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恨新仇剪不断,盘点前八次俄土战争

佳霖谈历史 2023-10-28 11:32:00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被誉为“千年帝国”的拜占庭正式灭亡。

拜占庭的灭亡,历史意义重大。

不仅标志着中世纪结束,同时也宣告了东正教的四大牧首区,安条克、耶路撒冷、亚历山大里亚和君士坦丁堡,全部被穆斯林踩在了脚下。

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中,一部分宗教人士将目光转向北方,希望在遥远的莫斯科,重新找回罗马帝国的荣光。

1584年,在俄罗斯贵族和东正教会的安排下,莫斯科升级为东正教的第五大牧首区。

自此开始,俄罗斯人自诩“第三罗马”。

俄国既然以罗马的继承者自居,自然就要为拜占庭报仇。

俄罗斯和土耳其这对冤家,拉开了百年恩怨的序幕。

当然,早年俄国的实力远不如奥斯曼帝国。

所以第一次俄土战争,是由奥斯曼帝国挑起的。

1670年代,俄土通过战争,分别从波兰手中夺取左岸乌克兰和右岸乌克兰地区。

横穿乌克兰中部的第聂伯河,成为了俄土之间的新边界。

左岸乌克兰

之后,奥斯曼帝国在右岸乌克兰扶持亲土势力,希望借助这股势力,一举夺回俄国治下的乌克兰东部。

1676年,右岸乌克兰最高统帅多罗申科指挥1.2万人,占领左岸乌克兰的奇吉林城。

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俄国和右岸乌克兰迅速组成联军反击。

第一次俄土战争爆发。

当年8月,俄乌联军攻克奇吉林。并俘虏了多罗申科

眼见自己的代言人被拿下,奥斯曼苏丹非常气愤,于是便又派出4.5万大军,对齐吉林展开了进攻。

右岸乌克兰

随后,奥斯曼大军和俄罗斯大军对阵,展开双方的首次大会战。

结果土军大败,损失惨重。

迫于无奈,奥斯曼帝国只好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承认左岸乌克兰归属俄国,并约定停战期为20年。

第一次的俄土战争,其实只是一次试探性的战争。

俄土都想通过这次战争,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好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

由于奥斯曼帝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所以停战仅五年,俄国便撕毁条约,挑起了第二次俄土战争。

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攻维也纳失利,损失兵力近15万人。

随着这场战役的失败,奥斯曼对欧洲腹地发起大规模进攻的能力,戛然而止。

战后,沙皇彼得一世认为这正是俄国夺取黑海出海口的好时机。

于是,俄军便发动多次远征,试图拿下克里米亚和亚速。

远征克里米亚,俄军都是以失败告终,损兵折将数万人。

远征亚速,俄军第一次吃了没有海军的亏,虽然陆战赢了,但望洋兴叹。

有了这个教训,俄军在第二次远征前,扩充海军,这让他们成功拿下了亚速。

不过,土军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又夺回了失地。

第二次俄土战争从1686年打到1700年。

此时,俄瑞战争迫近,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强大的瑞典,俄国主动停战。

奥斯曼帝国因为家里一堆烂事,急于摆脱俄国的纠缠,便与俄国缔结了《君士坦丁堡和约》。

根据条约,亚速及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

是的,奥斯曼帝国赢了战争,但俄国通过灵活的外交策略,迫使对方割地求和。

这种奇耻大辱,让土耳其人耿耿于怀。也为双方的第三次大战埋下了伏笔。

1700年,“大北方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大发神威,百战百胜,一度打得彼得一世弃军而逃,几乎想要服毒自杀。

但奈何瑞典国力偏弱,一个仅有200万人口的国家,不足以匹配他的才华。

1709年,卡尔十二世率3万人围攻俄国要塞波尔塔瓦。

这一次,战神终于阴沟里翻船,不仅自己身受重伤,瑞军也是几乎全军覆没,卡尔十二世仅率1000残兵逃往奥斯曼帝国。

在他的怂恿下,本就耿耿于怀的奥斯曼帝国对俄宣战,并出兵收复顿河河口,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

卡尔十二世

这场大战,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但却陷入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联军的重重重包围之中。

眼看打不过,彼得一世只好认怂。

1711年7月,俄土签订《普鲁特和约》,俄军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亚速重归奥斯曼帝国统治。黑海也再次向俄国关上了大门。

