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视频火了。
女孩第一次登顶雪山后,在山顶激动地拨通给妈妈的视频电话,将目之所及的美景和登顶成功的喜悦分享给她。
视频那头,妈妈看起来远没女儿这么自由。
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她,正在工厂里忙碌着。
可即便如此,妈妈依旧满脸笑盈盈地看着雪山顶的女儿,感同身受着她的兴奋。
就这么一个短短不到10秒的视频,就这么一个打心眼里的笑容,让不少人瞬间破防。
有人在下面评论:
“好羡慕这种妈妈,不像我,从来不敢跟父母分享喜悦。”
为什么呢?
“因为我一旦跟他们分享,他们就会说‘怎么又在玩啊’‘我都多累多累了’。
无尽的负面情绪扑面而来,压得我喘不过气。”
也有人说:
“如果我登顶了还给妈妈打视频,妈妈会说‘你有这么多钱还不如买点有用的东西,天天挣的这些钱都不知道给你花在哪里了’。”
好像只要一开口分享,得到的就必然是负面情绪的注入。
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觉得“快乐是愧疚”的。
这类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太多了。
有心理学家给这类家长起了个名字:
“扫兴式家长”。
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很少用鼓励、夸赞、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
相反,他们会习惯性地用抱怨、挑剔、批评的眼光来审视。
无论孩子做的好与不好。
他们是不爱自己孩子吗?
不见得。
他们可能只是不愿或不会表达爱意。
结果就是:
他们说出口的话,不是让孩子觉得亏欠了父母,就是明目张胆地扫了孩子的兴致。
有读者分享过她和父母相处的经历。
“长大后,我一点都不会跟我爸妈分享,甚至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跟爸妈分享生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她从小到的生活中,但凡跟父母分享的事物,都会收获特别差的反馈。
她说自己脚崴了。
父母第一反应不是检查伤势,而是骂她:“一天到晚就知道跑来跑去,不好好学习。”
末了加上一句“不崴你崴谁”的冷嘲热讽。
她路过小吃摊,跟父母说自己想吃炸鸡了。
父母一定会当面怼她一句: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我像个炸鸡不?脑子里天天装着这些,数学不考78才怪。”
甚至一直到她过了18岁,去外地上大学了,父母的教育依旧像一个烙印一样,打在她的身上。
记得大一快放寒假时,宿舍舍长提议大家出去吃个饭。
都是学生,又找的小餐馆,也吃不了什么太好的东西,那顿饭平摊下来,一人也就花了三十几块。
她看大家都P了图,发了朋友圈,自己也发了个。
没想到刚到宿舍,妈妈的电话就打来了。
一开口就是责怪,说她都胖成那样了也不知道少吃点。
说她不体谅家里的情况,一天到晚就知道花钱。
她解释说那顿饭只花了三十块,没多贵的,自己今年还趁着周末做了个家教的兼职,一周能挣两百多。
没想到妈妈更来劲了。
“三十块还不算多?三十块都够我跟你爸一周的菜钱了!”
……
那天妈妈还说了很多话,她都记不清了。
“我只记得那天,我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了很久。”
她不知道长得胖点有什么错?
也不知道花了三十块钱有什么错?
更不知道花自己赚来的钱有什么错?
但她知道了一件事:
往后再有什么事,别再随便让父母知道了。
一旦被他们知道,一定会被责骂。
她会瞬间从天堂跌落地狱,她会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世间任何的美好,配不上父母的辛劳。
这种感觉,太压抑了,也太难过了。
“那个女孩攀上雪山,并不令我羡慕,但她妈妈的态度,真是令我嫉妒疯了。”
我之前就听朋友说过:
我们这代孩子的父母,因为过过苦日子,所以物质上不管钱多钱少,都会想办法克扣自己。
他们有的人,虽然心里想着“再苦不能苦孩子”,但总在行为中践行着“自己吃过的苦,也要让孩子再吃一遍”的准则。
我淋过的雨,你也要淋一遍。
他们中,大部分人或许初心是好的,但却从来没想过:
孩子并非寄生于他们身上的物品,他们也是成熟的个体,他们需要尊重,需要平等对待。
最近网上有个视频很火,但视频的内容,看得人心里很堵。
有个女孩,或许是从小在“亏欠式教育”下长大,有了点积蓄后,她总想着去弥补妈妈。
她的妈妈是农村妇女,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从来都没出来玩过。
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得让妈妈感受着大好河山,痛快玩一场。
去的时候,因为车票紧张,她买了两张从郑州到南京的硬座。
全程六七个小时,妈妈一直说坐的屁股很疼。
所以回程的时候她特地守着抢票软件一直刷票,这才抢到了两张硬卧票。
她想着玩也玩累了,这下妈妈能舒舒服服躺一路了。
谁知道,因为车票紧张,她们买到的是一张上铺和一张中铺。
没想到妈妈到了车厢就开始生气了,说自己头疼,脚疼,爬不上去。
然后闹着要去硬座,不断地骂女儿,说女儿要害死她。
女儿心里本来想着,要不要去找乘务员,给妈妈换个下铺的软卧歇一会儿。
但妈妈一路都在骂她,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眼光,一心只想去坐硬座。
