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准兵团级?大授衔时,准兵团级将领都是什么军衔?

西川文武 2023-09-16 09:06:02

解放战争进入尾声以后,我军主力整编为四个野战军和华北军区,这五大主力都下辖个若干兵团,是野战部队的最高战役单位。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结束以后,兵团这个建制就被撤销了。从时间上来看,兵团在我军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影响很大。

建国初期推行军衔制时,其主要参考的就是军官的职级,其中有个职级就是兵团级。当时兵团级分为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这里的正兵团级就是兵团司令员、兵团政委,副兵团级就是兵团副司令员、兵团副政委。那么什么是准兵团级?大授衔时,准兵团级都是什么军衔?

所谓“准兵团级”就是担任兵团参谋长、兵团政治部主任,或者和这两个职务对等的级别。因此准兵团级不仅只有兵团参谋长或兵团政治部主任,还有其他人。这些将领不在兵团任职,而是可能在军事院校、军区机关、总部机关、军种机关任职。

1952年全军干部评级时,评选出了近60位准兵团级将领,三年后的大授衔时,这些准兵团级将领,绝大多数授予了开国中将的军衔。包括梁兴初、邱会作、倪志亮、聂凤智、秦基伟、李作鹏、詹才芳、彭明治、郑维山、张国华、曹里怀等50多人,都是开国中将。

但也有4个准兵团级将领不是开国中将,其中3位准兵团级将领:段苏权、解方和袁也烈,他们是开国少将。其中段苏权的情况有些特殊,红军时期,他担任过独立师的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东野8纵司令员,论资历的话,完全可以授中将。但是段苏权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因为受伤掉队,离开队伍长达三年。因为这件事,段苏权被认定为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和组织上失联三年,他被“暂授少将”。1993年,段苏权将军病逝,享年78岁,去世时也没有穿自己的55式少将军装。其实这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组织上失联的事情,确实会影响到军衔的评定。不仅仅是段苏权,其他将领也有类似的情况。

解方则是一直有“开国第一少将”之称,他是东北军出身的开国将军,红军时期就是我党的秘密党员,于抗战初期正式归队。此后长期在我军部队担任各级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他出任志愿军参谋长一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解方表现出色,在决策筹划时深思熟虑,制定作战方案时周密详细,彭德怀非常器重他。每当有军事行动要商议时,彭德怀总会叫上解方,在指挥部对通讯员喊:“叫诸葛亮来。”彭德怀所说的诸葛亮就是解方。

余下的一位贺炳炎,则获得了开国上将的军衔,也是开国上将里,唯一的一个准兵团级将领。之所以如此,因为贺炳炎上将代表的是红二军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炳炎一直在红二军团任职,担任过团长、师长等职务,是军团长贺龙的得力干将。以贺炳炎的资历和战功,授上将确实有点高,但授衔不仅仅只看资历和战功,达到平衡也很关键。众所周知,红军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特别是红二军团的将领最少。由于在湘鄂西时期,红二军团的高级将领,大部分都被错杀了或者牺牲,到了1955年授衔时,红二军团基本没几个能拿得出来的代表,比如大将的代表就是“黑马”许光达。所以开国上将里,红二军团的代表,就是贺炳炎。他在1952年评级时,是准兵团级,其实完全可以提到副兵团级。

从授衔结果看,准兵团级将领绝大多数都是开国中将,还有一位开国上将和三位开国少将。其实军队不仅有准兵团级,还有准军级,准师级和准团级。所谓准某级,就是担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这两类职务的军官。

八十年代军队改革时,把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提升为同级副职,例如军参谋长和军政治部主任就是副军级。师参谋长和师政治部主任就是副师级。军队不再有“准某级”这种级别,只有某某级副职。

8 阅读:4934
评论列表
  • 延时 10
    2023-10-30 16:03

    第一少将应该是贺晋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比解方-13兵团参谋长(他只是代行志愿军参谋长职权)整整高出了一个台阶

  • 2023-11-08 06:55

    袁也烈最终降定为正军级,准兵团级少将则为陈沂少将!

  • 2023-11-20 08:52

    当年行政13级就为"准师级"属于"高干"及以上 11级为"正师级"以此类推 7级为"准兵团级"[得瑟]

  • 2023-09-18 09:49

    兵团政治部主任不是副兵团级吗

    逍遥子 回复:
    那时候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和下面的主官一个级别,刘亚楼是四野参谋长,后来平级调动当了兵团司令
  • 2023-09-20 14:08

    彭明治不是副兵团级吗?

西川文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