第三次俄土战争后,卡尔十二世回到瑞典,实行改革,企图恢复国力。

但彼得一世没有给他喘息时间。

1713年至1714年,俄军连续发动了对瑞典进攻,夺取了一些原属瑞典的波罗的海沿岸领土,从而摆脱了没有大型出海口的历史。

俄国在“大北方战争”中取得的领土(红色区域)

也是从这时开始,俄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而作为对手的奥斯曼帝国,因为各种原因,暮气沉沉,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波罗的海只是一个陆间海,撑不起俄罗斯人的雄心壮志。

所以随着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俄国又盯上了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黑海。

1735年,俄罗斯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取胜后,联合奥地利,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第四次俄土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大战期间,俄军打败了土军,但土军打败了奥军。

战至1739年,奥地利年退出战争,将塞尔维亚、瓦拉几亚还给土耳其。

俄土则签订《贝尔格莱德和约》,奥斯曼帝国将亚速再次割让给俄国。

第四次俄土战争后,俄国控制亚速,完成了获取黑海出海口的第一步,奥斯曼帝国也失去与俄国在黑海周旋的基础。

1762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在推翻了丈夫彼得三世后,成为沙皇俄国的第八位皇帝。

一年后,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去世,波兰立陶宛联邦开始选举国王的谈判。

1764年9月,新国王选举大会正式召开,在俄国和普鲁士的支持下,斯坦尼斯瓦夫当选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

但没过多久,波兰发生了什拉赫塔贵族反对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的动乱。

俄国和普鲁士本就想瓜分波兰,见时机成熟,便出兵镇压动乱。

1768年,一部分叛乱武装由于无力对抗俄国的镇压,逃到了奥斯曼帝国。俄军以追捕叛乱者为名,直接杀入了奥斯曼帝国境内。

此举,激怒了土方,在要求道歉被拒后,奥斯曼帝国向俄国宣战。

此战,奥斯曼帝国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先发制人,出动8万大军进攻乌克兰。但最终被俄军击退。

另一边,俄军稳住阵脚后,兵分两路,与土军展开会战。

在海上战场,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歼灭奥斯曼帝国海军主力。

陆上战场,俄军的名将苏沃洛夫表现神勇,多次在巴尔干取得大胜。

两条战线同时失利,让奥斯曼帝国意识到,战胜俄国已无可能。

1774年,为了减少伤亡,奥斯曼帝国求和,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

根据条约,俄罗斯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彻底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第五次俄土战争后的势力划分

另外该条约还规定,俄国的商船可以在黑海自由航行,甚至俄国还可以在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修建一座东正教堂,并派代表管辖,这为日后俄国干预奥斯曼帝国内政埋下了伏笔。

第五次俄土战争,堪称是俄土战争的转折点。

此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全面陷入了劣势,成为完全被动挨打的一方。

1783年,俄国将克里米亚汗国吞并,引起了奥斯曼帝国的不满。

同时,由于俄国多次粗暴干涉奥斯曼帝国内政,让土方忍无可忍。

恰在这时,英国跳出来“搅屎”,鼓动奥斯曼帝国反击。

于是,奥斯曼帝国遂对俄开战。

沙俄步兵

第六次俄土战争,土军又是先发制人,但明显准备不足,开战伊始便被暴打,损失了上万大军和数百门火炮。

见盟友被暴打,瑞典加入战争。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立志复仇,向俄国首都彼得堡进军。

俄国遭到两面夹击,为避免两线作战,选择孤注一掷,优先对付土军。

此时,战场形势有利于瑞典。

但在关键时刻,瑞军内部的芬兰籍官兵发生骚乱,拒绝越境作战,大好机遇就这么流产了。

随后,俄军发起了一系列进攻,在陆上再次歼灭土军数万人。

同时,俄国海军在海上又一次重创了奥斯曼帝国海军。

战至1792年1月,奥斯曼帝国无力再战,只得签订《雅西和约》,承认俄国对克里米亚汗国的吞并,并割让部分比萨拉比亚地区给俄国。

这进一步巩固了俄国在黑海的阵地,为其深入巴尔干奠定了基础。

《雅西条约》规定的奥斯曼帝国割让区

第六次俄土战争后,俄国转而向西扩张。

然后,他们碰上了硬钉子,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拿破仑·波拿巴。

1805年12月,法国皇帝拿破仑,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亲临奥斯特里茨,展开“三皇之战”。

