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母们总会在教育问题上,产生各种各样的迷思和纠结。既希望孩子可以勇敢地忠于自我,同时又希望他们可以如同大人一样圆滑地盲从。你是不是这样的家长呢?
在集体生活中,“从众”的行为表达或许可以给予孩子“保护”,但是如果这与孩子的真实内心或者事实真相相违背时,惯于盲从反倒是对父母教育的极大否定。
这几天岚姐发现儿子一直闷闷不乐的,这与小家伙平时的状态大相径庭。想到孩子每天早上上学都愁眉苦脸的,岚姐觉得“可能是在学校遇到麻烦了。”联想到自己此前看到过的有关校园霸凌的新闻,岚姐十分焦虑。
晚上临睡前,岚姐终于忍不住询问起了儿子的“不开心”。小家伙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前几天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我同桌,老师发了很大的火,那以后,同学们就都不愿意和我同桌一起玩了!”
随后小家伙顿了顿说道,“我和我同桌以前关系很好的,我很犹豫,要不要和其他同学一样疏远他。其实同桌没啥大毛病,就是上课喜欢搞小动作而已!”听到儿子这样说后,岚姐明白了他的纠结。
“不过最后我还是决定和大家一样不搭理他了,如果我还和他一起玩,同学们也会孤立我的!再说了,你不是说让我和同学搞好关系吗?我不能因为同桌一个人而放弃和同学们正常相处。”
说到这里孩子有些心虚,显然,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太对,正在努力找理由说服自己。
听完孩子的一段话后,岚姐没有急着否定,当然,也没有对孩子的做法表示赞同。而是平静的说:“能够融入集体是好事,但如果明知道是错的还听从,那就是盲从。不管别人的偏见多深,你都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主见也是种勇敢。”
教会孩子不从众,这样的教育究竟对不对?时下,孩子们的想法更加早熟,这使得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比父母想象中的更复杂。不过,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在面对是非对错的选择时,并不一定就能做到坚定立场。
在集体生活中,从众的表现时而有之,甚至有些时候,孩子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对于父母而言,有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合群,不被孤立就好,从众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但其实,虽然看上去,孩子身上的从众行为,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正在渐渐地失去,忠于内心的勇气,以及敢于独立思考的勇敢。
大家说的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大家做得并不一定都是没有差错的,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的孩子,势必只能被“集体”牵着鼻子走。
虽然说,教会孩子坚持自我,可能会导致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遭遇一些社交“风险”,比如被同伴歧视、被团体孤立。但是,相较于更长远的个人成长,以及内在品质素养而言,坚守自我才更容易不迷失自我。
“人云亦云”有时候也是一种懦弱,真正的勇敢,是懂得明辨是非。父母所给予的成长引导,包括把孩子培养得勇敢,而这份勇敢并不包括盲目地“从众”。
父母们习惯了成人世界的“圆滑”,但却不应该,把这份世故,过早地传递给孩子,尤其是在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可塑性的阶段。
Tips: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拥有待人接物的原则和底线,孩子本能的正直和单纯,应该由大人们来一起守护。
父母教育应该少一些“功利心”父母在教育孩子正直勇敢的时候,先要确保娃内心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在他们做出选择时,才会更有底气一些。
父母的支持和理解,让孩子明白自己并不孤独,同时也让他们不再犹豫,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相较于不接地气的大道理,父母的“无条件站队”,更加能让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如果,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愿意给予孩子适当的话语权和选择权,那么,这种“被忽视”的成长环境,也会导致他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没有存在感。习惯了被人忽视喜好、想法,自然不会主动地去为自己争取权利。
所以,请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存在感的成长环境,这更加有助于他坚定自我,勇敢地为自己发声。
从众的行为表现,其实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如果家长们没有对此给予重视,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受到影响,这对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价值的确认等方面,都会造成阻碍。
Tips:盲从或许不会让孩子“被孤立”,但是却也让孩子没了属于自我的存在感。
结语:
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相处融洽,这样的教育初衷不可置否,但是,如果这需要孩子不断地妥协和盲从,那么,父母们就该反思,自己是否在一味地减轻自身教育压力的同时,教会了孩子轻视自我?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