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河南省委书记,为河南发展甘当推销员,离任感言:做的不够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09-12 09:50:48

在河南,提到卢展工书记,老百姓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能官干吏,人民的好公仆”。

从2009年履任河南,到2013年离任,卢展工给河南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尽管他已经离开河南多年,但只要一提到他,百姓们依旧是满心的感激。

不少人都说,“再过五百年,河南人民也会记住卢书记的功绩”。

那么,卢展工究竟给河南带来了什么,能让老百姓对他如此的怀念和爱戴呢?

肯吃亏、多吃亏,才能有所作为

对于吃亏这个词儿,卢展工颇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他就曾说过,当干部,必须能吃亏,肯吃亏,并且还要长吃亏、多吃亏,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往前推进,也才能有作为。

卢展工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常常会主动吃亏,2009年,卢展工在漯河市视察工作时时,听说附近不远的巧巧食品公司里来了几位闽商,正在厂子考察并有意向投资。

得知这一消息,卢展工马上安排好手边的工作,亲自赶了过去。

在巧巧食品公司,他与几位闽商亲切交谈,而他的到来,让在场的人极为意外,尤其是几个闽商,他们没想到一个省委书记会亲自来见他们。

到了合影留念环节时,卢展工的一个举动,更是让大家感慨不已。

当时安排的合影位置,已经把“C位”留给了卢展工,但他却主动站出来说,“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我应当站在后面,还是你们这些企业家去前面坐下吧!”

结果,合影照片就出现了极为罕见的一幕,即省委领导站着,而企业家则坐着。

这个小细节,让负责摄影的记者郭宇不由得感慨,他就说,“我拍了那么多照片,可从来没见过客商坐着。领导站着合影呢”。

而闽商们更是感动,而在感动之余,他们也投桃报李的加大投资力度,仅在2010年的上半年,闽商在当地的投资规模就翻了几倍。

一个省委书记把“C位”留给企业家,看似仿佛是面子上吃亏了,但对于卢展工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在他看来,只要能让河南发展更好,那自己再多吃点亏也可以,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卢展工不惜以省委书记的身份,当起了“推销员”。

不管在什么场合,面前有多少媒体和记者,卢展工都会找个时机来“推销”河南的产品。

在他嘴里,河南的特产以及文化被编成了一句句顺口溜,比如提到酒,他会向人介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提到茶他会说“天冷暖身,就喝信阳红”。

曾经在一次人大会议间隙,卢展工更是端着茶杯,向周围的记者们推销起了“信阳红”茶。

此外,原阳大米、“好想你”红枣等诸多河南品牌,卢展工只要有机会,就会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时时刻刻在宣传河南。

但他的行为,也引来过一些非议,有人就认为,卢展工这是在打广告,还有人说,他堂堂一个省委书记,却像一个“推销员”。

要知道,一个地方大员被说成“推销员”,肯定会多多少少有不好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影响仕途。

但对此,卢展工却不这么看,他从不认为那些评价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哪怕是真的有损,但只要能让河南更好,让更多的人改变对河南的印象,他怎么“吃亏”也没事。

也正是这种肯吃亏,愿意吃亏的精神,卢展工为河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

比如“信阳红”茶,这个品牌创建于2010年,但在上市后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在市场上形成了不错的销售规模。

曾经香港《文汇报》就称:从研发到市场认可,时间之短、效率之高,在茶界堪称传奇。

而这一切,背后离不开卢展工所做出的努力,要知道,在此之前,信阳乃至河南,基本上就没有红茶品牌,人们也从来没想过,河南能种出红茶。

就在2009年年底,当卢展工在信阳一带调研时,结合他在福建主政时的见闻,加上当时武夷山“金骏眉”的火爆,因此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河南怎么就不能有自己的红茶品牌呢?

