田北辰,出生在优越的家庭,名校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公司。
他以自己的经历认为,穷人之所以翻不了身是因为懒,害怕吃苦,不值得同情。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公开参加《穷富翁大作战》的底层体验,为穷人们做榜样。
然而两天过后,就被啪啪打脸。
当富豪成为清洁工,住在不足15尺的“笼屋”,每天扫地,倒垃圾十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也吃不起一餐盒饭,他才知道底层人的处境有多难。
富二代的他,身边围绕的是精英,看到的是资源和机会,听到的是如何创业和借势,相信的是“只要你有斗志,弱者也能变强者”。
接收的信息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圈层。
只接受自己认同的信息,拒绝其他圈层的观念和看法,是一个作“茧”自缚的开始。
警惕“信息孤岛”
董宇辉说:“以前我们以为互联网会打开外部智库,让我们跳出盒子去看到更多,思考更多。”
其实,并没有,因为大数据会投其所好,我们最后处于信息茧房之中,还不如古人看到的真实,看到的多。
什么是信息“茧房”?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只关注自己喜欢的,自己认可的信息,久而久之,就会被这些同类信息包围成一个“蚕茧”,形成桎梏。
这些“蚕茧”把不同圈层的人,分割成不同的“孤岛”,彼此之间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有一阵子,一个叫秀才的视频博主爆火,在中老年圈是顶流,直到他被封号的消息传来,年轻人才惊讶发现,他居然是一名千万粉丝的视频博主,在年轻人圈中,却查无此人。
不仅是视频平台的精准推送,把不同年龄的人,分隔在不同的信息茧房,也有人主动选择待在自己的舒适领域,而不知外面的世界。
曾经有个很火的综艺节目《考不好没关系》,有一期很有意思的节目。
节目里,主持人张绍刚,邀请了很多博士爸爸,让他们来做很简单的常识题。
结果这些爸爸创造了一个纪录,该节目开播以来的最低分——平均得23分。
高学历的博士爸爸,为何得分如此之低?
一个博士爸爸解释道:“这并不奇怪,我们这些做博士的人,做研究就是在一个地方向下挖井,挖得越深,越了解井下的世界,但抬头看到的天空却越窄,所以很多方面,我们还不如普通人。”
在海量的信息涌来时,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接收,以节省我们的精力。
但只接受自己领域内或让自己舒适的信息,就会被单一、片面的信息误导,造成自视甚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坐井观天,看不到井口以外的天空。
要废掉一个人,就让他一直沉迷在自己的世界
《拆掉思维里的墙》里说:“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你的样子。你的认知高度,就是你能站到的高度。”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喜好得到了最大程度满足,你观看某个视频之后,就会持续收到类似视频的推送;你给某篇文章点赞之后,你会经常刷到这类文章。
你不喜欢的,不感兴趣的,都给你过滤掉了,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
久而久之,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单一,许多事情的真相被埋没在网络的背后。
艺术家向梅,被一些不良媒体造谣,说她退休后生活悲惨,并大肆渲染,很快谣言得到疯传,并不断得到转发扩散。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也加入“正义”的讨伐队伍之中,对向梅的家人进行攻击、辱骂,给向梅和家人带来了伤害。
即便在向梅本人出来辟谣后,却依然有人相信谣言。
当人反复接收某个信息和观点时,就更容易偏信它是真的。
在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中,若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偏见就会被不断加深。
网友@小琳 在知乎上说了自己的遭遇。
过年回老家,和亲戚闲聊,当提到自己在大城市的工资后,亲戚竟嘲讽他:“读那么多书,在大城市有什么用,还不如做直播。”
因为亲戚看到的是,身边很多人在家做直播,月入好几万,还不费劲。
小琳解释说,做直播赚到钱的只是少数。
亲戚立即反驳,他认识好几个做直播的,都已实现财务自由。
无论小琳怎么解释,亲戚都觉得自己见到的才是真的,比她懂得更多,见得更广。她只好闭嘴,不再与对方争辩。
罗翔说:“人们会用偏见不断地强化边界。当你接受了偏见,你就会选择性的继续接受这种偏见。”
当一个人,习惯性地只相信眼见为实,看不到眼前以外地方,只接受与自己一致的观点,就会陷入片面的误导,以为自己掌握的才是世界的真相。
走出去,打破“茧房”束缚
曾经,我们以为网络可以带我们看到更多元的内容,见更大的天地,然而现实却是,大数据精准推送和阶层固化把我们禁锢在自己的领地里,失去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我们该如何打破“茧房”,看到外面的世界?
1、主动获取信息,拒绝投喂
盲目的人,摄取海量信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清醒的人,筛选有效信息,更新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认知。
刷视频、看新闻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来为自己服务。
进行主题搜索式阅读,同个主题,多看不同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一件事。
看新闻挑选官媒网站,更有可信度,不随意相信没有证据的传言。
接纳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并试图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主动获取信息是为筛选,被动投喂会被驯化,做个主动的人,驾驭需要的信息,筛除多余的干扰。
2、少刷视频,多看书
空隙时,人的第一习惯就是刷手机,累了放松下,没有问题的。
如果把午休、吃饭、排队、睡前、通勤路上的时间都用来刷视频,就会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短视频是短时的感官强烈刺激,一直接收会让大脑处于不思考的状态,久了大脑就会麻木退化,注意力也会下降。
而且短视频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甚至还会带偏我们的认知。
而书籍就不一样,一本书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个创作者多年的见识与积累。
读的书越多,就会理解不同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打开思维转换的开关。
书籍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能随时停下思考,去发挥更多的想象,不会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
3、多与不同的人线下交流
每个人都有一套思维模式,见的人越多,越会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有很多事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
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情况不同。
读过的那些万卷书,需要见万种人才能理解和消化,也需要走万里路去验证。
见不同层次的人,听不同的故事,获取不同的经验,尽量避免信息“茧房”带来的束缚。
看得见成功之人的魄力和勇敢,但不迷信权威就是正确;
能体谅小人物的困境与挣扎,但也不会看不起他们的坚持与智慧。
网络世界虽有需要的精神食粮,但线下世界的人间烟火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多走出去,见现实中的人,让偏见和固执在交流中消融。
在人际交往和信息选择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和思维相似或经历相仿的人建立联系。
随着思维习惯的养成,改变的难度和成本就会越来越大。
当你逃避、忽略、反感那些与自己思维不同的人和截然相反的观点,也就失去了兼听则明,深度思考的能力。
然而,真实的世界是多元和多面的。
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言:“一个人能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并行不悖,才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愿你以开放的心态,容纳与己不同的观点和思维,积极地学习和沟通,丰富自己,拓宽思维。
作者简介:蒲公瑛,富书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第4本书已出版,图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