她笑着安抚了两句,笑得很令人心疼。
然后就躺下闭上了眼睛,暂时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一路计划行程,守着时间点抢票,这才能和妈妈一个车厢,坐上了心心念念的硬卧。
结果却是这样。
换成谁都会心寒吧。
有人说“妈妈或许只是担心硬卧太贵,想着硬座能多省一点钱”。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这样的粗暴的表达方式,这样扫兴地对待女儿,孩子受到的伤害怕是一辈子都“省”不了了。
这件事过后,有人说:
“这应该是妈妈这一生,唯一一次被女儿带着出去旅游了。”
是啊,虽说血缘关系浓于水。
但再浓重的亲情,也抵不过被一次次的消耗。
很多父母,总想着自己受过的苦也想要孩子吃一遍,总想着孩子的成长环境不能太舒服。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其实是不用刻意让他们吃苦的,因为他们这辈子,多的是吃不完的苦。
在亏欠式教育里所带给孩子的心理阴影,很有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伤痕,和一生都无法与家庭建立亲密关系的为难。
于是,很多孩子长大后,都会艰难地寻找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方式。
前些天网上有个话题:
#为什么朋友圈要屏蔽家人#
有人说:
很简单,因为不管我发什么,都要被父母拿来批判。
她发自己的照片,会被爸爸说:
“朋友圈要发些有文化的东西,像这些照片都是没文化的人发的。”
开开心心收获别人赞美的同时,却要被最亲的人浇盆冷水。
也有朋友说,自己从上大学时候就开始屏蔽家人了。
不是说看不惯,而是生活方式已经大不相同了。
“但是他们还是会拿我当个小孩,会用他们最擅长的说教、责骂,使我产生强烈的不配拥有更好事物的束缚感。”
这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原来我和父母的生活,真的已经不一样了
也开始明白了,原来我亏欠的从不是钱,而是爱。
那么,长大后我们该如何跟这样的父母相处呢?
华东政法大学教师杜素娟在一档访谈栏目中,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
跟三观不合的父母相处,最好的方法是“阳奉阴违”。
因为人和人的观念、看待事物的想法势必会有不同,每当不同发生时,不要想着去跟他辩论,一定要放弃改变父母观点的期待。
“你想他都多大岁数了,你如何改变他。”
你大可以用一句“好好好,你说得都对”来化解大部分矛盾。
别想着将他从他的世界里拉出来和你平齐,让他活在自己的空间里,你会舒服一点,他也会舒服一些。
然后你就会发现,以前你越是要辩论,他越是要跟你争论,现在当你肯定他的时候,他反倒不再执着地向你输出了。
讨论一些能够讨论的东西,避免讨论三观不合的东西。
如果他非要讨论,你就想点办法,减少接触时间,转移注意力,不要把大家放在一个思想的战场上。
最后,十点君还要强调一点:
一定不要因为父母的指责,就盲目拉低自己的配得感。
你真的很好。
该经历经历,该享受享受,该屏蔽屏蔽,该回避回避。
要知道,代际之间的思想战场上,基本没有赢家,赢了也是惨重的代价。
只不过是另外一方忍气吞声了而已。
与其争论,不妨“阳奉阴违”。
皆大欢喜。
我想再讲另一个视频,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视频中,一个小男孩正在做题。
虽然妈妈讲了很多遍,但他一直学不会,同一道题一直都在做错。
妈妈也忍不住说他:“这一道题,你做了十三遍。”
就在大家都认为接下来会是怎样的狂风暴雨时,妈妈的一句话,却令很多人感动了。
当小孩做完第十四遍时,终于做对时。
妈妈立马夸奖道:“第十四遍,你终于做对了耶!”
说完之后,继续满脸带笑地夸他:
“第十四遍,果然你没有放弃!”
妈妈激动地不停重复,还跟家人不断地宣布“他真的做对了!要奖励一下!”
小男孩也在一旁笑着,脸都胀红了,开心地接收着妈妈的鼓励和夸赞。
有人留言:
你信不信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不会因为做错事而害怕,相反,他永远都有再来一次的勇气。
妈妈在他心底种下的关于爱和勇敢的种子,会成为他这一生遇到困难时的补给。
他长大后也就会知道:
原来,做错13遍题的小孩不是坏小孩,犯错是被允许的。
但有勇气坚持做第14次的小孩,一定是值得夸赞的小孩!
这就是鼓励式教育带给孩子的勇气。
而这,也才是一个孩子,能在家庭教育中,获取的最底层的情绪支撑。
回到我们最初的话题,如果你是接受亏欠式教育长大的小孩,那么:
对待父母,不妨暂时“分离课题”,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对待孩子,不妨尝试“鼓励教育”,给孩子温柔与爱的底色。
如此,才是对自我人生的治愈,也才是交给人生诸多课题的答卷。
文章最后想问问你,你所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你会给自己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漫长之路中,找回自己的初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点亮【关注】,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