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些年走下来,如果说哪方面最有长进,大概就是慢慢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有可能,尝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所谓的“正确答案”,也不再那么执着,表达永远是在为立场服务,而立场往往无所谓对错,至少不绝对。立场不同,选择看到的信息不同,输出的观点自然不同。也慢慢不再与人争执,因为人和人太不一样了,成长经历、教育背景,赋予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底色,不同频的人,永远无法彼此理解和说服。
“我可以不理解你,不认同你,但我依旧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开阔眼界的同时走出偏见如果你在北京的街头摆摊卖画,路过的人可能会给你安上一个体面的名字一一街头艺术家;但如果你在小镇上干着同样的事情,大家可能只会认为你不务正业,无所作为。也许这就是偏见,当你所待的地方,所接触到的人包容性太小,就会出现偏见。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读书和看世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罗翔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农夫来到城市不懂交通规则,他不是蠢,他只是不太理解,什么叫交通规则。一个城里人到乡下分不清麦子和稻子,你也不能说他蠢,他只是不太理解。”
我很赞同一个观点——当你去的地方越多你就会走出这种地域偏见,当你的书读的越多,你也会慢慢的走出这种时代的偏见。所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一定有它的道理的。
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翻过的每一座山,看过的每一本书,都在开阔我们的眼界,扩大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包容性,慢慢的,我们会明白,一切存在即合理,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年代的隔阂也许不是最难跨越的鸿沟,偏见才是。
我们这代年轻人挂在嘴边的“躺平”、“摆烂”,其实就是对生活的反抗,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欲望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满足的时候,虚无主义随之而来。罗翔老师的解法:接受自己的有有限性。尽全力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结果的事与愿违。这其实就是自我和解的过程。许知远问他,这会不会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观点,他回答:“某种程度上是的”。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求自我,走出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困境,走出自己的认知局限,走出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偏见。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和知识的世界中,每一个新的想法和观点都有可能打破我们原有的认知。而那些只接受一种观点、抵制新知的人,实际上已经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固化了他们的偏见。他们以为自己是对的,而实际上他们只是没有见过世面,没有听过不同的声音。相反,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是有限的,我们的理性、我们的逻辑、我们的阅读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保持对新知的求知欲,才能打破自己的偏见,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走出偏见的过程。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新知,当我们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当我们愿意挑战自己的认知,我们就能够逐渐走出自己的偏见。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人到了社会里,一定要学会放下对自己的偏见。一个人到了社会里,一定要学会放下对自己的偏见,尤其是“好学生”。
一件事,别人做没关系,自己做了,就担心别人的目光;一句话,别人说没关系,自己说了,就担心别人怎么想;一点小失误、小问题,并不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却不能放下,要反复纠结自责,生怕自己人设崩塌。
需要想明白的是,为什么我就非得跟别人不一样?放下偏见,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把自己绷的太紧,珍惜已经拥有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这个基础上,任何一点点的进步,都值得褒扬。
希望我们都多读书,多看这个世界,在开阔眼界的同时走出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