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刚要走,政委吼道:给我站住!政委制度不要了?

老高看历史 2024-09-09 15:48:50

粟裕刚要走,政委吼道:"给我站住!政委制度不要了?"这番话犹如当头棍喝,粟裕只能停下脚步。作为一名出身名门的军人,粟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受到如此羞辱。这场公开的斗争,似乎预示着更多的纷争和波折将要到来。粟裕心中百味陈杂,难道在这残酷的环境下,坚持革命理想就注定要背水一战?

一、家世显赫 才华出众

粟裕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家族世代经营醋园,是当地望族。自小耳濡目染,他便受到家族优良教育的熏陶。祖上讲究勤俭持家,勉励子孙努力向学,务求有为有成。

粟裕自幼聪颖好学,师从私塾,潜心研读四书五经。及长,乡绅纷纷点评其资质非凡,前程无可限量。不过,粟裕志向远大,对于平步青云的出仕生涯并不向往,渴望有更大的作为。

1925年,正值中国风雨如晦之际,粟裕目睹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景象,悲愤交加,决心投身革命,为变法图强而奋斗。是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革命生涯的崭新篇章。

初入党时,粟裕担任宣传员,向民众宣讲革命真理。他纵横驰骋于江淮大地,笃定革命胜利的信念,并在宣传工作中崭露头角。不久,上级便授予他重任,任命为红军游击队队长,亲自指挥部队开展游击活动。

粟裕的军旅生涯就这样拉开序幕。凭借过人的智谋和胆略,他很快成为红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无论是扫荡反动势力,还是渗透敌人重镇,粟裕屡建奇功,名声大振。

二、军旅生涯 战功赫赫

1933年,粟裕加入红军,先后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和第二十师师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率部阻击江西前进的敌人第四师,消灭了一部分敌军。随后,在上级的允许下,粟裕欲继续追击残敌。然而,军团政委乐少华突然下令叫停,理由是要坚持政委制度。粟裕无奈只能放弃追击。

次日,粟裕受到上级的批评,虽对政委乐少华的决定颇有微词,但并未发作,只是怀疑政委对他的作战指挥存在不信任。此后,二人矛盾愈加深重,乐少华更是将粟裕视为"反对政委制度的危险人物",对其加以监视限制。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编为红十军团,转移至浙江遂安县。在下一步行动的决策上,粟裕与乐少华产生了分歧。乐少华主张回到赣东北休整,粟裕则建议分兵行动。最终,粟裕的主张未被采纳,不久部队便在怀玉山遭重创。军团长方志敏、刘畴西等老同志牺牲,仅有粟裕和刘英等人突围成功。

1935年2月,红军挺进师在粟裕部队基础上成立,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数月之内,粟裕在江山、龙泉等地建立根据地,部队迅速壮大。但同年9月,敌军六七万人的兵力开始了新一轮进攻。面对重重包围,粟裕英勇率领主力突围,并与闽东游击队会师。

三、蒙冤遭罢免

会师后,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刘英出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兼任宣传部长和团委书记。然而,不久刘英与叶飞便产生了矛盾。为化解争端,粟裕曾私下写信给闽北特委书记黄道,希望他能主持公道。

刘英得知后大为恼火,以省委名义命令粟裕在与叶飞会面时将其逮捕归案。粟裕不得不执行命令,但在押解过程中被敌人伏击,叶飞乘机逃脱。

事后,刘英立即召开批斗大会,不但痛斥叶飞的"罪行",更将矛头直指粟裕,指责他参与了叶飞、黄道的所谓"错误行动",故意放跑了叶飞。随后,刘英对粟裕进行严厉处分,撤销了其一切职务,仅留一个办事处主任的闲职。

面对如此不公正的裁决,粟裕虽心有不服,但基于对党组织的绝对信任,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愤懑,默默接受处分。直到1942年,刘英最终在温州被叛徒出卖,遭遇不幸牺牲。得知这一噩耗,粟裕动用全部关系,将刘英的遗属接回苏中根据地,予以妥善安置。

