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期,常州西门外有个叫程印春的人,他的女儿名叫大姑,大姑不仅长得漂亮,并且非常孝敬父母。
大姑十六岁时,与她姨母的孩子订了婚约,姨母家为杭州沈氏。
大姑坐船被迎娶到杭州,在中途停船休息时,送亲的人见有扎着两角辫的女童进了大姑的船舱,此后,大姑就变得神情恍惚。
到杭州举行婚礼时,她姨母掀开盖头看大姑,吃了一惊,感觉大姑似乎变了个人,而新郎观看时,大姑依然美貌如初。
成婚后,大姑的行为变得越发怪异,有时会打自己的耳光,有时下雨天顶着盆子跪在雨中。
大姑清醒时,在丈夫的盘问下,才说出缘由:这是她前世冤孽所致,前世她是常州东乡的胡彩姑,十二岁时,与玩伴顺姑到村口摘桃,彩姑晃树惊到了树上的顺姑,顺姑失手从树上掉下摔死了,彩姑被父母痛责后,不久也抱病而亡,顺姑找了她很多年,恰巧在迎亲途中,船靠岸时遇到,就一路跟来索命了!
大姑的公公沈翁为人做幕僚,熟悉律法,他了解情况后说:“这属于戏杀,两人都是孩童,没有偿命的道理啊!”
沈翁就写了诉状,到当地城隍庙焚烧,为大姑的遭遇进行申诉,可过了两个月,也没有任何动静。于是,沈翁就再次写诉状到城隍庙焚烧。
有一天,沈翁白天休息时,恍惚见有两差役到来,差役说:“你所控张顺姑的案子,今天升堂问案,前期因到常州移转案卷,耽误了些时间。”
沈翁带着儿媳同差役到了一处大堂,已经有带锁链的一女童在等待,升堂的仪仗同世间的没什么区别。
城隍就坐后,女童极力喊冤,城隍说:“你十二岁应夭折,并非枉死,孩童摇树出于无心,不应抵命,考虑你孤魂无依,就让程女多为你资助些冥福吧!”
堂审完毕,有差役便引导沈翁和儿媳返回,沈翁这时就醒了。
沈翁经历此事后,请净慈寺的僧人来家做了七天法事。可是,不久大姑竟出现了被附身的现象,那女童借她的嘴说:“请的和尚所念佛经错误百出,不起作用,必须请天竺某僧来诵,方能托生。”
沈翁就依言请了天竺僧来诵经重做法事,从那以后,大姑就恢复了正常。
这件事记载在清代汤用中所著《翼駉稗编》中,书中还描述沈翁见到的城隍很年轻,白面短须,穿清朝官员的衣服。
现代人读这类故事就当是神话故事了,可是中国古代各州县几乎都有城隍庙,单纯用古人封建愚昧来解释,确实还是有些牵强,或许,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真的比现代人要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