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堂堂正正,正大光明,摆明阵势一决胜负。
刺客,潜入深渊,凝神静气,决生死于猛然一击。
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将,在与齐国的战斗中,三战三败,损兵失地,鲁庄公没有怪他,继续让他领兵。
公元前681年,齐鲁两国在柯地(今山东阳谷县阿城)举行会盟。齐桓公和鲁庄公登台正要开始盟誓,忽然间曹沫冲上会盟台,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齐国随从官员都不敢动,问曹沫:“你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这些年齐国不断入侵鲁国,鲁国的京城已经在齐国的边界,你还想要侵占?”齐桓公承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还给鲁国,曹沫才把手中的匕首扔了,走下天坛,站在群臣中,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就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事后,齐桓公大怒,不想履行承诺。管仲劝说:“算了吧,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而意气用事,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才是大事,不如还给他。”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曹沫,这个战场上屡战屡败的将军化身为刺客,拿回了战场上丢失的土地。曹沫是如何突破齐桓公的卫士冲上会盟台的?曹沫如何保证齐桓公一定会履行承诺?疑点重重啊。
其实,《管子》中记载的鲁庄公亲自劫持齐桓公更为靠谱:鲁国建议会盟时都不用带兵器,管仲信不过鲁国君臣,特别是曹刿,劝齐桓公预做准备,齐桓公不听,结果“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管仲走(靠近)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更改盟约),无有进者(没人能进去)!”管仲无奈,只好许诺:“君与地,以汶为竟(主公,把地还给他,以汶水为界)。”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
问题一:曹刿与曹沫是否一人?
曹刿足智多谋、熟知兵法、重礼知义。千古闻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典故,让他足智多谋、沉稳持重的形象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从长勺之战曹刿的论战、追敌时的谨慎,这样的人说他三战三败难以服众。
曹沫忠肝义胆、好勇尚力、侠气冲天,与曹刿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战场上屡战屡败,军事素养上差距很大。如果以国力差距来解释失败,那长勺之战怎么赢了。怎么来看,这两人都不应该是同一人?何况那时军队不是国家的,是贵族家族把持的,一个刚刚开始的“肉食者”是指挥不动军队的,所以那个三战三败的应该是鲁国的某个贵族子弟。
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二:鲁庄公已经被齐国打怕了,不得不答应会盟于柯,哪儿来的胆子敢劫持齐桓公?他不怕来自齐国的报复么?仅仅因为支持公子纠,齐桓公都与他没完没了的纠缠(其时的齐桓公还做不到对管仲言听计从,还没有称霸的野心)。
柯地会盟表面上看鲁国赢了,他们从战场上失去的土地凭借一次要挟都拿了回来,但实际上他们已失去了在春秋时代争霸的资格;齐国归还了从鲁国抢来的土地,虽然失去了几个城池,却得到了诸侯国的尊重,齐国的信用也立了起来,为齐桓公几年后的称霸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劫盟”,这个词上总感觉有管仲的影子。鲁国说都不带兵器会盟,管仲立刻表示发对;鲁国素以礼仪为重,这种毁盟的事不符合鲁国的行事方式,况且齐国不是鲁国惹得起的;劫盟最大的受益者是齐国,是齐桓公,还有管仲,正是从此以后齐桓公对管仲言听计从,鲁国虽然在诸侯国中间失去信用,但也足以给国内有所交代了。
假如说所谓的“劫盟”,其实是管仲和曹刿之间合演的一出戏,是不是感觉更合理一些,也解释了鲁庄公的胆气来源。管仲说“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狠辣)”,足见劫持齐桓公的主意是曹刿所出,管仲借此因势利导,使齐国、齐桓公、管仲自己利益最大化,这不正是管仲最擅长的么?
图片来自网络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