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在贾府的存在感很低,为何贾母还是王夫人都不宠爱贾兰

清水空流 2022-10-31 07:25:22

贾兰是贾珠与李纨之子,贾政与王夫人之孙,贾母的重孙子,贾宝玉的亲侄子。荣国府二房的长孙,虽然贾兰的身份如此之高,但他在荣国府的存在感极低。无论是贾母,王夫人还是贾政都对贾兰无感,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贾兰比较孤僻的性格,也许这也是后来贾兰后来发达之后,对落难的贾府亲人不闻不问,显得异常的冷酷无情原因。

实际上贾兰不受宠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母亲李纨,贾兰属于遗腹子,还没有见过父亲贾珠什么样子,贾珠就去世了,年纪轻轻的李纨就此守寡,在这种情形下,李纨并不会主动去应酬,避免外界流言蜚语。这就自然连带着贾兰也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触外界了,而且李纨将自己全部的期望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李纨虽然是个女子,但他已经预感到了贾府衰败,也看到了贾家那是子侄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在种情况下,李纨一方面攒银子。另一个方面就是严格地教育儿子,让贾兰自幼就读书习字。不许贾兰出去跑着玩儿。自己亲自陪着贾兰读书。

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专心抚育贾兰的李纨,对贾兰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李纨性格古怪,书中描写李纨槁木死灰一般。这就连带着贾兰也有点儿孤僻敏感。再加上年龄偏小,肯定是怕生不爱出门,常常接近的也就只有母亲李纨,而不是在贾母或者王夫人膝下撒娇承欢。对于贾母和王夫人来说,对贾兰也是很不错的,从李纨的待遇上就能看得出来,王熙凤对此都很“嫉妒”,具体到王夫人本人,她在荣国府本来应该最看重贾兰的,但前提是贾珠还在。也就是说,如果贾珠尚在,贾兰就是贾宝玉,但贾珠已逝,王夫人便把关注重点移到了贾宝玉身上。因为对王夫人来说,指望贾宝玉远比指望贾兰,更有指望,而且贾兰还有母亲在,王夫人也不好过于热心,贾母对贾兰也很关注,贾母那次吃饭的时候,指明了一盘菜给黛玉宝玉送去,另一盘菜给贾兰送去,所谓忽视就是分和谁对比。

由于环境的影响,贾兰显得很早熟,他不会在长辈跟前撒娇卖萌,就知道读书,李纨应该没少嘱咐贾兰少和其他贾家人在一起,显然贾兰听从了母亲的意见。从贾兰在学堂的表现可知,他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几乎不参与群体事件。贾兰从不主动参与贾府的各种聚会,更不多管闲事,基本上都被李纨约束在家读书写字,偶尔读书累了,会练习一下骑射。有一回探春派人去请李纨,回来的丫头说李纨在指导贾兰读书。大晌午头的,李纨都不让贾兰出去玩。贾兰在母亲的督促下只知道要读书,因为他只有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才能改变现状,才能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贾府上下都生了一双富贵眼,谁又会去关注一个寡妇的孩子。李纨母子知道是不能指望他人的。可以说,贾兰的人生观,受到了李纨的影响。

至于说,李纨母子发达之后对贾府落难人见死不救,很大原因在于他们不敢,害怕受到牵连,再就是贾府被抄家的时候,贾兰年纪并不大,开始落难的时候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贾兰和李纨母子能自保就不错了。再就是后来贾兰出息了,恐怕也是很多年之后了,贾府也未必有人在了,此时的贾府彻底不复存在,谁也无力回天了,贾兰也没有必要去救援贾府的人,贾兰的作为不能说对,但也不能说错。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11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