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毛主席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出现怪事,吴连登几十年后道出答案
前言延安时期的毛泽东毛主席一生节俭不喜欢铺张浪费,但是在1975年12月26日这天,毛主席破例邀请自己的同事们来参加自己的生日聚餐。
就在生日当天,突发一件怪事,当事人吴连登回忆:
“那天给毛主席做了长寿面,奇怪的是,在没有人触碰的情况下,锅里的面条全部变成了碎片,甚至锅里连一根完整的面条都没有……”
毛主席温馨的81岁生日在延安时,很多战士们都想给毛主席祝寿,无一例外都被主席给拒绝了,战士们得知毛主席提倡节俭,不主张浪费后,所以关于庆祝他生日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随着毛主席步入老年,他似乎开始在意起“生日”二字,毛主席这辈子过得仅有几次的生日也发生在他晚年生病后,这或许是因为主席想接着生日的机会,去见一见他想见的人,跟自己的好同事们互诉衷肠。
1974年开始,毛主席发现自己患有严重的眼疾问题,他感觉看东西非常吃力,最明显的一次是在专列上。
毛泽东等人在专列上开会这天,主席的专用列车正在飞驰着,忙完工作的毛主席打算看看窗外风景休息休息眼睛,但是因为眼疾缘故,他完全看不清外面任何东西,主席大惊,他没想到自己的眼疾竟然严重到这般地步。
“东兴啊,我不要在郑州停车了,直接去武汉吧。”
收到毛主席指示的汪东兴将消息汇报给了列车司机。
毛主席这么迫切来武汉,也是因为武汉有可以治疗他眼睛的医生在。
毛泽东下午5点刚过,主席的专列就抵达了武汉江岸车站,毛主席在武汉休息了几天,随行医生知道毛主席现在被眼疾折磨得很痛苦,所以来到武汉后,吴旭君就吩咐工作人员赶紧帮毛主席联系大夫。
8月上旬,武汉的专家给毛主席做了会诊,他们发现毛主席得的是老年白内障,为了尽快解决病情,武汉医生们给出的治疗建议是:尽快做眼睛的白内障切除术。
毛主席的治疗意见于第一时间上报给了中央,中央认为只要可以保证毛主席安全,那么这个手术就可以做,然而毛主席拒绝了。
医生知道毛主席有顾虑,再安全的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万一有个什么意外,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历经苦难革命时期的毛主席,养成了轻易不就医的习惯。
毛泽东手术不做了,病还是得治,只不过采取的是保守治疗。
7月的武汉正处在炎热阶段,毛主席的房间里没有空调,也没有可以降温的设备,工作人员采用了古人智慧,他们找来几个大木桶,然后把冰冻好的冰块放到木桶里,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降温作用。
气温下降了,毛主席的眼疾也在医生的治疗下得到缓解,虽然肉眼看东西还是费劲,但可以借助放大镜来看,再一次看清东西的毛主席心情大好,他们在武汉停留了三个月,10月上旬,毛主席便带上工作人员去了长沙。
在长沙,毛主席度过了他81岁生日。
毛主席和群众在长沙,毛主席住进湖南省委宾馆九所,别看这里院落面积不大,但是这里的自然风景非常好,院子里有挂树,有腊梅,风一吹,植物沙沙作响,静怡也舒适。
毛主席是想在长沙休整一段时间,调解调解身体,自从1971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日益下降,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毛主席再也没有上过天安门城楼。
1972年1月上旬,毛主席突然陷入昏迷,这一次突发事件把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周恩来总理都吓得哇哇大哭。
先前的种种病情再加上后来被确诊的眼疾,毛主席真的要休息了。
奈何毛主席刚住进湖南省委宾馆九所没多久,他就要开始忙着接见外宾,与工作人员商讨如何筹备四届人大的相关事宜。
时间很快就来到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这天,那天毛主席一如往常起床阅读文件,他知道今天是自己生日,但比起工作来说,生日不值得一提。
毛泽东细心的工作人员们算到今天是主席生日,他们打算用自己的方式来帮毛主席庆生。
12月26日这天,主席的工作人员以及湖南省委宾馆的工作人员们都起了个大早,他们让后勤部人员去街市上买来一束鲜花,专门买的还是带露水的鲜花,工作人员仔仔细细把鲜花修剪了一番,然后把它们插到透明花瓶里,随后摆在了毛主席的会客厅里。
有鲜花也要有美食才行,大张旗鼓给毛主席做一桌生日餐显然不符合毛主席的一贯节俭作风,还是另找其他办法代替美食吧。
“我们不如准备一些小零食怎么样?”
“好啊!”
“毛主席是湖南人,我们准备些湖南风味的小吃果盘吧?”
