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花冤枉钱,过年随礼前就要牢记3条规矩,这不是心机,而是自我保护

易家 2024-02-04 19:16:15

还有5天就要过年了。

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坦白说,每次逢年过节,开心归开心,但总会隐隐地肉疼:

走亲访友,不知道又要随出去多少礼。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博主自述:

人一旦过了25岁,节假日就会变成我们的“噩梦”。

收到的每一封请帖,都会变成一张“红色罚单”:

少则三五百,多则一两千。

此外,还有亲戚小孩的“红包钱”、拜年的年货钱......

一连串操作下来,让我们本就不富裕的钱包,雪上加霜。

“基本上,这俩月的工资主打‘走个过场’,几天下来分文不剩。”

有的人甚至开始庆幸:

“幸好我人缘差。”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

一位贵州的雷先生,国庆假期一共要吃23 场酒席。

光10月1号一天就有8场,其中2场还是至亲。

哪边都抹不下面子不去。

只好家里6个人一起出动,分散去吃。

“每年一放长假,我家就没人在家吃饭,往往节前买的菜,等到节后还原封不动。”

除了人要出席,礼金自然也要到位。

尽管按照当地的风俗,送的礼金并不多,也就一两百。

但这20几场吃完,也花掉了近5000元。

再加上一些日常开销。

“一个月的工资,说没就没了。”

这并不是个例。

很多网友都在评论区感慨:

自己这两年的春节都是从大年初一吃到大年初九,一共要吃30多家酒席,平均一天四家。

一下子几千块就没了。

“好家伙,过个年没倒在加班的岗位上,反倒倒在了人情礼往上。”

如果只是正常的婚丧嫁娶,随礼也是情理中事。

但近几年,随礼的名头越来越繁杂了:

孩子满月随礼、乔迁随礼、开业随礼、升职随礼、孩子上大学随礼、再婚再嫁也要随礼......

“口袋里的工资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是未来自己也办酒席,那还好,这笔钱转一圈还能回来。

倘若自己“不爱办酒席”,或者是个“不婚不育主义者”,那么这些钱就真的白给了。

这边掏钱的人心在滴血,另一边收钱的人就一定开心吗?

不见得。

一位退休的河南大姐,不久前给儿子操办婚宴。

原本想着退休前和一些同事处得不错,就一一给这些同事发了请帖。

谁知道婚礼当天,一大半的人都没来,酒席足足空了两桌!

“当初谁家有大事小情,我都出钱出力,有的人,我甚至给过不止一次钱。

怎么到我这就没人来了?”

大姐越想越气,把没来的16位同事列了个清单。

第二天就带着一大包喜糖去了单位。

见着同事就发喜糖:

“昨天我儿子结婚你没来,我特意把喜糖带来,让你也沾沾喜气。”

同事们见状,面子上纷纷挂不住了。

只得一边为自己“为什么没去婚礼”找补,一边补上了礼钱。

这一去,大姐收回了6500块礼金。

但她老公反倒不乐意了:

“你也太丢人了,咱也不缺这点钱,这今后见面多尴尬啊。”

可大姐却想得很清楚:

“尴尬?他们都不尴尬,我为什么尴尬?

他们不来婚礼,就已经做好了未来不和我来往的打算。

当初用得上我时,各个对我姐长姐短。

现在用不上我了,就翻脸比翻书还快。

行,那大家就都别讲情面了。”

这个故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觉得大姐做的好:

“不欠份子钱的可以不来,人家随过礼的就算人不来,钱也要到,这是还礼。”

有人则觉得不必如此较真:

“随礼是情分,不随是本分,这社会本就人走茶凉。”

大姐这事做的对不对,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评断。

类似的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人多年前给朋友随份子钱,可如今对方回礼时却少了一些:

计较吧,又碍于情面;

不计较吧,心里总觉得膈应。

明明是一场喜事,但就为了随个礼,总能平白生出许多的不愉快。

最近,网友@熊先生也因为“过年随礼”和父亲大吵一架。

熊先生从外地回老家过春节。

亲戚提着两瓶酒和一条烟来家里看望他。

熊先生的父亲,当场就要还礼,且要求礼物的价格一定要比亲戚送得更贵。

不然面子上过不去。

熊先生感觉很不舒服:

“别人来看我顺便送礼,如果非要马上回礼,这不就是交易吗?”

