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读史”:杜聿明为什么一直不愿意突围
黄维第12兵团突围失败之后,蒋介石命令杜聿明率第2、第13兵团突围,而杜聿明并不愿意执行此命令,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人给出了许多答案,比如:军心涣散,战斗力严重下降,因长期缺粮,官兵们跑都跑不动了,突围肯定要失败;邱清泉说的,丢了重武器,他们的政敌陈诚肯定要收拾他们的;徐蚌会战的失败,蒋介石肯定要追究杜聿明的责任,等等。
这些很明显的原因,肯定有,但未必是制约杜聿明思考的主要因素,笔者觉得,杜聿明在其回忆文章《淮海战役始末》中,比较含蓄地说了两件事,是值得推敲的。
第一点,杜聿明这样说:“其实我这时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在蒋介石集团中做事,主要是靠何应钦作后台。自黄维被消灭后,何应钦即通电辞职,我在蒋介石左右即失去靠山。蒋不久也可能下野,等他下野后,如果共产党同意保全这些官兵建制的话,我愿将部队交出。但在蒋未下野以前,我绝不愿反蒋投共。”
这一点,可以说是杜聿明心中权衡的个人利益问题,此时何应钦已经辞去国防部长一职,而此时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同样岌岌可危,受到来自桂系等地方实力派的挑战。若此时执行注定失败的突围行动,即将下台的蒋介石肯定要把徐蚌会战失败的责任,诿过于他,卸磨杀驴;而即将上台的李白也极有可能杀鸡儆猴。杜聿明为了政治上的自保,也只能选择了能守一天是一天的坚守,大不了最后做了黄百韬。
第二点,杜聿明是这样说的,“各兵团持久固守,争取‘政治上的时间’(就是说请蒋介石和谈,但又有顾虑,不敢明讲),这是中策。”
这一点,在杜聿明心中,还是很有份量的,无论是白崇禧的“备战求知”,还是蒋介石心中所被迫赞许的“求和备战”,还是张治中、邵力子等人主张的与共产党和谈,向中共提出的第一个条件便是“罢兵休战”,是无疑的。
而这个时候,各方势力已经开始真实地行动起来了,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于黄维兵团突围失败的次日,即向蒋提出,请他下野,而改由何应钦、李宗仁组织海陆空总司令部,代行中华民国军事、行政职权;白崇禧更是策动了河南、湖北等省议会,向蒋介石发出通电,逼蒋下野;各方和平势力,也已经动作起来,“请蒋下野”,与中共方面,重开和谈之门。所有这一些,都不是空穴来风,对于杜聿明而言,这最后一根稻草,他是极度想得到的。而要得到它,也只有坚守一天是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