工作人员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好在大家现在就在长沙,想要买湖南风味小吃那是再简单不过了,他们选了几样毛主席喜欢的小吃,整整齐齐码在果盘里,然后把果盘放在客厅的茶几上。
毛主席忙完工作后来到客厅休息,细心如他,很快,毛主席就发现客厅里的不同,他看了看鲜花,又抓了一把果盘里的吃食,随后毛主席对着工作人员露出一个好看的微笑。
此时无声胜有声,他懂,他们也懂。
毛泽东到了中午,宾馆厨房为毛主席做了一碗长寿面,还特意给毛主席准备了一瓶芙蓉酒,因为在家乡,所以毛主席兴致很好,他吃了面也喝了酒。
饭桌上,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给毛主席唱了好几首歌,其中《北京颂歌》是毛主席最喜欢的。
“北京啊北京,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
等到了晚上,工作人员们找来放在仓库里的记挂鞭炮,噼里啪啦的炮声,述说着所有人对毛主席81岁的祝福。
主席生日出现怪事,吴连登几十年后道出答案1974年的生日,并不是毛主席人生中最后一次生日,但这次却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吃正儿八经的长寿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生日过完了,毛主席也于1975年2月离开了长沙,主席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江西南昌。
毛主席在南昌待的时间不久,满打满算也就短短的几天,此时的毛主席身体很虚弱,站立都成了问题,只能靠工作人员搀扶,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这天毛主席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惊人举动。
毛泽东原先瘫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突然从椅子上稳稳当当站了起来,主席的突然起立吓坏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医护人员连忙上去搀扶着主席,怎知毛主席大力挣脱掉那几只挽在他胳膊上的手,主席缓缓弯下腰,对着现场所有工作人们鞠了个躬。
工作人员们被毛主席的举动震撼到了,也感动到了,有几位女性忍不住抽泣起来,一位名叫王惠英的女同志在多年后回忆起了当年主席鞠躬的场景,她说:
“我从心里发觉,毛主席实在是太伟大了,他可是全国人民衷心敬仰的领袖啊!但是他心中一直把群众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人民群众当中。”
离开南昌后,毛主席来到了杭州,按照原本计划,毛主席是打算在杭州多待一段时间,但是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在杭州久留,随行的医护人员也提出早点回北京的意见。
就这样,毛主席从杭州回到了北京。
3月下旬,毛主席的健康再一次亮起了红灯,自武汉医治后,毛主席的眼疾问题已经得到了控制,虽然看东西还是模模糊糊的,但起码没有出现下降情况,结果回到北京没几天,主席就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视力在不断下降。
毛泽东这一次除了视力下降之外,毛主席还出现了语言不清,说话困难等症状,这可不是好现象,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和护士们急忙针对这几个症状进行了治疗,与此同时还联系上了著名的眼科大夫,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毛主席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上文说到毛主席不愿意做眼睛手术,但是在1975年8月时,毛主席改了他的想法。
8月的一天下午,毛主席正在睡觉,他已经很久没有睡过这般安稳的觉了,等主席醒来时,已经到了傍晚,也许是因为有了良好的睡眠,那天主席心情格外好,晚上还多吃了几碗饭。
工作人员见毛主席兴致大好,就借着这当下得好氛围向毛主席提出了做眼科手术的请示。
毛主席同意了。
为了避免毛主席“变卦”工作人员立刻联系到毛主席的医护人员,让他们赶紧确定毛主席做手术的时间。
医护人员将毛主席的手术室设定在毛主席中南海的住所里,所谓的手术室,也不过是一间简简单单的房间而已,里面放着手术所需要的设备,负责给毛主席做手术的是一位名叫唐由之的大夫。
唐由之毛主席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手术室,俞雅菊将毛主席扶到椅子上,等主席坐好后,俞雅菊紧紧抓着毛主席的一只手。眼睛手术的时间要比想象中的短,全程也不过是几分钟,但就这短短的几分钟对于医护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来说简直比一天还要漫长。
后来俞雅菊也曾回忆起毛主席做手术一事,作为当事人的她再次回想起依旧戚戚焉。
她说:
“主席当时做手术的时间很短,几分钟就结束了,但是我全程都很紧张,尤其是唐大夫为毛主席打麻药的时候,麻药是要注射到眼睛里的,我知道很疼,所以我一直紧紧抓着主席的手,主席是80多岁的老人了,我的心一直嘭嘭的,感觉就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主席始终一动不动。”
毛主席手术成功了,原本按照医疗计划,毛主席的两只眼睛都需要动手术,先做左眼,等三个月后再做右眼,可惜毛主席的右眼始终没有做……
做完手术后,毛主席的视力得到大大恢复,他又可以亲自批阅文件了,都知道毛主席是“书痴”,眼睛恢复了视力,他这个“书痴”也要回归了。
毛主席看书做完眼睛手术的人应该多休息,减少用眼过度才是,但心系国家、人民的毛主席很快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们望着那位80多岁老人的忙碌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很快,时间又再一次走到12月26日,这是毛主席82岁的生日,更是毛主席人生里最后的一个生日,只是这一次的生日似乎存在着一些“遗憾”与“残缺”。
一向不主张生日聚餐的毛主席在这天主动邀请几位同事来中南海,收到邀请的同事们喜出望外,他们迫不及待赶到中南海来。
(主要有张玉凤、俞雅菊、李玲师等人)
虽然毛主席答应办生日聚餐,但依旧是在简朴节约的条件下办的,生日餐很简单,只是比平时多了几样菜而已。
见饭吃得差不多了,负责管理毛主席生活事务的吴连登给田树滨打了个电话,田树滨是何人?他是中南海的固定厨师,也是一位手艺极好的面点师傅。
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张玉凤毛主席每年的长寿面都是他做的,虽然田师傅不负责炒菜,但是在毛主席生日这天他还是起了个大早,师傅算着时间,想着厨房那边的炒菜工作应该差不多了,该给自己打电话了吧?