有了想法后,他亲自找到茶农和专家,去了解红茶种植、培育的各种条件,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卢展工决定,打造一个属于河南的红茶品牌。

而“信阳红”,就这样应运而生。

包括“信阳红”这个名字,也是卢展工亲自命名的,一方面,承接了“中国茶都”信阳的历史资源,从而让崭新的产品,具备了“熟人”且可信的面孔。

如此一来,营销成本必将因此名而大大降低,而推广速度则因此会大大加快,这对快速打开市场,绝对是有好处的。

二来“信阳红”三个字,通俗易懂,且有很深寓意,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还言简意赅,三个字把产地、产品信息浓缩到了一起,是一个难得的好名字。

果然,“信阳红”上市之后,市场反响热烈,成为了信阳茶叶中一个新的特产。

但对于这份成绩,卢展工总会摆摆手说,“信阳红,是信阳人民创造的”,但谁都否认不了,没有卢展工,就没有信阳红。

心系民生

201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郑州市区60路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位年近六旬的男乘客。

男乘客上车后,往投币箱里投了一元钱,随后感受着车上空调吹出来的丝丝冷风,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这个乘客不是别人,正是在做调研的卢展工。

上任河南后,卢展工在一次外出调研过程中,看到了一个特殊现象,当时天气炎热,排队等在公交站牌的乘客,在公交车进站的时候,只有少部分人去坐带空调的公交车,大部分人都挤向不带空调的公交车。

难道大家不知道带空调的公交车凉快吗?肯定不是,但之所以都宁愿坐拥挤的普通公交,就是为了节省一块钱。

这一幕,令卢展工感慨良多。

在干部会议上,卢展工的一番话振聋发聩,“有权的人有车,有钱的人有车,谁又知道老百姓苦苦等待公交车的滋味啊”。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让更多的百姓体会到国家的关怀,卢展工一声令下,郑州带有空调的公交车,票价全部降到了一元。

并且,为了调研政策的落实情况,卢展工更是亲自坐了一趟60路公交车。

而在车上,卢展工很快就被市民们认了出来,大家纷纷惊讶,“那不是卢书记吗?”,于是,大家都围到他身边,一口一个“卢书记”。

看到自己被认了出来,卢展工也没有丝毫架子,反而亲切的与大家攀谈起来。

交谈中,大家对“一元公交”的政策赞不绝口,其中就有个人说,如今出门坐公交既便宜还舒服,这多亏了卢书记。

除了当过公交乘客,卢展工还参加过“应聘”。

2010年的冬天,郑州的一家广告公司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应聘者,说这个应聘者特殊,是因为他的简历和谈吐,确实给人一种有很丰富行业经验的感觉,但就是年龄偏大,都五十多岁了。

所以,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也十分纠结,但最终,考虑到应聘者的年龄实在是太大,因此还是表示不予录用。

而这个负责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年龄有些大的应聘者,正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

卢展工此次调研,就是为了了解“40 、50”群体在就业方面的实际情况,而在回去之后,他召开会议,要求相关负责人,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个群体的就业需求,把门槛再放的低一些。

2013年,卢展工卸任河南省委书记,而在临行前的发言中,为河南做了太多的他,却说了这么一番话:

很努力,但缺点、不足很多;有成效,但很多事情没有做好。

一元公交、信阳红茶、不辞辛苦的乡村调研,以及四处奔走招商引资,这些百姓们有目共睹的成绩,卢展工一个都没提。

他依然谦虚的说,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好。

而对于他的第二故乡河南,卢展工在发言最后深情的说,“就要离开河南了,常言道,有多少融入就有多少深情,衷心期望河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尽管卢展工在河南只当了不到四年的省委书记,但他的兢兢业业,以及为了河南发展甘愿吃亏也没有怨言的作风,让老百姓始终铭记在心。

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正是卢展工书记的无私付出,才使得百姓们只要一提到他,就赞不绝口。

2013年,卢展工卸任河南省委书记,成为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虽说卢展工已经不在河南工作,但他依旧心系河南,而河南人民也一直在敬仰和怀念着这位好书记!

6 阅读:2311
评论列表

史晓生追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