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中,章法布局最实际的用途是什么?

江水清黄山明 2024-02-20 16:56:27

大家好,今天聊聊书法中章法的布局,关于这个内容我们以前文章说过因字附形,那些是技巧层面的东西。今天从实用性角度说说章法的目的是什么?

章法布局最为本质的内容是在保证艺术性的前提下,保证流畅书写前提下的易识别性。

给人第一印象是整体章法布局,大体一看,墨色变化多,留白疏密这些矛盾关系做的好,章盖的恰到好处。这是章法的第一层目的。

第二层目的就是识别内容。这里还是要设置个前提,在符合字法,且字法准确。在这个前提下,别人一行一行读下来看起来很痛快,很明了。不会产生第一行的字飘过来读成第二行里面去。

本质上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比如上图八大山人也是作品,五行字。大体章法比较简单。横无行竖有列。类似于楷书或者篆书隶书布局。亮点不在章法布局上面,在于字的写法,在于字与字搭配的好。字与字之间有大小疏密,笔画粗细。最核心的是字好。

按照这个逻辑,就是字绝对艺术性的时候,章法这些都是次要的。如果谁有这个实力,相信投展过程中,即使不拼接那些装修加分项依然很突出。

原因是,艺术性有了,每行清晰可辨。这就是相当于人穿衣服潇洒飘逸,脱了衣裳肌肉健美。由内到外都美好。

上图高二适的作品。一位老前辈的字。整体墨色对比明显。一笔墨,把墨水写到山穷水尽。墨多笔画浓厚,墨少笔画细些,再墨少写慢点,在墨少,逆笔藏锋,相当于一个笔画写两笔。

满构图,把纸张充分利用。到边到角。不管怎么摆动,墨色怎么变化。行距多么小,一行读下来还是清晰明了的。如果写的一行读不起来了,那就失去意义了,纯文字装饰工艺品了。

所以我们觉得上面这个作品好,那是因为它具备章法布局的两个核心:艺术性审美和文字识别性。有人会说草书我看不懂这能叫具备识别性吗?

当然叫,你看不懂,只要他笔法正确,字法正确,布局精美,看不懂只能自己下功夫学习啊!草书看不懂就背草书字典,刘洪彪也是这么过来的不是?隶书看不懂也背背记记,篆书也一样。喜欢什么书体就要学习它,不说能写,起码先能认识吧。

上图林散之的作品,真正书法大家,几乎没有太多花里胡俏了,回归艺术本身。当然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有的人性格狂野不喜欢这种岁月静好的章法也是能理解的。

上面这个字,看起来就赏心悦目,宁静人内心。他也是具备了章法美,以及字美。识别性兼具。

颜真卿湖州帖节选,米芾临本。一行下来虽有摆动,它形成了一定的留白,疏密关系。满构图。章法上也没问题吧。

识别性,一行摆动,一行还是可以易识别的。你第一行笔墨重,第二行这个位置轻一点,这本身就是区别于第一行,让第二行看起来更轻松。你第一行笔画粗,我第二行细点,这样人家一看清晰明了的就知道粗的是第一行,细的第二行。

你第一行字大,我第二行略微小点,这就是区别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让第一行读起来轻松点。试想一下,如果两行行距很密集,字大小差不多,墨色相当,那黑乎乎一片看起来能不吃力吗?

上图可以看看,五行怎么区分的。很明了。

上图王铎的作品局部,有字组,有浓淡。右侧第一行第一个字蘸墨水,第一个字浓黑,第二个字墨少了点,细点笔画,连带第三个字。到了第三个字基本油尽灯枯了。少蘸墨水,这里蘸墨水一下,但是别那么多,点一下,写到第一个字笔画比第一行略细,到第二个字开始枯笔了。右侧浓,这里枯笔,墨色对比,区分明显。扔字这里正常蘸墨水,黑浓,笔画粗。下面提笔,让笔画细点,写第三行。第二行前两个字结体宽博了,这边再宽就散架了,漏气,不聚气。气韵生动是什么?气韵生动就是气聚集如同湖水,流动如同溪流。溪流流进湖泊,湖泊流入地处溪流,都是活水。那么这边写紧凑点,聚聚气。第四行前两个字舒朗最后一个字又枯笔了。

在保证章法布局对比情况下很明显的区分行与行。这个布局书写过程中快速扫一眼前面的内容,方便做出安排。不要埋头眼前几个字。

李良东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好,心中要有点点线面意识。正所谓点多线来破,线多面来破。面多点开破。

这样解决呆板布局还是挺好的。

这就是书法艺术,实用性与美学高度统一。光顾实用性那是写字,光顾美学性,那是画画。两者兼具,书法艺术也。

祝大家日日精进!

(完)

0 阅读:7

江水清黄山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