但其实,这就是当地不成文的规矩:

一旦别人随礼,回礼时就要送更贵的;

最差,也得回一模一样价值的礼物。

否则,就会被人说三道四。

对此,熊先生有苦难言:

“有些亲戚家里有6个小孩,我家只有1个孩子。

他们过年时,给我孩子包了一个600块的红包。

但我回礼时,却要给6个孩子,每个人都包600块的红包。

不然就会被说‘不懂礼数’。”

熊先生觉得,拜年主要是为了亲戚间交流感情,送礼只是“锦上添花”。

本该“礼轻情意重”。

但现在大家都在纠结“你送我什么东西,我要送的比你更好”。

这不本末倒置吗?

更头疼的是,由于“礼金”越来越多,当钱包受不了时,大家就会开始想着:

送出去的礼,也得换法子再“要回来”,于是:

“今天你办满月,明天我过生日,今天你结婚,明天我升职……”

看似大家轮流请吃饭,实际上是“自己花钱吃自己的饭”。

可碍于面子和礼数,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

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

多荒谬!

类似被随礼“绑架”的感觉,相信在你我的生活中也不少见。

不少人公开抨击:

“随礼是陋习,应该被禁止!”

我们往前推几百年。

其实,随礼最早起源于农业社会。

当时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够吃。

所以一旦遇到婚丧嫁娶,同村的人都会“随份子”,一起帮忙把大事办下来。

本是美好的寓意:

给的是“礼”,但流动的是“情”。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我们不再缺“温饱”了。

这份“礼”就开始被其他“看不见的线”牵引着:

攀比、当地习俗、人情世故、有来有往......

渐渐地,曾经的“人情礼”就变成了如今的“人情债”。

最重要的感情,反倒不见踪影。

之前有个新闻。

四川黄女士结婚时,出于感情,邀请了自己的前同事。

但前同事不但没来,连邀请的消息也没回。

更别提随礼了。

黄女士想起,当年前同事结婚时,自己曾随过400元。

于是便微信找对方,想把钱要回来。

对方自然不肯。

两人为此还大吵一架,互相拉黑。

这件事在网友那也吵翻了天:

有人觉得随礼是心意,随不随,随多少都是自愿,但给出去的钱,不能往回要;

有人则觉得随礼就是“借钱”,必须要有来有往。

你们看。

随礼看似是传统习俗,实际上是本难念的经。

有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却没有白纸黑字的“明规矩”。

大家都觉得“公道自在人心”,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各有各的公道”。

聊了这么多随礼的“难言之苦”。

十点君并不是要举着大旗反对“随礼”,毕竟,这是我们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

身处繁杂的人情社会,谁都不能免俗。

但我想提出3点建议,尽可能地帮大家减少些麻烦。

记得先收藏,需要时可以随时翻出来看。

A、有3种人不随礼:

1)几乎不联系的人2)从不回礼的人

3)动不动就办宴席的人

礼尚往来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互换。

也就是说。

当我们都对彼此有“利用价值”时,才需要靠随礼来维护关系。

“从不联系的人”,本就没有关系要维护;

“从不回礼的人”本性自私,这种关系不值得维护;

“动不动就办宴席的人”生性贪婪,这种关系同样无需维护。

很多时候让我们膈应的,并不是随礼本身。

而是掏了本不想掏的钱。

B、关系再好,礼金也不必太多。

有时,我们给亲近的人随礼,总想着多掏点,表示心意。

可一旦数额变大,未来对方需要还礼时,就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毕竟,人一旦结婚生孩子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多了。

我们单身时觉得的“小钱”,进入家庭后就可能成为“大钱”。

就算你不在乎“还礼”,但也没谁愿意“欠人情”。

所以,好的感情讲究的是互相体谅。

这才是随礼的更高境界。

C、量力而行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给人送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人说:“送着送着就成了攀比,生怕别人看不起。”

有人说:“本来很好的朋友,为了减少开支,渐渐就不联系了。”

有人说:“上个月参加6场宴席,接下来要吃半年泡面。”

随礼这事儿本就是个心意。

关系亲密的,你送的太多,可能反而成为对方回礼时的负担。

关系疏远的,你送的再多,别人也可能转眼就忘。

而且,人性向来如此:

一旦付出的太多,就会格外在意得到的回报。

所以,还是量力而行吧。

尊重自己的钱包,也尊重自己的感情:

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关系亲密的多掏点,关系疏远的象征性给一点。

这样不仅掏钱时少些负担。

就算未来“人心生变”,回礼低于预期,也不至于心理落差太大。

想起杨绛曾说的:

“千万别难为自己,生活是自己的,有什么样的能力,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随礼,是一场场“你来我往”的感情循环。

唯有量力而行,才能让感情长久地不断延展。

点个【关注】吧,愿未来少一些钱的越界,让感情回归纯粹。

你曾被随礼或是发红包困扰过吗?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大家一起交流经验。

0 阅读:40

易家

简介:爱生活,爱读书,分享快乐,留下您的脚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