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可能这个国庆是投资人最想快点过去的一次假期,因为明天就要开市交易了。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期待已久的大场面了。
在9月24号到30号短短6天时间,创业板指数上涨4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8%,沪深300指数上涨25%。
特别是在9月30号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拉升超过8个点,创业板指数拉升超过15个点,两市成交2.6万亿,一天就比上海半年的GDP还多。
只要能买进,甚至是闭着眼睛买就能赚到钱,让人不得不感叹政策的伟力。
特别是央行和证监会对股市针对性的超常规、超限量的信贷支持承诺,5000亿的金融机构互换便利,加上3000亿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及传闻中的“平准基金”,造就了巨大的获利机会。
只要回购和分红大于贷款的利息,就有着充足的获利空间,中国资本市场终于等来了一个绝佳时机,上市公司没有拒绝的理由,股市也没有任何不涨的理由。
特别是对于这两年被折磨的死去活来的中国股民来说,应该叫做久旱逢甘露,似乎没有任何不跟进的理由。
我在假期里,听到身边人讨论最多的也是关于股市的话题,不管是00后年轻人,还是年纪大一点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大家都是“人在假期,心在股市”。
所有人的情绪都明晃晃的表达着“生怕错过”的FOMO焦虑,买进的人后悔没多买,巴不得卖了房子All in股市,没买的人后悔没早买,看身边人赚了钱,眼都红了。
但这确实也无可厚非,即使像去年在中国股市接受教育,愤而退出的国际资本贝莱德也是默默放低了身段,上调了中国股票的评级。
当真是应了那句话“有利润的地方,就是资本的祖国。”
02
当然,我一点不会怀疑明天开市全线飙红的场景,也认同“开市即休市”的预测。
大家可能担心的不是涨不涨的问题,而是自己能不能买的进去,能不能上车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对照港股的数据,在十一假期里,港股只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都是正常交易,主力资金是谁呢?
绝大部分都是外资,除了3号部分板块有所波动之外,整个港股都在上涨,像港股券商板块在十一假期的3个交易日平均上涨多少呢?
52.24%,也就是涨了一半,个别更是翻倍上涨。
第二、假期前的最后一天,有相当多的资金因为交易所的某种故障,迟迟没有买入,这部分资金要等到8号才会入场。同样,经过假期这一段时间FOMO情绪的发酵,还有大量原本在观望的人下定决心,蠢蠢欲动,就等着8号开市入场,参与投资获利的盛宴。
第三、在昨天,政府已经抛出了信号,8号上午国家发改委要举行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情况。
看着就有点像9月24号的翻版,你甚至都不需要理解政策本身是什么,怎么落实,只要理解一点: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在现在这个关键节点,我们需要它好,就行了。
我也很期待明天的开局,现在也轮到我们每一天都活在错过的恐惧里了。
03
当然,除了担心错过之外,我想接下来更多人都会有另一个情绪,那就是上涨带来的恐惧。
不知道这一轮上涨会持续多久?未来情况如何,自己会不会又一次被套进去?
我想,不管是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现实情况出发,政策手段确实能在短期之内造就市场的繁荣。
但长期来看,即便是无限的资金供给也会受到市场力量的内在约束,政策手段也无法违背经济规律。
这个经济规律就取决于宏观经济的改善程度,也就是我们讲的整个经济的基本面。
只有宏观经济真正出现改善,人们的信心增强,市场就有可能迎来第二波更为稳健的上涨。
但是,如果基本面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市场就可能会步入一段时期的调整期。
当然,怎么更好的理解这段话?
我们从一个更加形象的历史周期角度,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
过去的75年,中国从无到有,自行摸索出一条令人瞩目的增长曲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之前,中国以举国之力建立了扎实的重工业基础,同时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困扰,和美国关系进入了正常阶段。
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2008年,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在扎实的工业基础下,城市化进程加速,民营经济开始腾飞,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世界工厂的地位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是2009年到2017年,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启动4万亿刺激计划,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房价应声上涨,加重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到这,中国经济走完了第一条完整的增长曲线,用工业和房地产两条腿解决了大部分的发展问题,也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了一个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同时与全球化深度融合的第二大经济体,
从2018年到今天6年时间,我们实际上就已经进入到一个周期变化当中,从第一曲线迈向第二条增长曲线。
在第一条增长曲线上,对外我们需要去美元化,对内需要去杠杆化,中间还必须去平衡失业率、老龄化、消费降级各种难题。所以,我们能看到传统工业、制造业以及房地产都面对巨大的下行压力。
在第二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曲线上,我们对外要升级贸易格局,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对内要弥补科技短板,要内卷,要攻克卡脖子的难题,真正从内循环去打通外循环,在技术上要实现超越,起码我们得自力更生。
同时,我们还要面对新一轮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冲击、逆全球化这样的全球性问题。
这个时候问题就复杂多了,不能仅仅依靠当初永不言败的激情去解决问题了。
起码在当下,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第二曲线的经济体量,还远远比过去房地产和世界工厂驱动的第一曲线要小。
我们还在经历第一次大周期的变化当中,想要彻底扭转经济基本面还需要时间。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市场的上涨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财富效应,但长期来看,只有当经济基本面得到实质性改善,我们所投资的对象的经济效益发生改变的时候,真正的繁荣,真正的股市上涨才能持续,
特别是对于经营者来说,基本面其实是把企业经营好,而不是过多关注投机性问题,要看到今天时代重要的变迁,把握住技术进步和产业变化的产业机会,同时,要抓住视播时代的营销机遇,这才是我们需要认识的根本。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