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捡漏王”发现越王古剑,内地企业豪掷百万“赎身”,成佳话

瑞知道史 2024-08-05 00:43:02

1995年初秋,被文玩业界称为“神仙捡漏王”的马承源接到了一份来自香港的拍卖清单,上面一张青铜古剑的照片让马承源心跳落了半拍:这把剑如果是真品,那就是一件国宝级文物!看着这图片,马承源立刻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马承源曾任上海博物馆馆长,是享誉国内外的青铜器专家,著有《中国青铜器》等著作。在文物界素有“北李(李学勤)南马(马承源)”之称。而相比这文绉绉的美名,“神仙捡漏王”更令人津津乐道。

说是捡漏王,就是因为马承源不仅有一双慧眼,还有超级爆棚的运气。例如,1992年,马承源得到消息,说香港古玩市场有一套14枚编钟现世。得到消息后,马承源立刻飞到香港,并辗转看到了这些编钟,经过鉴定,马承源毫不犹豫东拼西凑了100万港币,重金买回了上海。

而这一套编钟,后来被证明是内地摸金校尉刚盗出来的,还冒着热气……这一套编钟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马承源也是一战成名,成为了一代捡漏王。

而三年过去了,马承源再一次激动非常,难道他捡漏的运气又来了?

其实,支撑马承源运气的,不仅是多年积累的知识底蕴,还有积攒的人脉,这一份青铜剑的拍卖资料,就是香港一位好友提供的。

为了看到这一柄古剑,马承源再次起飞,等到了香港,他赶紧联系了熟人,由朋友引路后的一番操作,只为了能一睹这青铜古剑的真容。

结果,一打眼,马承源就惊呆了,这柄剑线条流畅,形制优美,身长52.4厘米,最宽处4.1厘米,呈现非常典型的春秋古剑的特点,而且,这剑保存得太好了。

剑配着完整的黑漆剑鞘,宝剑出鞘,寒光凛凛,而且,剑缑(剑茎上缠绕的丝绳)竟然也保存着,并鉴定后是原配!

这样完美的一柄千年古剑,已是珍宝,但剑格上的几个铭文,让这柄古剑一跃成为神品!

原来,剑格上铸有错金鸟虫书铭文八字: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若考释无误,则此剑的主人堪称大名鼎鼎——越王句践之子者旨於睗。

者[zhū]旨[jī]是越王的氏,於[yú]睗[shì]→越王的名,经考证确认越王者[zhū]旨[jī]於[yú]睗[shì],就是《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最终成为一代霸主的故事一直流传。但是勾践灭吴之后,越国的历史大家却知之甚少。

那历史的舞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公元前465年勾践去世后,他的太子鹿郢继位。鹿郢,又名与夷,越语名字是旨於睗。这一位国君颇有其父之风,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在他担任越王的六年中励精图治,带领越国成为了一个大国,并列于春秋群雄之间。

公元前458年,鹿郢薨逝,子不寿即位,虽然这时候越国国力仍旧强盛,霸主地位仍旧稳固,但从越王不寿开始便爆发了“越人三弑其君”事件。

战国初期,中原列国都在忙着变法图强,而越国却由于内乱而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国家走了下坡路。

但越国虽然最终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鹿郢这位在位只有6年的国君除了在史书上留下了寥寥数笔,但仍旧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铭刻了自己的痕迹。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佩剑,而吴越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战争主要依靠水兵和步兵,在短兵相接之中,一柄好剑就还成了打赢白刃战的重要一环。越剑款式多样,长短各取所需,短剑隐蔽性好,如同现在的匕首,但战场上需要长剑,然而青铜剑长了容易折断。越国工匠在同一把剑采用不同的合金比例铸造,剑身中脊部分含铜量高以增强韧性,锋刃部位含锡量高使其坚硬犀利,两次合成浇铸,这在当时算得上高科技,也推动着越国军事的强盛。

颇有其父之风的鹿郢爱剑,成为霸主后更是要用宝剑,鹿郢在位期间,命越国匠师们精铸了一大批兵器。由于精湛的技术,在千年前,越国的青铜剑就是有口皆碑的宝器,就连国君也把越剑当成珍藏,例如,“夫有於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

而鹿郢就拥有一大批宝剑,而这些兵器偶然现世千年之后,让人们回忆起这位在位时间不长,但不乏霸主之风的越王大手笔。

由于鹿郢的兵器并不少见,如今,在香港现世的越王宝剑也并不是孤品,但这柄宝剑不仅铸造得精美异常,而且有如此的保存程度,堪称奇迹。这就让这宝剑的价值大大提升。

当时,马承源承担着为浙江省博物馆寻宝的重任,这一柄千年古剑不仅自身价值非凡,而且与江浙有着极深的渊源。于是,马承源打定主意,要将宝剑带回去。

但着宝剑虽好,但价钱却也太高了。古董商人直接开价100万港元,而且,撂下话:东西不愁卖,海外有的是买家!

把消息传回大陆,浙江省博物馆表态: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将这柄宝剑抢救回来!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马承源向在港友人借了10万港币,抢先付了定金,并且开动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大义,又以上海博物馆和个人声誉作保,说服卖家破例允许将宝剑带回了境内。

但卖方也发出通知:月底前必须付足价款,否则宝剑将收回。

当年10月19日,浙江省文物局从上海迎取越王古剑回杭,越王名剑,重返故里,是文保界的一件大事,令人欣喜若狂。

但麻烦事还是来了,在10月28日开办的拍卖会上,说好了拍下古剑捐献博物馆的几家企业临时哑火,古剑归宿一时难以预料。

那时,浙江省博物馆经费有限,买下这一柄宝剑实在囊中羞涩,但为了这一件国之重宝避免流失海外的命运,博物馆上下还是下定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让这柄越王古剑在浙江省博物馆安下家来!

这一柄古剑的命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浙江省博物馆百十余名职工启动集资,有爱心华侨发起募捐,也有中学生捐出了省吃俭用的10元零花钱以表心意,还有残疾人千方百计寄来20元港币……

但到了最后关口,博物馆凑出的仍是一小部分钱款,好在,大陆民众的诚心感动了香港卖方,决定可以少许宽限。而在这时间,事情也终于迎来了真正的转机。

10月31日下午,杭州钢铁集团向省政府作出保证,若此剑确属真迹,杭钢愿出120万元人民币(当时港币对人民币比价为100港元兑换120元人民币),为抢救国宝的行动作出表率。

就这样,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这一柄古剑的归宿终于尘埃落定。

如今,这一柄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牙雕、清金箔贴花花轿(万工轿)、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北宋泥塑彩绘观音立像并称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经历过血雨腥风,见证过战火纷飞,身怀千年前的高科技,承载一代霸主的野心与希冀,这一柄古剑,寒气依旧,森然的剑刃背后,是一代国君的低语。

一切将成为往事,但这柄剑永远铭记传奇。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

瑞知道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