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中华大家读书汇 2024-08-02 00:19:15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学问不是人品,知识不是道德。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是承载知识的车船,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心存善良,敬畏生命,懂得感恩,遵守契约和规则,制度是国家的良知,规则是群体的智商,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王阳明说:“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意思是说,人天生具有良知,不需要求之于人或书籍,若能发挥(致)良知,便可成就德业,知识就是力量。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才是力量,或者说,以良知为方向的知识才是力量,通过知识能实现的,如果没有仁德来守护,虽然暂时可以实现,但是终究还是要失去。

孔子说的“仁”就是良知,“守仁”就是以良知为方向做人处事,人最容易受外在环境的裹挟,被众人的意见所左右,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叫做“习气”。

良知迷失了方向,就叫做“习气”,致良知就是去掉习气,使内心重获光明,良知即本心。

王阳明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良知就是人的本心,人人都有,成为圣贤还是庸人,只在一念之间,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良知就是个巨大的能量源,一旦爆发,能改变宇宙,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危机时,无法处理好,原因只有一个:良知被遮蔽,无法发挥威力,遮蔽良知的,就是利害毁誉,确切的说,就是得失之心。

良知是“天植灵根”,在人的心中是须臾不可间断的,如果被得失之心的私欲所遮蔽,生机就不能显发,如果丧失了良知,人也就成了徒有人形的禽兽。

从知到行,为什么中间有这么宽的一道沟呢?因为行是面对最具体的选择的,选择关头极难极难,良知即快乐:心兵不乱,万事从容。

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人们疲于应付各种外界的问题,发现生活和事业中有太多的烦恼和无奈,当发现“良知”这个定盘针后,突然发现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心上。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提升了自己的心性,“心兵不乱,万事从容”,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圆规为什么能画出完美的圆?因为心已定,脚在动。

良知即担当,相信良知的真是真非,照着本心行下去,没有一点点装体面的打算,只认准自心良知本有的是非,不委曲敷衍、不瞻前顾后,也不左右回护。

一个人如果读书读的把生命中心存的善性,良知也给读丢了,那这跟赌博没什么两样,不论如何失去本性才是一个人最大悲哀。

庄子这是在告诉我们,喜欢一个人,只有爱得其法,才可以使别人幸福快乐,爱不得其法,则会让人难过伤痛。

爱本来是愉快的经验,爱所以会变成负担、压力,真正的爱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就给对方什么,而是别人需要什么,你能给对方什么。

有知识而无良知,是一场灾难高学历的野蛮人,落后就要挨打,还要告诉大家,野蛮也会招打。

活在这世上,需要让自己持续保有两样东西,而这两样东西还须同时傍身,否则人生必然过得辛苦,甚或走错方向,一是先天的内在良知,二是后天通过不断学习累积起来的各种生存知识。

良知是人生前行的方向,有了它才不会行恶,才能让自己保有人性,良知是一种约束力,约束着遵循做人的准则,让行该行的路,做该做的事。

拥有良知的人,会自觉将自己局限在它的范围之内,心甘情愿地遵守它的制约,因此这样的人,绝不会成为恶人。

知识是生存于世的力量,有了它才有能力活着,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但知识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将它用在对的地方,那么自己和别人都将受益,可如果将它用错了地方,那么不但会害了别人,恐怕连自己也会受到伤害。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任何力量都需要一种相应的方式来约束它,否则当这种力量不受控制的疯狂增长时,那么它所带来的后果就必然会是难以想象的灾难,一定要和良知同时拥有的必然。

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也许会生活的穷苦一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知识,也许会落后一些,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知识,也许会发展的缓慢一些。

可如果一个人缺少了良知,那一定会无底线的行恶,而如果这样的人充斥在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中,那这个国家或社会必将一团混乱,恶人横行。

试问这样的地方,又岂适合人来生存?一生中可以少掌握些知识,但绝不能失了半分良知,因为只有良知,才能让知识的力量,发挥在最正确的地方。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0 阅读:2

中华大家读书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