这是粟裕人生中的第一次遭受冤屈,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后来的道路上,他还经历过更多类似的打击,但从未对此公开反抗,只是一如既往地忍让着、沉默着。有人问及其用意,粟裕曾如此回答:"个人的荣辱早已是一粒灰尘,唯有用手中的剑为人民谋幸福,这才是革命者应尽的本分。"

四、屡建奇功 赫赫有名

1945年,粟裕奉命南下,参加剿灭国民党军队"绵竹大营"的战役。此役打响后,友军劲旅深入绵竹城区,但敌人顽固抵抗,双方遭遇胶着。粟裕得令亲自挥军突破重围。

他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冒着枪林弹雨闯入城中,奋勇杀敌,终于打通一条缺口。随后,其他主力部队迅速趁虚而入,将守敌重重包围。经过数日的激烈交火,国军"绵竹大营"彻底被摧毁,四万余敌军投降或被歼。

凭借在绵竹战役中的卓著功绩,粟裕被授予"陆军师长"军衔。此后,他又率部参加了川北、川东等地区的剿匪战役,攻克了凉山、马尔康等重要据点,斩获战果丰硕。

1948年,解放军渡过长江展开战略进攻。在胜利渡江之前,粟裕先期进入江北,率领兵马布置迂回运动,顺利摧毁了湖北境内叛徒马家军的几个据点。

随后,他又奉命担任第二野战军前敌指挥员,指挥两个纵队沿长江上游北上。两个多月内,粟裕的部队接连攻克了宜昌、恩施等敌人重镇,给国民党重创。当年11月,王耀武率领的中原军阀张灵甫部被彻底歼灭。胜利的粟裕随即南下,参加了黄冈、武汉等战役,扫清了江汉平原上的残敌。

1949年初,粟裕调任第三野战军副军长,并兼任了一个纵队的指挥权。在颠沛流离的征途中,粟裕英勇善战、指挥有方,屡立战功。无论穷山绝境,还是险峻重岭,他总能率军出奇制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矢言不渝 革命不朽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武汉后,国民党统治即将步向覆灭。当时,粟裕奉调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受命勘划进军上海的战役部署。

虽然国民党在上海据守重兵,但粟裕并未过多刚愎自用。为避免上海城区遭到无谓破坏,他提出先诱敌出战,待集中力量予以消灭,然后收复重镇。在精心部署攻势后,粟裕果然顺利诱出了敌军主力,并在郊区对其实施了集中围剿。

经过48小时的激战,上海保卫战一举告捷。5月25日,粟裕率部凯旋入城,上海终于解放。在接管仪式现场,粟裕着装朴素,仅佩戴着一枚手枪,向全体官兵讲话时掷地有声: "同志们好好歇息吧,还有更多战斗在等着我们!"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不得不被迫参战。当时,粟裕奉命出任陆军第三野战军指挥,率部远赴朝鲜前线。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他亲自指挥了长津湖等重大战役,创造了人民志愿军不败的战绩和辉煌战例。1953年,粟裕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司令员,负责运输、装备等后勤保障工作。凭着奋勇顽强、智勇双全的传奇事迹,他被誉为"朝鲜战场的英雄人物"。

战争结束后,粟裕又一次回到祖国大陆,在军委和中央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无论环境如何变迁,他始终矢志不渝,矢心不移地坚守革命理想,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直至去世,这位曾经被认为"反政委制度"的人物,最终以其大无畏的革命情怀,永载史册,成为了无朝不在的传奇。

2 阅读:1889
评论列表
  • 2024-09-09 19:50

    粟裕出生在江苏,什么鬼

  • 2024-09-10 05:11

    大家一起举报吧

  • 2024-09-10 00:03

    小编你是我们粟军神黑子吧!粟裕是湖南的!湖南的!湖南的!

  • 2024-09-27 16:44

    不用负责任的吗?乱写。根本不是一回事。

  • 2024-09-27 20:16

    写的什么东西,驴唇不对马嘴

  • 2024-09-11 16:23

    胡编乱造!

  • 2024-09-12 21:14

    1949年初,栗裕任副军长?

老高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