结果,法军大胜,歼敌3.6万。

凭借此战,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奥斯特里茨战役后,拿破仑与奥斯曼帝国搭上了联系,表示支持奥斯曼帝国复仇。

于是,土军便趁机对俄宣战。

1806年,趁机俄军主力被拿破仑牵制在普鲁士,土军出兵夺回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地的控制权。

俄军虽然打不过法军,但对付土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如果俄军兵力毕竟太少,而如果集中对付土军,势必又会给法国创造趁虚而入的机会。

所以,俄军在巴尔干和高加索两个战区稳住战线后,立即与土军签订了停战协定。

同时,亚历山大一世还与拿破仑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了私人会晤。并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

根据协议,法国与俄国结成反英同盟。

随后,俄军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土军。

奥斯曼帝国步兵

1810年,俄土两军在多瑙河沿岸展开拉锯战。

数月后,俄罗斯名将库图佐夫开始接管战斗。

他制定了一次大胆的诱敌战术,将俄军逐步向北撤回多瑙河南岸,做出要渡河北返的姿态,土军果然中计,结果被俄军切断了退路。

1811年10月2日,土军彻底崩溃,举旗投降。

七个月后,奥斯曼帝国承认战败,签署《布加勒斯特条约》,将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割让给俄国。

第七次俄土战争后的势力划分

第七次俄土战争,其实俄军没有将奥斯曼帝国视为主要对手。

俄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防御法国,然而即便如此,土军还是惨败。

这说明,19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已经完全落后于西方。急需要改革。

但正所谓“船大掉头难”,像奥斯曼这样的古典帝国,想要改革,谈何容易?

另一头,俄国在打趴老对手后,也放松了对奥斯曼帝国的蚕食计划。

因为拿破仑即将发动远征,俄军必须集中全力应对。

如果,拿破仑远征莫斯科时,有奥斯曼帝国在一旁牵制,或许行动会顺利很多。但历史不容假设。

拿破仑兵败莫斯科

1821年,土耳其统治下的希腊地区爆发独立运动。

1822年,希腊宣告独立。

随后,土军联合埃及进行镇压。

但在英法俄的干涉下,镇压失败。

1827年,奥斯曼苏丹得知英法与俄国爆发矛盾,便撕毁了俄土两国之前缔结的所有协定,对俄宣战,第八次俄土战争爆发。

四个月后,俄国向奥斯曼宣战。12万俄军兵分两路,分别在多瑙河战区和高加索战区迎战20万土军。

与第七次俄土战争一样,由于双方军力差距太大。

开战之后,两路俄军节节胜利,同时俄黑海舰队也封锁了土耳其海峡。

第八次俄土战争形势图

眼看伊斯坦布尔不保,奥斯曼帝国投子认负,再次签订条约,将多瑙河口和附近诸岛屿,以及库班河口以南的黑海东岸很大一部分土地,割让给俄国。

战后,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纷纷自治,奥斯曼帝国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困境。这下不改革是真不行了。

于是,在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推动下,奥斯曼帝国开启现代化改革。

这次改革的力度很大。奥斯曼帝国除了建立起现代化军队和行政系统外,还不再以宗教信仰作为评判臣民身份的标准,意图将更多的非穆斯林人口收为己用。

可是改革还未结束,俄土关系再生龃龉。

1853年,奥斯曼土耳其将其治下基督教圣地伯利恒的一座教堂管理权交给了天主教徒,这引发了东正教徒的不满。

作为东正教徒的保护人,沙皇尼古拉一世要求恢复东正教会对圣地的管辖权,在被土方拒绝后,俄军杀进了土耳其境内。

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

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肆意扩张,引起了欧洲各国恐慌。

同时,俄国还多次干扰欧洲各国的内部事务,在1848年爆发的欧洲大革命中,俄国人还以所谓“欧洲宪兵”身份,出兵镇压各国的革命运动,一时间风光无限。

俄国在欧陆一家独大,这让英、法很不满。

这对冤家随即一拍即合,出动大军支援奥斯曼帝国。

继拿破仑战争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一触即发。

0 阅读:59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