师傅怕错过电话铃,索性搬了个凳子坐在电话前守着,果不其然,电话声响了。
“哟!你怎么现在才给我打电话呢?今天是毛主席生日,我可是一直在电话前守着呢!”
“你现在过来吧。”电话那头的吴连登说
“好嘞!马上!”
田师傅抄起早早就准备好的厨具马不停蹄跑到厨房。
田树滨师傅手脚麻利地把面团揉好,醒好,然后将面条切等剂量的长条,他挥动双手一拉,长长的面条就滑进了锅里。
没想到的是,就在面条下锅不到一分钟后,怪事出现了,原本一根长长的面条现在变成了一节一节的,而且没有一根是完整的,看着锅里的景象,田师傅吓坏了。
他是个老师傅了,也做了这么多年的面条,眼前的景象他是头一次见,田师傅用水用量都是严格把控的,“翻车”情况对他来说绝对不可能。
“怎么可能,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这辈子都没有做过这样的面条!”
田师傅一边哭一边说着。
毛主席站在一旁的吴连登也呆了,他知道田师傅的技术高超,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面条来,但是面条确实变成碎碎。
这是天意还是巧合?吴连登默默在心里问着。
毛主席那边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盘子里的菜也基本见底了,让寿星等厨师可不是好主意,但是这一锅碎掉的面条显然不可能给毛主席吃了,但是要做新的还要浪费好久时间,这怎么办呢?
吴连登和田师傅此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改煮挂面吧!”
吴连登大声提议。
挂面能行吗?挂面的口感跟手擀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没办法了,就煮挂面吧。”
田师傅没办法,只能接受吴连登的提议,给毛主席煮挂面。
毛主席那天吃得很香,也没说起面条口感变了的事情,那么毛主席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吃的是挂面呢?
对于毛主席最后一生日出现怪事一事,几十年后的吴连登也道出答案,他说:
“主席临终前也不知道这件事,他哪里知道这最后一碗长寿面不是手擀面而是挂面,但主席吃得很香,主席吃面的时候坚持要自己吃,汤也坚持自己喝,他没有让任何人帮忙。”
毛泽东和吴连登巨星陨落,伟人长辞1975年匆匆而过,紧接着,让毛主席悲痛的1976年迈着沉重步伐而来。
新年刚过没多久,毛主席收到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人民敬爱的好总理周恩来因病与世长辞,周总理的离世对于毛主席来说是一次意外之举,关于周总理生病的事情,毛主席一直是知道的,毛主席原本觉得周总理会走在自己后面,没想到最后却成了他送总理。
1976年6月下旬,中南海工作人员急忙给毛主席送来最新消息——朱德委员病危了……
现是周总理的离世,又是朱德病危,毛主席坐在床上发出一声长叹:
“朱之不存,毛将焉附?”
距离朱德病危消息过去不到一个月后,朱老总就在北京离世了。
朱德逝世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出现直线下滑,后来毛主席直接躺在床上动不了了,根据周福明的回忆得知:
“那时的毛主席鼻子里同时插着两根管子,一个是氧气管一个是鼻饲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依旧考虑着国家大事,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我时常看到疾病折磨下的主席是那么痛苦,肺心病常常导致他严重缺氧,嘴唇发紫,浑身大汗,我真想劝劝主席,您喊一声吧!”
晚年毛主席1986年的毛主席进行了多次痛苦的治疗,但他毛主席从来没有坑过一声,他将那些痛苦与折磨,默默咽回肚里。
“我行医四十年,给上千万人看过病,但是我从来没见过,在和疾病的折磨作斗争中,有谁像主席那样有着如此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
这是毛主席离世前三零一医院专家姜泗长的原话。
1976年9月9日,天崩地裂,伟人长辞,一代领袖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