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孩去某快餐店吃饭。
等餐时孩子在桌子上拍拍打打,乱摸乱抓。很担心他被桌角戳到。
这时才发现餐厅的方桌四个角都进行了处理,棱棱角角全部都钝化磨平了,人手去摸那些棱角也不会感觉疼痛。
除了桌子,坐的椅子也没有那些棱棱角角。再看边上的围挡,上面的有棱角的地方也都做了处理。
不知道是因为这家快餐店的主顾是以孩子为主,还是因为餐厅都是这样要求做的。
以往来这里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些棱角?
那是因为没有带小孩,不会怕小孩乱打乱抓时被这些锋利的边角戳到。
今天带了小孩,才会去注意这些细节。
由此想到,所谓的“感同身受”,不是随口就能说出来的。
只有当你处在那个环境里、那个条件下,或许才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而仅凭脑子去想,那个感觉是很难找得到的。
就比如你去逛街,当你独自一人时走在路上,根本不会注意到那些无障碍通道是否完善,是否符合要求。
只有当你推着婴儿车里的小孩,或是推着轮椅上的老人同行时,才会分外注意这些无障碍设施,因为你必需要借助这些无障碍通道通行。
当你通过一个非常陡的斜坡时,你会皱眉,下坡时会分外小心,推得很慢。心中疑问这个斜坡为什么会修的这么陡?就不能把它修的平缓一些吗?这样推下去多危险。
当汽车把无障碍通道的路口挡住时,你可能也会在心中暗骂,车停在这真是没长眼睛,交警为什么不过来开罚单呢?
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其实真是一个很难凭想象做到位的词,但我们又想方设法想做到位。还有两个词叫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处境去看问题想事情。
那又如何做到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感受一下对方所处的环境。
如果没有经历过,真的很难体会感受到对方的体会感受。
过去很多演员拍电影都要去体验生活。
例如巩俐拍《秋菊打官司》就提前在陕西宝鸡农村待了几个月。张国立等演员去拍《1942》,期间特意饿着肚子不吃饭,把自己饿瘦,以达到真实的饥饿状态。
这些人都是有演技的明星,为什么还要去体验生活?可能就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好的表演状态和效果,对得起银幕前的观众。
因为你全凭想象和感觉,是很难体会把握到角色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的。只有全身心来到角色的环境里,才能把握到这个角色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